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去墾丁不如去沖繩?」對於台灣北部民眾來說,到墾丁觀光的交通加住宿費用,有時相當於去鄰近國家旅遊。
(中央社)
墾丁遊客人數去年大幅下滑,去年秋天到今年初更傳出幾家飯店及民宿關門,墾管處遊憩課長蔡豊富表示,當遊客人數下滑就會導致供過於求。不過縣政府觀光傳播處副處長黃國維有不同的看法,認為「供過於求」太過簡化問題。也有民宿業者認為,「墾丁旅宿產業正在悄悄地發生一件事,叫做汰弱換強」。
根據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統計,民國103年7、8月暑假期間,墾丁遊客人數達164萬,全年超過837萬人次,在全國各旅遊景點當中也是數一數二。能締造這個紀錄,中國旅客貢獻很大。但去年暑假,墾丁遊客人數降為92萬餘人,全年遊客430餘萬人次,幾乎腰斬。
墾管處從75年開始統計遊客人數,103年創下的837萬人次不僅是墾丁歷年最高峰,根據墾管處統計,從民國75年到84年,墾丁每年遊客人數約260萬到300萬,86年後快速增加,從當年的370萬人次,成長到每年400萬到500萬之間。
89年,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在車城鄉開幕,當年墾丁遊客增加到550萬人次。96、97年在全球金融海嘯衝擊之下,這個數字曾跌到340多萬,97年賣座電影「海角七號」再推升熱潮,98年便回升到490多萬。
99年,隨著中國開放陸客團來台,墾丁每年遊客從600多萬人次、700多萬、800多萬人次逐年上升,一直到105年,因陸客人數減少,墾丁全年遊客人數從前年的580餘萬人次,在去年降到約20年前的水準。
恆春半島的旅宿「下架」潮,從去年11月的快樂熊貓集團露營地停業開始,緊接著是年初的車城鄉泊逸飯店停業,2月是月牙泉Villa渡假村吹熄燈號,3月則是有十多年歷史的沐夏墾丁會館停業。
此外,位於台26線上的日月光飯店傳出讓售,恆春當地交易網站有不少承租經營的小型民宿紛紛貼出轉讓的消息。
恆春半島觀光產業聯盟理事長張福生表示,這幾家下架的飯店及民宿主要是迎接陸客團的業者,在前幾年眾多陸客來台期間擴增房間數,並且壓低房價,再加上多是非法營業,屏東縣政府這幾年取締非法營業民宿,部分業者接不到陸客團,再加上罰單不斷,正好在這個時機結束營業。他並說,一些體質強的飯店民宿,根本不受陸客團影響。
的確,月牙泉、沐夏及快樂熊貓露營地都是非法營業,月牙泉及沐夏各被縣府開了兩次罰單,泊逸則是換了第3手經營,日月光飯店在104年就開始求售。
墾管處遊憩課長蔡豊富表示,墾丁近十多年來民宿大概增加了3倍,目前遊客人數下滑,因此民宿供過於求。
墾丁的飯店民宿到底有多少,據屏東縣政府觀光傳播處統計,目前恆春鎮及滿州鄉的合法旅館有24家,合法民宿440家,非法列管的旅館39家,非法列管的民宿115家。
縣政府觀光傳播處副處長黃國維說,政府90年才訂定民宿法令,許多恆春半島的居民將自己的房子改裝民宿,又不懂法令,導致一時之間非法民宿林立,縣政府100年成立觀傳處,有專責單位及人力處理旅館民宿後,開始積極輔導墾丁地區的民宿合法化,目前非法民宿還沒被查到列管的大約還有近百家,縣府在繼續努力中。
對於墾丁民宿目前是否供過於求,黃國維有不同的看法。他表示,這是市場的供需機制,旅客量每年都會有波動,以目前來看,旅客行為受到許多因素影響而改變,例如廉價航空、例休日、薪資水準、旅遊目的、服務需求、假期長度及各項便利性等等,目前說供過於求,有點把問題過度簡化。
非法旅館、民宿牽涉到服務的品質及信用度,直接影響的是墾丁觀光的聲譽,因此,在這波下架潮中,合法的旅宿業者反而用比較樂觀的態度看待。余姓民宿業者今年春節期間是客滿,面對墾丁遊客人數下滑及一家家飯店、民宿的熄燈,他說,「墾丁旅宿產業正在悄悄地發生一件事,叫做汰弱換強」。
大環境不佳,墾丁安心旅遊網仍然看好墾丁美麗動人的景色與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去年插旗墾丁旅遊網路平台,行銷經理胡秀幸表示,在篩選墾丁旅館及民宿過程中,發現暴增的民宿良莠不齊,確實會讓墾丁觀光受創,這次正好讓墾丁業者檢討改進,重新洗牌,讓價格合理、透明化,從另一個角度看,並不是壞事。

墾丁業者如何走向國際化?
