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主辦國際活動後該留下什麼?看看東京奧運企劃書吧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東京奧運的企畫書不只是紙上的空談,而是執行「運動」、「文化」、「環境」實踐永續發展,以及軟硬體設施的整體規劃,全部都指向同一個目標:向世界展示「日本」這個品牌。
台灣的各縣市時常舉辦大活動,這些活動在城市發展上扮演什麼角色?我們又該如何以公共活動為標的,進而訂出城市永續發展的計畫?
俗話說「留下了什麼,我們就變成什麼樣的大人」多年前看看台北花卉博覽會,留下什麼?每年的新北耶誕城、貢寮海洋音樂祭以及國際燈會究竟留下了什麼?台北在活動後又成為怎樣的城市。特別在面臨一個急於露出,好大喜功的世代,未來在面對台中市主辦的2019年東亞青年運動會,是否該開始關注周遭國家的規劃視野,讓自己也成為國際活動中的一角。
或許,可以從日本奧運的企劃書開始。
不只文字提案,而是執行「運動」、「文化」以及「環境」實踐永續發展
奧林匹亞運動競技大會是世紀最大規模的運動賽事,除了運動競賽之外,更重要的是重視大賽與對舉辦國環境的永續性,因此公益財團法人東京奧運大會組織委員會不斷與中央政府機關、地方政府及地方自治協會等民間機關討論、交流意見,希望提出計畫是能在「運動」、「文化」以及「環境」上,符合國際奧委會舉辦精神,達到永續發展的目標。
東京2020奧運大會以Discover Tomorrow為基礎,認為運動是能改變世界與未來的力量,距離上一次1964年東京奧運,日本有很大的改變,希望能在東京2020奧運大會上「發現明日」,因此提出了三大理念:
- 全員一起追求最好的自己。
- 人與人之間相互賞識——多樣性與調和。
- 繼承未來——包含對世界永續發展的責任。
在環境、社會、經濟等面向上,向世界展示史上最具創新性的改革奧運大會。
在此三大理念定調中,奧運大會有五大任務,分別是「運動、健康」、「街道建立、永續發展性」、「文化、教育」、「經濟、科技」、「復興、日本向世界發信」,且必須由東京2020組織委員會為中心、政府、東京都、日本奧林匹克委員會(JOC)與日本帕拉林匹克委員會(JPC)、體育團體、民間企業與個人,提出相對應具體的計劃。
- 「運動、健康」:擴大運動參與人口,振興運動相關產業、培育健康照顧人才、提升健康人口、普及運動精神、國際運動(Sport for Tomorrow)交流、實踐帕林匹亞身障者運動共生社會精神。
- 「街道建立、永續發展性」:創造有魅力的多機能複合都市空間、活用ICT於交通建設與公共空間、提升防災及危機管理能力、實踐低碳再生能源城市、創造水綠生物多樣性都市環境、提升人權及勞動權利、提倡環保三R:Reduce(減少使用)、Reuse(物盡其用)、Recycle(循環再造)。
- 「文化、教育」:日本文化再認識/傳承與發展、交流日本「和」精神:和平與調和的文化精神、創造及培育次世代的文化藝術、強化地方文化力、國際文化交流。傳達奧運價值(卓越、友情、敬意)與帕林匹亞價值(勇氣、意志、靈感、公平)並教育理解國際的人才、加強與全國大學合作。
- 「經濟、科技」:由日本品牌復興的概念延伸經濟和科技課題,分類如下:
日本品牌復興 | ||||||||
經濟課題 | ||||||||
高性能經濟 | 發揮底蘊 | 邁向高齡化先進國 | ||||||
生產性革命 | 高度技術高品質產品 | 地方金融技術 | 活用多樣化人才 | 展示醫療與照護協助等 | ||||
生活實感的高附加價值 | 整頓金融技術 | 創業力、遍地開花 | 醫療與照護協助等 | |||||
科技課題 | ||||||||
共有感的感動 | For ALL | 高信賴高品質的安全 | 建構氫能源社會 | |||||
使用最先進的映象傳播技術演出 | 運用先進的無障礙技術、活用機器人 | 推動高信賴品質的網路資訊安全 | 活用氫氣技術 | |||||
推動多語言溝通 | 運動與ICT結合 | 運用機器人與ICT技術於智慧居住空間與都市空間 | 電力供給的信賴性 | 災害防範 | 示範展演 |
- 「向世界宣傳復興的日本」:展現日本經過災害的復興成果及對世界的感謝、大家一起參與企劃的一體感、整頓觀光及交通、建構不同傳播管道及形式、傳遞世界和平的貢獻

在Discover Tomorrow(Delivery、Celebration、Innovation)口號下,大會會前企畫具體包括:
- 參考選手、東京、日本與世界所有人期待的奧運觀點,推出「大家的明日」(みんなのTomorrow)意見蒐集活動;
- 公聽會方面,舉辦東京2020組織委員會關係人公聽會、媒體與選手的專門委員會公聽會;
- 校園方面,舉辦中小學生作文募集(約980校、20,000人)活動,以及與773所伙伴學校進行論壇討論;
