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省力的發音方式:放輕鬆,「發呆」讓你英文發音更好

最省力的發音方式:放輕鬆,「發呆」讓你英文發音更好
Photo Credit: Depositephoto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符合母音被弱化的功能,「央音」/ə/的發音方式是懶洋洋的。唸出/ə/最容易的方式是:微開一下嘴巴,放鬆舌頭,一點都不要用力,然後隨便發出個「ㄜ」的發呆聲音,這就是/ə/的唸法。

作者:史嘉琳KarenSteffenChung(1984年來台定居。1990年辭去新聞局的工作,轉到台大外文系任教,開始從事「台式英語」的研究)

我們來想像一下,你的語言交換夥伴問你:「Bicycle中文怎麼說?」你很清晰地回答:「ㄐㄧㄠˇㄊㄚˋㄔㄜ」。夥伴跟著念過幾遍之後,你向他翹個大拇指、說聲「讚!」來鼓勵他,交換完畢,要各自回家,離開時,你還問一下自己「欸,我的『腳啊車』到底停哪裡?」語言夥伴聽到你的話,問你「什麼叫『ㄐㄧㄠˇㄚˋㄔㄜ』?Bicycle不是『ㄐㄧㄠˇㄊㄚˋㄔㄜ』嗎?」

唸唸看下方的片語[1],想想平常使用時,你也是完全按照字典的注音來發音嗎?

  • 做完
  • 不知道
  • 都在
  • 來的時候
  • 沒空

找句子最省力的發音方式

第一個片語「這樣子」,常看到有人寫成「醬子」,顯然大家已經注意到這個被省略的發音。其他的片語呢?你可能沒留意到,一般人在唸的時候,常省略第二個字的開頭音。對華語母語者來說,這種輕鬆自然的發音已經完全「自動化」,夥伴問你的時候,你可能還根本搞不懂他在問什麼。

中文為什麼有這樣的省略?為什麼常出現在固定的位置上?

想一下,當你聽到三個音節的「腳?車」時,中間的字沒有聽清楚,會害你聽不懂嗎?應該不會,一般人馬上可以還原成「腳踏車」。換句話說,「踏」的資訊價值並不高,有了上下文,講話節奏也沒問題的話,第二個字沒講清楚,聽的人照樣知道意思,這種「省力」的說話方式也就這樣普遍起來了。不過要留意:不能隨意省略,省略的固定位置是對方用來還原最初意思的重要依據。

英語有類似的省略形式,就是像donot→don't、Iam→I'm、thatwill→that'll的contractions(縮讀字)[2],也跟中文一樣,省略的部分像是虛詞am、will等,資訊價值較低,省略的方式也是固定的,不能隨意創造新的縮讀字。而且用省略形式要比用完整形式要常用、自然得多。

未命名
Photo Credit:世界公民文化中心

單字內也有省略音

上述的中、英文語音省略方式都是跨字的形式,其實單字內也有類似的現象—稱作母音弱化。

在中文裡,母音弱化往往發生在讀輕聲的虛詞,例如「的ㄉㄜ˙」(不唸ㄉ一ˋ)、「著ㄓㄜ˙」(不唸ㄓㄨˋ)和「們ㄇㄣ˙」,都含有輕讀、弱化的ㄜ˙。這個ㄜ˙很像英語的「央音」[ə]。

未命名
Photo Credit:世界公民文化中心

[ə]之所以叫「央音」(central vowel),是因為舌頭在口腔裡不高不低、不前不後,剛好中央的位置。央音[ə]在語音學裡叫做「schwa」[ʃwa](或shwa)。「Schwa」原先指的是希伯來文的[e]這個母音,19世紀時,德國和英國的語言學家借來代表德、英語中的弱化母音[ə]。[3]

用中文「腳踏車」做比喻,我們就可以瞭解「央音」在英語中重要的原因。在說任何一個語言時,說話者除了要用正確的文法外,同時還要用各種方式讓聽者知道:1、哪些東西比較重要,需要特別注意;2、哪些比較不重要,像是文法詞尾、講過的舊資訊、或其他資訊價值不高的地方。

「央音」用來凸顯重音

英文會用重音凸顯句子中相對重要的部分,沒那麼重要的成分,則有兩種方式把它設定成背景,同時強化重音的辨識度:

未命名
Photo Credit:世界公民文化中心

這兩種方式都會讓有重音的音節更顯著。你也許會認為,這種音節的弱化在語言學習或溝通上沒那麼重要,可是如果不用的話,就會增加聽者分辨重要與不重要資訊的負擔。

如果英文中每個字的每個音都說得很完整,每一個音節都唸得很重,你講英語的節奏就會跟大家習慣聽到的很不一樣,會比較難懂又刺耳,聽者也會漸漸感到疲累。換句話說,一句話強調所有音節,等於什麼都沒有強調,要有對比才行。

發呆就能發出「央音」了!

符合母音被弱化的功能,「央音」/ə/的發音方式是懶洋洋的。唸出/ə/最容易的方式是:微開一下嘴巴,放鬆舌頭,一點都不要用力,然後隨便發出個「ㄜ」的發呆聲音,這就是/ə/的唸法。

/ə/沒有絕對固定、單一的舌頭位置,/ə/其實還包括/ɪ/和其他這個區域內的「懶母音」。至於到底用/ə/還是/ɪ/,要看說話者的地方腔(英式?美式北部還是南部?)、語境(上下文)和語域(正式還是口語化?)等。

要留意,央音只能在沒有重音的音節裡出現,可是並不是每一個無重音音節裡的母音一定是央音。

與央音相關的三個常見問題

未命名
Photo Credit:世界公民文化中心
未命名
Photo Credit:世界公民文化中心
未命名
Photo Credit:世界公民文化中心

光看拼法可以知道字的正確發音嗎?

如何從拼法辨認出哪些母音應該唸/ə/而不唸完整的母音?其實還滿難的。最好是每次學新的單字時,就先留意哪個音節有重音,同時也注意有沒有哪個音節裡的母音該唸/ə/。

不要靠音標,也不要懶得查字典然後被拼法所騙。乖乖地去The Free Dictionary或Merriam-Webster仔細聽每一個字的發音[4],再跟著唸到無法忘記正確的唸法。

我們來試一下,這些字怎麼唸?請特別注意所有的重音和央音:

未命名
Photo Credit:世界公民文化中心

要留意:美式與英式英語有時候放央音的地方不同,例如:國會Congress和五角大廈Pentagon,美式唸/ˈkɑŋgrəs/、/ˈpɛntəgɑn/,英式則唸/ˈkɒŋgrɛs/和/ˈpɛntəgən/,這兩個例子裡,英、美式用央音的地方剛好相反。

除了上面多音節的字之外,也有特定的一群單音節的字,經常用弱化母音schwa來唸,像to, at, for, can, of的虛詞(function words)。下面兩個例句唸唸看,請特別留意所有的央音/ə/,尤其要注意「of」要唸/əv/,千萬不要唸/oʊf/。

未命名
Photo Credit:世界公民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