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所謂反抗歐盟的民粹政黨,只是想幫義大利「出一口氣」

所謂反抗歐盟的民粹政黨,只是想幫義大利「出一口氣」
Photo Credit:AP/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能代表人民心聲的政黨,必然是敢於反抗歐盟的政黨,這成為三個民粹政黨的最大公約數,經濟與社會失序的義大利正是這股民粹勢力大漲的溫床。

從去(2017)年奧地利、荷蘭、法國總統與國會大選到義大利甫結束的大選,可以看出民粹浪潮載浮載沉。近年來歐洲內部的民主政治代表性危機,表現出普羅民眾對政治精英領導階層益發不滿,認為主流政黨的政策已無法代表自己的意願,政治精英不擅長遠計畫,無力對這不安、不確定的社會提供保護,以上種種則反映在不斷遞減的政黨註冊人數和選舉投票率上,特別是傳統左派政黨的失勢,更是多數政治觀察家聚焦的重心。

值此之際,民粹政黨趁勢崛起,口口聲聲為全球化利益受損者謀福,傾力幫教育程度較低的底層民眾發聲,藉機收割,贏得了不少支持。

2008年伊始的歐洲金融危機是導致民粹主義勢力大增的外部誘因之一,其爆發所帶來的影響和歐盟隨後採取的大規模的財政撙節政策,進一步加深了大眾對精英決策層的不滿,間接滋生了民粹主義者更大的政治空間。更有甚者,緊接而至的移民與難民危機也哄抬民粹政黨的聲勢。

迄自2014年中東與北非的穆斯林難民大批湧進歐洲以來,歐盟未當機立斷拿出有效的解決方案和行動,任由難民問題發展成難民危機;復加上去年以降,法、德、比利時與英國等恐怖攻擊的頻繁發生與移民犯罪事件使歐洲公民充斥著不安全感,促使民粹主義的聲勢來到了高峰。

從2008年金融危機到2014年的難民危機以來,歐洲民粹政黨如雨後春筍般崛起,引起全世界高度關注。其中頗為人知的有奧地利自由黨、法國國民陣線、德國另類選擇黨(AfD)、義大利聯盟黨(LN)、義大利五星運動黨(M5S)、荷蘭自由黨、英國獨立黨等。當某些國家的債務危機影響歐盟之際,疑歐和反歐力量的尤為強烈,而移民與恐怖主義的威脅則讓民粹政黨如虎添翼。

五星運動從2013年大選成為第一大黨,2016年6月甚至一舉拿下羅馬(Rome)和杜林(Turin)兩市的市長職位,成功否決2016年12月4日的義大利修憲公投,以及今(2018)年國會大選勝出,蔚已成為義大利政壇上的重要政治力量。

若依長年研究民粹政黨的義大利政治學者、著有《義大利民粹主義》(Italia Populista)的塔爾起(Marco Tarchi)對民粹主義政黨的定義:那五星運動、聯盟黨與貝魯斯科尼(Silvio Berlusconi)的義大利力量黨(FI)都是榜上有名。

義大利民粹主義崛起,五星運動是佼佼者

在2008年經濟危機乍現之際,反體制力量激增,逐漸成為多數。普林斯頓大學政治系教授米勒(Jan Werner Muller)對民粹主義的定義有以下幾項特徵:

  1. 仇視精英:民粹主義者認為政治權力為一小撮的政治精英把持,但精英並非代表真正的人民,惟有民粹主義者,方為真正的代表。
  2. 帶有強烈道德主義,民粹主義是政治道德的形象:民粹主義者聲稱政治精英是腐敗的,只圖自己的政治利益而出賣人民,應將有道德的一群人(民粹主義)團結起來,反對道德敗壞的精英。
  3. 反多元主義(anti-pluralista)傾向:民粹主義者單方面視其意見為整體人民的意願,即便社會上有不同的意見,民粹主義者認為真正的人民會支持他們,從而忽視了社會上的多元聲音。
  4. 帶有生產主義(producerism):民粹主義者宣稱其倡議的政策可收即時功效。此外,民粹主義者強調人民的意願才是真正合乎道德的,其意願是不會出錯,任何人不認同人民的意願,皆屬人民的公敵。