「去墾丁不如去沖繩?」對於台灣北部民眾來說,到墾丁觀光的交通加住宿費用,有時相當於去鄰近國家旅遊。
不過屏東縣長潘孟安過年後在墾丁福華渡假飯店與觀光業者的春酒晚會上,發現金髮碧眼的歐美人士比往年多出不少。福華飯店總經理張積光表示,去年開始的確多了許多自由行的歐洲遊客,包括法國、冰島、丹麥、比利時、俄國等國,去年春節歐美人士在福華的住房約50個房間,今年開出200個房間。
張積光指出,這些歐洲遊客大多是從網路上得知訊息,足見墾丁在網路上的知名度已經延伸到歐洲。他詢問這些歐洲遊客為何前來墾丁,他們回答,墾丁也很美,不一定要到印尼的峇里島。
事實上,在陸客團前年開始減少後,中國及港澳到墾丁自由行的遊客卻有增無減,持續增加中的還有屏東縣政府3、4年前開始開發的韓國、日本和東南亞的自由行遊客,其中以韓國遊客人數增加最多。
潘孟安不斷強調,墾丁是台灣唯一具備國際級條件的觀光景點。今年初開始,縣政府觀傳處每個月招待韓國及日本部落客到屏東踩線,到墾丁的路線已不再是大眾化的鵝鑾鼻、貓鼻頭,而是有文化故事的後灣、龜山及滿州等深度旅遊路線。
墾丁觀光業者都看到了這個商機,但還是得面對國內遊客減少的問題。前來墾丁的台灣本地遊客,在過去占遊客量8成以上,如今掉到5成。
對於「去墾丁不如去沖繩、京都」的話題延燒,張積光表示,如果精確計算,以墾丁的淡季來說,五星飯店一晚新台幣3000元的住宿絕對比去沖繩便宜;出國機票如果要以廉航來算雖然便宜,但不一定搶得到機票,選項也完全不同。
立足墾丁已30多年的墾丁凱撒飯店在今年春節仍然滿房,經理潘彥伶表示,隨觀光地區淡、旺季影響,價格上難免會有落差,墾丁凱撒每季都會推出不同的住房專案供消費者選擇,也參考航空公司推出住房折扣,消費者透過飯店官網訂房還享高鐵票8折優惠,積極提供消費者更多前來墾丁遊玩不一樣的旅遊選擇。
加熱加味菸成菸害防制破口?菸防團體與立委籲伸張程序正義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各界期待的菸害防治法新法上路,其主要目的是禁電子煙和納管加熱菸,以保障國人身心健康。然而,在新法實施兩個月後,其是否有效執行、法規是否存在漏洞,以及政府的風險評估機制是否準備好了等問題,都遭到反菸團體及立委的質疑。
5月31日將迎來世界無菸日,而台灣菸害防制法新法甫於今年3月22日上路施行,正式禁止電子煙與未經指定菸品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之加熱菸。新法迄今推動超過2個月,爭議卻不斷,不只跨黨派立委、民間菸害防制聯盟及家長與教育團體等,皆質疑為何違法新興菸品仍在實體與網路商店上隨處可見,就連國健署也於日前坦承,違規件數並未因新法上路而明確下降,且稽查懲處對象有相當高比例是未成年人。此外,儘管違法攜帶加熱菸入境最高可罰500萬元,關務署卻發現走私情形異常熱絡,光今年1到4月海關就一共查獲違法菸品1055件,也逼得國健署不斷呼籲民眾不要以身試法。
但這些亂象並非就地合法就能解決,民間菸防團體直言,加味菸禁令至今不見蹤影,以及國健署審查指定菸品之辦法名稱具誤導性、亦無明確機制,皆讓人懷疑本應保障國人,特別是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新法,是否真能達到修法初衷、落實執法?立委們也表達擔憂,認為違法菸品四處流竄,國健署與地方衛生局是否有稽查人力與資源不足,導致取締準則混亂的情形發生?
