在吞併克里米亞四週年這天,普亭仍是俄羅斯權力遊戲唯一玩家

在吞併克里米亞四週年這天,普亭仍是俄羅斯權力遊戲唯一玩家
Photo Credit:AP/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在走「戰鬥民族風」的普亭政府,字典裡沒有「害怕」二字。當面對國際社會制裁幾年,他表現出「俄羅斯沒有西方國家還是活得好端端」的姿態。

近年,俄羅斯年輕人積極參與反政府示威,雖然國內政治家都認為這一撮人根本未成氣候,不足以放在眼內,但也警告,當越多千禧世代的人長大,他們接觸反對派資訊越多,聲音恐怕亦會壯大起來。但與此同時,普亭在新生代中也有著高支持率,文章開頭提及到八成六的年輕人支持普亭擔任總統,外界形容他們是「普亭世代」,他們沒經歷過混亂的政治時代,長久以來他們的世界只有普亭一位領導人,也沒有想過有其他選擇。

間諜中毒事件,俄羅斯想傳遞什麼訊息?

接下來,另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在國際舞台上,俄羅斯要擔任一個怎樣的角色?大選前,普亭繼續向世界擺出一副「老子什麼都不怕」的姿態。

近日英俄因為間諜問題爭執不斷,英國在安理會指責俄羅斯使用化學武器,首相梅伊(Theresa May)驅逐23名俄國外交官,是冷戰以來最大規模驅逐外交官的行動,英國所有部長及皇室成員亦不會出席六月的俄羅斯世界盃。英國的報復行動,對俄羅斯會造成傷害嗎?並不會。有外交關係分析員認為,憑俄羅斯在北韓及伊朗問題上扮演著重要角色,某些國家自然忌其三分。

近日,美國財政部宣布制裁十幾名俄羅斯人,相信與俄羅斯懷疑在2016年干預美大選有關。有俄羅斯人笑稱,從吞併克里米亞時西方已經開始制裁俄羅斯,幾年都活過來了,即使全世界也制裁俄羅斯,相信普亭也不會懼怕。

英俄大鬥法,正好讓普亭在大選前告訴世界,克里姆林宮並不畏懼在任何一片土地追逐叛徒,亦向莫斯科的鷹派表明,即使普亭連任了,亦不會與西方示好、和解。


國際社會越打壓,國內越團結

普亭為俄羅斯帶來不少「政治炸彈」,2014年吞併克里米亞換來國際社會譴責以及制裁。歐盟早前就宣布將針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延長半年。俄羅斯在敘利亞內戰的介入,想要擔當「和平使者」的俄羅斯,說到底是深明敘利亞在中東局勢上有舉足輕重的影響,敘利亞站在盛產能源的中東、中亞以及缺乏能源資源的歐洲,歐洲與俄羅斯在天然氣等能源上有緊密的關係。

如果阿薩德(Bashar al-Assad)政權倒台,中亞及中東的天然氣是否會以低成本的價格,經由敘利亞輸送到地中海等地?那麼如果真的發生這個場面,首當其衝的必定是俄羅斯輸送到歐洲市場的利益。2016年又捲入「通俄門」,俄羅斯被指干預美國總統大選,接觸川普(Donald Trump)競選團隊。事件到2017年尾,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佛林(Michael Flynn)因為作假證供被起訴。自此,各國逢舉行大選,都會被問及「是否怕俄羅斯干預大選?」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在走「戰鬥民族風」的普亭政府,字典裡沒有「害怕」二字。

當面對國際社會制裁幾年,他表現出「俄羅斯沒有西方國家還是活得好端端」的姿態。川普有意無意展露出對強人的欽佩,亦中正普亭下懷,美俄的溝通相比歐巴馬年代已經緊密了不少,雖然如此,外界都認為美國對俄羅斯的敵視態度依然存在,即使川普想與俄羅斯政府建立更友好關係,亦先要過共和黨黨友那關。

但俄羅斯真正需要面對的問題,是2024年普亭將過70歲,他必然要開始培養接班人。統一俄羅斯黨中,「自由派」的梅德維傑夫拉著普亭的衣袖,早嘗過當總統的滋味,他是普亭的左右手,不過在他任總統的時間,外界幾乎沒有誰將他視為權力掌握人,因為總理普亭才是真正掌握大權的人,因此根本沒人知道梅德維傑夫的實際能力。即使要培育新一代接班人,普亭亦可能是在任期快將完結時才會動手,為免將權位拱手相讓。

2018年3月18日,俄羅斯總統大選,毫無懸念的一場選舉。這天,也是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四年。1954年,赫魯雪夫(Nikita Khrushchev)將克里亞米送給烏克蘭,1991年烏克蘭獨立,時任俄羅斯總統葉爾欽(Boris Yeltsin)同意克里米亞繼續屬於烏克蘭。他們應該沒有料到,2014年俄羅斯會將克里米亞歸於自己之下。

在克里米亞六成多的投票率中,普亭得票率高達九成二。這個結果讓俄羅斯一些媒體寫道,克里米亞的人也認為普亭是唯一的領導人,這個結果也在嘲笑西方針對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的制裁行動。選擇在吞併克里米亞四週年舉行大選,又在克里米亞舉行大型宣傳活動,無非是想激起當時公投贊成克里米亞歸俄羅斯的人出來投票,當時八成的投票率,九成七人認為克里米亞應當脫離烏克蘭、納入俄羅斯,這些人自然就是普亭的鐵票。

記者會上,有人問普亭是否於2030年再競逐總統,他笑了笑回應:「這個問題有點滑稽,我們算算看,難道我100歲還會在這位置?不了。」

本文獲俄羅斯-羅素的紅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