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豐銀行顧問:是美帝退場成就了中國 成也科技、敗也科技

匯豐銀行顧問:是美帝退場成就了中國 成也科技、敗也科技
Photo Credit: Thomas Peter / 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不但「民主在退潮」,全球化也在退潮?作者藉金恩最近推出新著《大退潮》(Grave New World),連結不同角度分享不同看法。

所謂精英的世界

RTX4KKCJ
Photo Credit: Arnd Wiegmann / Reuters / 達志影像

當你感到全球政經局勢壞至爛透的時候,請放心,有個一年一度的世界菁英聚會,能帶給數十億人無盡希望,為甚麼?因為各路重要人物聚首一堂,正偉大地商議如何解決「全球政經問題」⋯⋯⋯

對不起,上述都是謊話,現實世界豈有如此美好,雖然確實有個一年一度全球菁英聚會,但是,絕不見得能解決甚麼惱人的「全球政經問題」,所謂菁英聚會,其實不過是「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慣常所見,舉行地點在瑞士著名的滑雪度假勝地「達弗斯」(Davos),近百年前,人們傳出達弗斯的新鮮空氣,能令部分肺結核患者得到「療癒」,故此舉世聞名,現在滑雪渡假才是它真正的魅力所在。

國際菁英、名人甚或影星,在這充滿「治癒感」的山頭會議,一邊互相祝賀「大人物們」近年的事業成功,一邊品嚐美食高談濶論不同議題,像是「掌控第四次工業革命」、「全球新情形」、「重塑世界格局」這樣的話題。此外,他們又十分雀躍在「睡前品酒閒談」(nightcap),熱議環境問題、恐怖主義、不平等帶來的問題,猶如大家正在攜手「治癒」這個世界,為世人帶來希望;論壇創辦人克勞斯.史瓦布(Klaus Schwab)曾形容它有著「達弗斯精神」(Spirit of Davos),又為此增添幾分浪漫。

不錯,這樣的「山頭論壇」年年舉行,菁英那麼多、成就那麼好,可是全球令人頭痛的難題依然層出不窮。有一位銀行經濟顧問如是說:

「在海拔1560尺左右的勝地開會,遠離塵囂,難免幻想世界的政經問題很容易解決。每天傍晚,在觥籌交錯之中,許多人鐵定會舉杯慶賀自己的集體『成功』。」

近年人們對「精英 / 菁英」(Elite)一詞相當反感,它彷彿是象徵上流社會醜陋的代名詞,總之感覺他們充滿傲慢、自私和脫離現實,可是,「凡事總有例外」,還是有與別不同的才識菁英,努力向世人揭示權貴的陰暗面——匯豐集團經濟顧問史帝芬.金恩(Stephen D. King)便是這樣的一個人,他暗嘲全球權貴如何聚首享受自身的成功,不知民間疾苦,說那段話的顧問正是他。

金恩最近推出新著《大退潮》(Grave New World),一方面「劍指」權貴菁英昧於新形勢,卻自以為首腦們聚會在談笑之間,他們的聰明才智自有解救全球僵局妙方。

其實「民主退潮」就在「全球化退潮」之中

RTS1JFZY
Photo Credit: Jorge Silva / Reuters / 達志影像

另一方面金恩指出21世紀國際舞台,正見證全球化「大退潮」,猶如上演小說《一九八四》(Nineteen Eighty-Four),美國稱霸不再,退守成為一方「大洋國.西歐」勢力,其餘兩大勢力填補權力真空,即為「中國.東亞」、「俄羅斯.東歐中亞」新崛興勢力,展開多方面惡鬥。

如此趨勢,間接諷刺早年著名學者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那看起來略嫌天真的「歷史之終結」說,認為人類政府的最終形式必實踐「民主自由」國度:

「在二十世紀的最後二十五年期間,最明顯的發展是揭露全球看似強大的獨裁統治其實有諸多弱點⋯⋯自由民主仍是唯一合乎邏輯的政治理想⋯⋯」

這樣如夢似幻的想法,在戰後近半世紀帶來強烈憧憬,不過,夢總有醒來的時候。的確,回想當初,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美國的大方針影響下,促成了新一波全球化。

有別於19世紀歐洲帝國以殖民地建立的經濟模式,當時,美國取代傳統歐洲帝國地位,主導了兩大秩序:

其一,是認為有助避免各國再陷入大戰的「民族自決」(self-determination),不再嚴懲戰敗國,甚至扶助他們復興經濟,建立民主自由政府;

其二,是建立由美國極度佔優的金融與經濟規範,甚至在二戰未結束之前,美國便安排了「布列敦森林會議」(Bretton Woods Conference),等到戰事結束,得以設立國際貨幣基金(IMF)、世界銀行(World Bank)、關稅及貿易協定(GATT,世貿前身);重點之一自然是貨幣政策,讓美元與黃金等值,隨後美元便成為各國重要的儲備貨幣,大大影響了金融經濟發展。

數十年來,由美國帶動的民主政治、資本主義經濟如「雙掌拍響」,加上20世紀80、90年代愈益先進的電子科技浪潮,全球人員、資金、貨物、業務互通,交織起來促成「後哥倫布時期」最大的全球化浪潮。怎料,踏入2000年以後不到二十年,這股浪潮看來戛然而止,甚至有倒退之勢。

美帝遺留下「民族自決」,成就了今日「中國自決」

RTS1J53W
Photo Credit: Jonathan Ernst / Reuters / 達志影像

這幾年我們經歷了甚麼?希臘債務危機、英國脫歐、川普當選總統後局部重返「保護主義」、習近平完成修憲取消任期限制、普丁連任俄羅斯總統。

事到如今,我們赫然醒悟過來,多年前所謂「歷史之終結」過於理想,最近連歷史及思想家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亦表示有點天真。

原來,在「民族自決」的大前提之下,雖然消解了任何霸權意圖軍事征服全世界的野心,卻使不少亞洲國家的主權觀念繼續興旺,他們大可「自決」吸取資本主義的精華,「自決」不行民主制度,一如筆者早前提及Joshua Kurlantzic所指的「專制資本主義」(authoritarian capitalism),新加坡、中國模式乘勢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