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為婚姻附加太多特權,所以更該支持同性婚姻合法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但是合乎法律又有什麼好處呢?除了結婚的人不會再被逼婚之外,其實法律給了很多已婚者才能享用的權益,是未婚者享受不到,而且就算想要享受都不行的,簡直是特權。
人類的嬰兒實在太脆弱了,在滿週歲之前幾乎需要24小時的陪伴,滿六歲之前幾乎無法擁有足以自立的整套生活技能。跟出生一小時就能站立的小牛和小鹿比起來,我們簡直廢物。企鵝解決育幼的方式是群體合作,多對父母分工,有的在幼兒園照顧絨毛小企鵝、有的出海捕魚。人類的解決方式是父母雙親單一伴侶制,全力投注自己的時間和資源,把自己的小小幼苗拉拔長大。應該是地球上最集約的生物培育方式。
除了育幼院或收容所之外,家庭一直都是最主要的人類養成場所,而且家庭愈小,雙親的經濟、社會、生活、情感功能就愈重要。於是為了鞏固雙親持續而穩定地提供養育服務,我們發展出了婚姻制度,而且重婚、妨害家庭,甚至不履行夫妻義務都會有不良的法律後果,因為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可是受到法律保障的,孩子沒人養大可不行。
但是合乎法律又有什麼好處呢?除了結婚的人不會再被逼婚之外,其實法律給了很多已婚者才能享用的權益,是未婚者享受不到,而且就算想要享受都不行的,簡直是特權。
首先是財產。除了夫妻間享有贈與和繼承免稅,與共同申報的稅率優惠(目前在中華民國,這項優惠很薄弱,這裡指的是世界上大部分社會的狀況),離婚後均分婚後財產,是對負擔家務那一方的保護,更是肯定了維持家庭生活品質的勞務價值。各種公務單位對雇員的配偶補助就不用提了,從退役軍人的津貼計算,到身心障礙的補貼額度,都有獎勵婚姻的機制。
還有很多以婚姻家庭為單位的制度,其實是排斥未婚伴侶的。例如醫院加護病房的的探視權,和監獄的探視權,以及調閱學童學校記錄。至於急重傷症處理、遺囑詮釋、意外通知、孤兒領養,那些愈是重大但發生頻率很低的決定,愈是和你的婚姻跟配偶深深綁在一起:你和你的配偶對彼此享有決定的特權。
另外還有一個愈來愈常發生的情境,就是外籍配偶。因為整個地球已經被國界線完全瓜分,所以有情人想要跨越國境來終成眷屬時,可以先登記結婚,馬上取得合法居留的權益。這就是很標準的特權,沒結婚的人完全無法享用。
說了這麼多結婚的好處,其實婚姻中的壞處,也往往對有登記結婚的人比較友善。例如家暴協助。在同居人或同性伴侶遭受家暴的情境裡,最好的狀況就是分居或分手,以從受暴的處境裡逃脫。可是同居伴侶往往跟夫妻一樣,已經有非常緊密的生活連結或經濟分工,非常難以分開。不過,只要少了婚約那層保護膜,社會的眼光看這些處境,就好像所有的問題都可以、也應該用分手來迅速解決。但生活的難分難捨都是一樣的。
法定婚姻就算不是一種霸權,也是一種特權。而且這種特權還有排他性,沒結婚的人不能享有。例如你的同性伴侶在你久病連床、喪失意識時,不能決定讓你接受安寧照護,而要那個小時候侵犯過你、逼得你一成年馬上搬出家門的爸爸,來押著疲勞的醫護人員不斷急救,就算氣管都擦破出血了,也要罔顧生命品質地苟延殘喘。對不起,配偶是你唯一可以選擇的家人,只要你沒有選,出了事你就沒得選。