義大利的政治評論家賈努利(Aldo Giannuli)曾在義大利知名期刊Focus上寫出幾項民粹運動的特徵

  • 對政治階層有公開的敵意;
  • 對政治精英不信任,將之視為政治人物的同夥;
  • 拒絕意識形態,特別是左右派之分,將之視為區分人民的人為技倆;
  • 相信其實複雜問題存在簡單的解決方法;
  • 傾向直接民主,強烈反對議會代議政治;
  • 拒絕任何結盟,只相信自己;
  • 反對任何組織形式,特別是政黨;
  • 偏好民粹魅力的領袖;
  • 相信人民是神聖價值的媒介,無需經由任何人來教化;
  • 堅持「誠實」視貪汙為上(貪污者)與下(誠實者)的分界線。

總結上述的詮釋,義大利內部較符合的有:五星運動、聯盟黨與力量黨。他們或多或少都符合了上述幾個特徵。其中,五星運動是民粹主義的佼佼者(特別是用網路強調直接民主),而聯盟黨與力量黨則有若干特徵。以下介紹三個政黨迄今的發展。

RTX4X0UZ
Photo Credit:Reuters/達志影像

五星運動

五星運動被視為民粹與反體制的政黨,該政黨以諧星格里羅(Beppe Grillo)為首號召一群年輕人,成立於2009年10月,格里羅因之前被定罪,不能充當該運動的領導人,僅能權充精神領袖。

其13頁的政見訴求傾向模糊,但大抵可歸納出幾點:該黨當選的議員僅能領議會的薪水且僅最多連任一次、支持可再生能源與免費網路的提供、參與參議院的投票年齡從25歲降至18歲;眾議院則從18歲降至16歲、舉辦公投考慮歐元的實用性、制定反貪汙法。格里羅拒絕中左派邀約組閣,且在部落格上批評民主黨組閣的程序就像市場裡面喊價賣母牛一般,從眾議院議長、委員叫喊到部長,宣稱五星運動不好其道,堅持審視每項法案來考慮合作模式。

2012年5月8日的義大利地方選舉結果,五星運動如選前民調預測,居關鍵第三勢力,還拿下帕爾瑪(Parma)市長,已顯崛起之徵兆,是此次地方選舉中最受矚目的現象。

2015年地方選舉,五星運動贏得108個鄉鎮市中的五個,隔年在143個鄉鎮市中,再拿下19個,特別是拿下羅馬(Roma)與杜林市(Torino)最為醒目。但2017年的地方選舉,五星運動在熱那亞(Genoa)、帕爾瑪、巴勒摩(Palermo)等大城全軍覆沒。當時一些分析認為,五星運動的潰敗象徵歐盟民粹主義的衰退,不過跌破分析家的眼鏡,僅僅不到一年時間,五星運動在迪馬尤(Luigi Di Maio)的領軍衝刺下,在今年3月5日的大選拿下32.7%的選票,為單一政黨的最高票,將五星運動帶往可能上台執政的康莊大道上。

格里羅作風獨樹一格,而該黨當選議員年輕無經驗,但反體制立場鮮明,恰好是反撙節與反無能政黨的最佳宣洩管道。他曾云:「倘若民主就是人民的政府,那民粹主義即是人民的運動。」根據Demos的調查:五星運動的基本盤是年輕人、勞工與企業家居多,特別是暴露在全球化威脅下的人,且男女性別相當平均,主要是城市且教育水準中上的年輕人(高中與大學學歷),其職業多為學生、老師、自由業、也有家庭主婦與退休者。其中的35%選民宣稱不屬於左或右派;33%認為自己是左派;21%是右派;而11%是中間派。

聯盟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