- 最後則是與地方政府及組織的討論,像是政府的公開討論會、東京都與岩手県・宮城県・福島県(受災三縣)都道府縣公聽會,以及JOC、JPC、JSC(日本運動振興中心Japan Sport Council)團體公聽會。
同時從運動員、日本之於世界、以及大眾的觀點切入探討:
任務 | 全員最好的自己 | 調和多樣性 | 繼承未來 | |||||
運動員觀點 | 運動員追求自身卓越 | 奧林匹亞及帕林匹亞精神 | 推動運動普及 | |||||
東京、日本、世界觀點 | 在大會營運上追求活用最高水準科技 | 發送日本價值觀 | 繼承傳統與文化 | |||||
大眾的觀點 | 富有想像力和原創性的接待方式 | 活用個人想法 | 東京1964大會對2020大會的傳承 |
資料來源:東京2020大會舉辦基本計畫。
奧運會軟硬體建設與城市永續發展
另外,針對52項奧運大會籌委會部門(Function Area, FA)分別提出各項功能性子計畫,包含計畫任務、目標及大會前、大會中以及大會後的具體業務。
- 住宿Accommodation ACM
- 認證Accreditation
- 入出國Arrivals & Departures
- 品牌保護Brand Protection
- 大會品牌、識別及外觀Brand, Identity & Look of the Game
- 廣播服務Broadcast Services
- 商業發展Business Development
- 儀式Ceremonies
- 城市活動與City Activities & Live Sites
- 都市營運City Operations
- 清理廢棄物Cleaning & Waste CNW
- 通信包含數位媒體與出版品Communications (including Digital Media and Publications)
- 通訊、協調與場控Communications, Coordination & Command/Control
- 文化Culture
- 違禁藥管制Doping Control
- 教育Education
- 能源Energy
- 活動服務Event Services
- 財政Finance
- 飲食Food & Beverage
- 政府關係Government Relations
- 保險服務IF Services (included under Sport)
- 信息與知識管理Information & Knowledge Management
- 語言服務Language Services
- 機構Legacy
- 法務Legal
- 執照Licensing
- 物流Logistics
- 營銷合作夥伴服務Marketing Partner Services
- 媒體服務Medical Services
- 國家奧林匹克委員會與國家帕拉林匹克委員會服務NOC & NPC Services
- 奥林匹克和帕拉林匹克運動會家庭服務Olympic & Paralympic Family Services (including Dignitary Programme and Protocol) OFS, PFS
- 營運實踐管理Operational Readiness
- 整合帕拉林匹克運動會Paralympic Games Integration
- 人才管理People Management
- 計畫與協調Planning & Coordination
- 新聞操作Press Operations
- 採購Procurement (including Rate Card)
- 危機管理Risk Management
- 安全Security
- 標示系統Signage SIG
- 觀眾經驗Spectator Experience
- 競技Sport
- 永續性Sustainability
- 科技Technology
- 試驗活動項目管理Test Events Management
- 票務Ticketing
- 聖火傳遞Torch Relay
- 交通運輸Transport
- 場館管理Venue Management VEM
- 場館與基礎設施Venues & Infrastructure (including Venue Development and General Infrastructure)
- 選手村管理Villages Management
種種計畫,表露出日本奧會的戰略的野心,希望大型國際賽事不只是一個活動,而是能透過活動計畫,對日本體制做一個總體檢驗、練兵培育人才,並有策略地推動革新,非為了爭取預算而做,更不是為了消耗預算、沒有目標意圖埋頭做,是藉由國際大會推動日本場域創新,而每一個日本人都是行動參與者。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