在接受現行婚姻的法律地位下,我完全支持同性婚姻入法。因為夫妻所能享有的許多權益在法律上有排除性,但是這種排除性對同性伴侶是非常不利的。例如一起購買、一起生活的房子,在對方猝逝時無法獲得持續使用的權利,或者在對方需要時無權探望。這些情境不會常常發生,但都是人生中一旦不及把握,就後悔無窮的時刻。
很多人支持同性婚姻入法,理由是他們跟異性戀之間的感情是毫無二致的。這我當然同意。但我堅持同性婚姻入法的基本理由是:法律為婚姻附加太多特權,而且這些特權侵損了沒有法律干擾時,本就該有的伴侶權益。
關於一夫一妻制的婚姻成為法律特別保障的對象,甚至成為許多規範的基本框架,我可以了解,也沒有反對的意思。但當從所有資源中保留一份專屬於多數人的重大需求,少數人卻被嚴格禁止使用這份資源,那這些少數能使用的資源總量就實實在在地被擠壓了,就像四線道留一條給路肩就變三線道一樣。
我同意常態保留路肩是有用且可行的機制,但是如果限制你開柴油車就無權開路肩,這樣對嗎?我是說,同性婚姻入法,到底有什麼疑慮?如果你願意讀英文的話,這個網站有不錯的整理,而且不難懂。反對意見基本上有兩大類:一類是認為婚姻本身不是個人人都應該跳進去的坑,另一類是堅持婚姻與家庭中雙親的角色只有一男一女可以擔綱。
我曾經花了整整兩個小時和一個人爭辯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兩端立場。對方的立場是:遺產、代理人什麼的,都可以另外登記就有一樣的權益了,為什麼要開放同志結婚?我這樣回答好了:女人當然有和男人在職場上一爭高下的平等權益啊,只要她們做完家事、餵完奶、哄小孩睡覺之後,所有的時間都是她們的自由時間了。要求需要懂得法律,並且要花時間心力一一特製處理才能享受保障,超不友善的!
我還聽過一項驚人發言:合法化是一種鼓勵,會讓同性戀數量增加。我們國家出生率已經太低了,更多人不生就糟了。
「合法化是一種鼓勵」,是針對大家本來就打算幹卻不合法的事情,例如吸大麻或釀私酒。同性戀可不是個主流市場,他們的選擇比異性戀少多了,只有雙性戀者會因此在婚姻市場裡有更多自由選擇,何況性傾向受天生條件的影響很大(註一)。
死守舊機車最省錢?把握時間爭取汰舊換新補助才是聰明做法!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精打細算是許多機車族謹守的價值觀,但這樣真的能省錢嗎?若能聰明利用政府補助,把握時機汰換掉家裡老舊機車,加上SYM三陽機車祭出保證7個工作天交車的承諾,就是要確保購車民眾拿的到政府補助、同時享全年度最高優惠,以新車迎接新年的全新生活。
身為全球機車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許多台灣人家中都不只一台機車,有的老舊機車不好發動、騎乘時還有濃煙,但長輩或是精打細算的民眾,總秉持著不到零件停產的那一刻絕不輕易換車。但這樣的做法真的省錢嗎?從多方角度分析,其實非然。
別以為騎老車省錢,你沒想到的錢坑在這
首先,老舊機車因為動力科技較舊,省油表現無法與新車平起平坐以外,不合時宜的廢氣排放標準,難以通過排氣定檢,每次遇到機車要定檢時,輕則要在機車行花上許多時間,重則難以通過而冒著被罰款的風險,在道路上被相關單位攔檢更需付出高額罰款。
再者,隨著造車科技的進步與騎士對於騎乘安全的觀念提升,歐盟與日本分別已於2016年與2017年就開始規定新車要強制加裝ABS防鎖死煞車系統或CBS安全連動煞車系統,台灣目前雖然沒有強制加裝,但在2020年之前也曾經透過1,000元至4,000元不等的購車補助,積極推動民眾選擇有加裝CBS或ABS系統的車款,顯見煞車系統提升與行車安全的關聯性至關重要。
