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歲的科索沃,仍深陷歐盟與塞爾維亞「監護權」之爭

十歲的科索沃,仍深陷歐盟與塞爾維亞「監護權」之爭
Photo Credit: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塞爾維亞表示,如果歐盟斡旋下的塞科關係正常化目標,是讓塞爾維亞以承認科索沃獨立為必要條件,那塞爾維亞只能敬謝不敏。

至今塞爾維亞裔的居民對科索沃阿爾巴尼亞裔人統治不滿,拒絕接受科索沃已經獨立的事實,更期待塞爾維亞再度控制這片土地。

經濟綁定塞爾維亞,不是會員國卻很難脫離歐盟市場

2008年正值科索沃宣布獨立不久,塞爾維亞舉行議會大選前夕。歐盟為攏絡時任親歐派的總統塔迪奇(Boris Tadić),與其簽署〈穩定與聯繫協定〉,成為入盟談判的開端,且此舉成功地壓制了民族主義黨派,使塔迪奇領導的民主黨聯盟大獲全勝。

在塔迪奇任內,塞爾維亞陸續從歐盟獲得各方面的金援。早於2007年起便透過入盟前援助方案,每年約挹注塞國1.7億歐元,且有計畫性投資、興建交通設施、改善大學環境與提供免簽證入歐等措施,藉此拉近與塞爾維亞的關係。從2005到2014年,塞國的外國人直接投資(FDI)計有76%來自歐盟,考量到塞爾維亞是陸鎖國,即便尚未加入歐盟,但經濟早已與歐洲一體化,歐盟藉由數個自貿協定,已佔了塞國整體對外貿易的三分之二。準此,塞爾維亞很難脫離歐盟的市場。

2012年歐盟確認了塞爾維亞的候選國地位,隔年在歐盟的敦促下,塞爾維亞與科索沃簽署了一項關係正常化的〈布魯塞爾協定〉,塞爾維亞在往後開始與歐盟就加入歐盟展開談判。更有甚者,塞爾維亞和科索沃在2015年8月25日就多項領域簽署「歷史性」協議,該協議內含能源、電信、司法等四部分內容,包括建立一項法律體系,使其涵蓋生活在科索沃北部地區的塞裔少數居民,和佔多數的科索沃阿裔,兩方都能予以接受。歐盟樂見兩國在科索沃單方面宣布脫離塞爾維亞獨立以來,兩國關係朝正常化方面邁出重要一步。

反加泰卻支持科索沃,歐盟介入會更好嗎?

儘管如此,塞爾維亞仍然不承認科索沃的獨立,現任總統武契奇(Aleksandar Vučić)表示,倘若要塞爾維亞與科索沃關係正常化對話要取得進展,前提定是塞爾維亞不承認科索沃獨立,同時雙方要做出讓步。與之相反,如果歐盟斡旋下的塞科關係正常化目標,是讓塞爾維亞以承認科索沃獨立為必要條件,那塞爾維亞只能敬謝不敏。武契奇甚至質疑歐盟認定加泰隆尼亞獨立為非法公投,但卻用雙重標準看待科索沃獨立。

以此觀之,儘管塞國期盼在2020年前完成所有入歐談判,但咸認不光是科索沃議題,法治、貪腐、競爭力等項目仍離歐盟標準甚遠,審核時間可能會拖的更長。更糟的是,艱難的談判前,塞國代表再度表態,與科索沃關係的正常化,自始至終皆不代表承認其獨立。歐盟代表也威脅警告,談判大門會因塞國刻意拖延兩國關係正常化而關閉,直到塞國願意正視問題。

前塞國總統尼科利奇挾民意撐腰聲稱,即便塞爾維亞永遠無法成為歐盟一員,斷不承認科索沃獨立,不會以此交換。如以塞爾維亞政府歐洲整合辦公室2017年的民調來看,30%受訪者不喜歐盟,35%持正面看法,另有30%視歐盟為不好也不壞。將近40%的人認為入盟遇阻的原因無非是歐盟無理的要求,導致支持入歐的比例從2009年高達73%,掉到如今僅剩47%,顯示出歐盟或許需改弦易轍,在不減支持科索沃的立場上,找出有利於塞科雙方未來的談判方向,爭取塞國民心。

實際上,在塞爾維亞無法脫離歐盟市場的有利條件下,歐盟定可找到有力的斡旋定位。不過,科索沃人的看法是希望塞爾維亞不要比他們早加入歐盟,否則科索沃加入歐盟又會添加變數。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