因此董氏基金會、台灣菸害防制暨戒菸衛教學會、愛兒親師家長協會、全國家長會長會長聯盟等「台灣拒菸聯盟」團體代表,日前出席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召開的「亂象頻傳?法規漏洞?審查黑箱?拒絕護航加熱菸成『健康菸』」記者會,即提出請求衛環委員會吳玉琴、邱泰源兩位召委,將已經公告的加熱菸上市評估辦法備查案排入審查,才有機會為守護台灣年輕人的健康進行亡羊補牢、並立即公告實施加味菸禁止條例等訴求。
新興菸品違法交易頻傳?家長團體:稽查成效不彰,罔顧青少年健康
在落實執法方面,立委林為洲指出,現行法規中明確規範,任何未經健康風險評估的產品都屬於違法,不能進行銷售或宣傳。然而,目前政府的取締行動僅止於象徵性地針對幾個大型網路平台。台灣拒菸聯盟指出,目前在實體店、代購網站及個人平台等處,依然可以看到相當熱絡的違法電子煙與加熱菸交易。
全國家長會長聯盟理事長黃正銘表示:「人力不足,是導致取締與稽查成效不彰的原因之一,建議可考慮採用鼓勵民眾檢舉的方法,例如給予檢舉獎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相信全民都會願意一起為防止電子煙違法交易、保護我們的青少年而努力。」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則認為,既然新興菸品管理現在依法有據,問題就落在國健署是否嚴格執法?鑒於新興菸品使用者以年輕族群為大宗,是否有與教育部、學校攜手合作,落實新興菸品菸害防制的教育宣傳?
加味菸禁令為菸商預留漏洞?立委、民團齊聲呼籲國健署應清楚說明
反菸團體抨擊國健署為開放加熱菸,不只使用嚴重誤導性的「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一詞,連在禁止加味菸上,也僅禁止花香、果香、巧克力、薄荷等四種口味,但根據國健署在108年公布的資料指出,菸商申請菸品添加口味已達1200餘種。對此,立委林為洲質疑是否為菸商預留漏洞?台灣拒菸聯盟也質疑,為何加味菸禁令特別給予業者18個月的緩衝期,明顯有別於母法規定,有違反程序正義之嫌。
林為洲也在記者會上點出,新興菸品最吸引年輕族群的地方,就是口味新穎,現在國健署說加熱菸已可送指定菸品風險評估審查,又遲遲不肯公告加味菸禁令,是不是要讓加熱菸的加味菸彈有可趁之機?他呼籲國健署應明確承諾,加味菸禁令公布前或公布後的緩衝期間,都拒審加味加熱菸彈。陳椒華在受訪時則表示,國健署應該檢討為何加味菸緩衝期一事,受到各方反彈?堅持18個月,是有什麼特別考量?為什麼不能跟菸品包裝警示圖文的緩衝期一樣,公告後1年上路?她表示將去文國健署,要求說明。

菸防法配套尚不齊備,有賴社會大眾、菸防團體、立院共同監督
菸防團體不只擔憂指定菸品的風險評估審查不完備,黃正銘理事長更在記者會中強調,早已多次要求中央一定要盡快啟動新興菸品的吸菸行為及公共衛生影響之本土研究與追蹤資料,但至今仍未收到任何回應,讓人相當憂心。立委陳椒華也認為,既然決定開放加熱菸,政府應該積極投入相關研究,以利進行指定菸品的風險評估,建議衛福部可以和國衛院展開研究計畫的合作。
菸防法既已上路,又該如何監督?反菸團體認為,立委們可依據立院職權行使法,將有違反或牴觸法律規定疑慮的指定菸品審查辦法,由立院備審改為送交衛環委員會審查,而非便宜行事、讓漏洞百出的制度默默運行下去。針對爭議法規、行政命令,台灣過去就有類似做法,像是2020年開放萊豬的行政命令,就由備審改為朝野聯席審查、2022年兵役延長案,也有由從查照改為審查的呼聲。
身為時代力量立院黨團副總召的陳椒華也提到,近期的再生醫療法,也是因為醫療改革、病友權益團體、醫學法規學界、在野黨團齊聲表達疑慮,才讓政府暫緩表決,顯見法律就算通過,不代表社會各界就應停止關注議題。她很感謝民團一直代替國健署來謹慎把關菸防法,時代力量也會持續關心執法情形,並要求衛福部建置菸品相關之流行病學調查資料庫。她認為,「只有當民眾真正理解菸品對健康的危害,我們才能從源頭降低國人對菸的需求,從而達到防治菸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