老舊機車不僅沒有CBS或ABS煞車系統的輔助,煞車系統更因經年累月的使用效能大幅衰退,若遭遇到緊急意外,難以達到有效減速避險功能,後續所衍生的問題,絕對更為嚴重且難以想像。
政府汰舊補助年底即將截止,現在正是換新大好時機
對於廣大的機車族而言,除了倚重機車的高靈活性以外,相較於汽車更低的入手門檻當然也十分重要,因此為鼓勵民眾提升用車安全、鼓勵汰舊換新,政府也藉由補助來提升民眾汰舊換新意願。以先前曾推行的ABS/CBS購車補助為例,2020年前停止時就曾掀起一波購車高峰,顯見購車補助對於機車族的重要性。而環保署所施行的汰舊換新2,000元補助,也確定將於2023年底正式退場,在年底前無疑為汰舊換新購車的最佳時刻。
面對琳瑯滿目的機車品牌,要如何選擇品牌與機種呢?首先從品牌切入,近年來躍升台灣機車市場龍頭的SYM三陽機車,以多元的機種選擇和優異的產品實力,擄獲台灣民眾芳心,且為了回饋消費者支持,三陽機車對於購車優惠始終不手軟,年底前更結合政府汰舊換新補助,三陽機車全車系汰舊換新再加碼3,000元,以迪爵車型為例,汰舊換新補助最高可達23,800元(三陽購車補助金14,500元+三陽汰舊換新加碼3,000元+政府環保署汰舊換新補助2,000元+政府汰舊換新貨物稅減免4,000元+廢車回收300元)。
換言之,若錯過了今年底最佳入手時機,明年要入手三陽機車新車,將會直接貴上5,000元(少了三陽汰舊換新加碼3,000元+政府環保署汰舊換新補助2,000元),對於荷包支出來說相當有感。

正因為政府補助即將退場,再加上三陽機車的加碼補助力道,造成市場上相當高的迴響,引發超級熱絡的好評與購車潮,三陽機車為了感謝消費者回饋,同時保證消費者的權益,全力加開產能,更祭出保證7日內(工作天)交車的承諾,就是要確保購車民眾不只拿的到政府補助同時享全年度最高優惠,更可以盡快交車,以新車迎接新年的全新生活。
多元機種選擇,每個人都可以理想的SYM
身為台灣機車市場龍頭,三陽機車旗下有多種車款選擇,其中全新迪爵125、MMBCU與CLBCU都是最熱機種。身為國民旗艦代名詞的全新迪爵125,不僅擁有三陽機車三大優勢DNA「日本京濱噴射系統」、「CBS 2.0連動煞車系統」、「63.9km/L 一級油耗」以外,更有最新科技EnMIS雙火星塞異時點火系統、傲視同級37.5L最大車廂空間、雙載舒適的689mm超長坐墊等配備。

廣受年輕人喜愛的MMBCU則是基於DRGBT優秀的平台血統,更針對實用性、舒適性上做出大幅調整,有同級中最大的置物空間及雙載的舒適性,以及獨特的跑旅車款外型,造就同級距銷售冠軍的寶座。上市短短3個月就熱銷破萬台的CLBCU,不僅有獲得金點設計獎的百搭精緻外觀,更有EnMIS超強油耗表現與貼心規格,堪稱內外兼備的最佳小蜂鳥車型!

把握時間舊換新,騎新車展開新的一年
從排廢、安全性,到補助優惠等面向分析,長期看來機車汰舊換新無疑是增加安全、減少風險且照顧荷包的最佳投資。有意願汰舊換新的民眾,絕對要把握今年底最佳時機,不僅有政府補助,更可獲得三陽機車的加碼補助,如此絕佳機會,錯過不再。
政府補助倒數 SYM全車系汰舊換新再加碼3,000元(電匯)保證7日內交車
- 更多詳細資訊請參閱「SYM三陽機車官方網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