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不看,專門抓抽菸?衛道人士要不要去當高中教官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其實無論是電影分級、電影審查,還是各式各樣針對電影的道德指責,都是建立在一個錯誤觀念上,這個錯誤觀念就是「電影或電視裡面出現什麼畫面,就代表鼓勵那件事情」!
文:馬來魔
線上影音平台「Netflix」近來遭到猛烈炮火抨擊,因為美國反菸團體指出,他們在「Netflix」影集當中,找到三百一十九個抽菸畫面,光是影集《怪奇物語》當中,就有一百八十二場抽菸戲,尤其是大衛哈伯飾演的警長,根本是煙不離口(如上圖),所以受到這些激進團體的指責!
劇情不看,專門抓抽煙?你去當高中教官比較快!
首先,我很佩服這些保守派人士,他們看影集竟然要去計算片中出現多少抽煙鏡頭,要成為專業的衛道人士真的好辛苦唷。但是《怪奇物語》是一個科幻故事,以及友情故事,片中至少出現過好幾百個充滿想像力的科幻鏡頭,以及好幾百個感動人心的友情畫面,這些應該看到的主題,為什麼你們都沒看到,卻只看到抽煙畫面呢?我只能說你們劃錯重點了啊!
為什麼劇情需要抽煙?這其實是有道理的
為什麼影視作品裡面需要有抽煙鏡頭?通常是為了醞釀這個角色的情緒(比如說《怪奇物語》的警長常在煩惱或焦急的時候抽煙),或者表示出這個角色一定程度的叛逆性格(比如說《航海王》的其中一名角色「香吉士」本身的個性就是如此),用抽煙這個動作就可以直接讓觀眾對角色的性格或者心情有很直接的瞭解。

還有一個最顯著的例子,是王家衛的《花樣年華》裡面,常常出現梁朝偉在房間抽著煙,四周煙霧瀰漫的畫面,那變成一個充滿藝術感的構圖,相當有情調,梁朝偉憂鬱的眼神在瀰漫的煙霧中訴說著內心的孤獨與落寞,所以劇情裡的抽菸,變成是一種藝術的表現。
很重要的觀念:劇情裡面抽菸,不代表鼓勵抽菸
其實無論是電影分級、電影審查,還是各式各樣針對電影的道德指責,都是建立在一個錯誤觀念上,這個錯誤觀念就是「電影或電視裡面出現什麼畫面,就代表鼓勵那件事情」!
在這樣的錯誤觀念之下,如果看到劇情裡面出現抽菸畫面,就被誤解成「鼓勵年輕人抽菸」,照你這樣說,難道把所有的抽菸畫面都禁掉,就不會有人抽菸了嗎?這邏輯實在太荒唐!而且虛構的劇情只是演出一個故事,滿足你的想像,並沒有在鼓勵你去學習,不要再說「小孩不會判斷,容易被誤導」,即使小孩不會判斷,難道連你們這些大人都不會用基本的邏輯來判斷一下嗎?
如果你真的不會判斷,那我的文章一直都在告訴你電影創作的用意,已經用最白話的方式在教你怎麼判斷,請把你學習到的判斷方式拿去教導你的小孩,就算不能讓藝術教育從小紮根,至少不要再誤解電影文化了,好嗎?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
ESG成為永續經營新顯學,除了追求獲利,這些企業更重視打造多元包容及友善環境的幸福社會!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現今越來越多企業共享ESG架構理念,彼此跨業結盟、分享各自優勢,讓企業影響力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從渣打銀行與全球第一大烈酒集團帝亞吉歐的對談中,就可以看到雙方有許多相似之處。
「我的夢想」是許多人小時候作文課都會寫的題目,但是長大後,能真正實現夢想的人為什麼少之又少?其實,原因來自千里馬沒能遇上給予支援與資源的伯樂。
不過現在情況正在翻轉,因為現代商業環境,除了追求獲利最大化,更多企業把重心投入於實踐永續發展理念;尤其是在社會責任方面,企業更加重視勞工及社區等利害關係人的權益與福祉。打造更包容與多元的社會,需要更多企業一起聯手合作。
渣打、帝亞吉歐:從各自領域幫助社會上的千里馬
渣打銀行與帝亞吉歐在社會責任方面的相似之處,在於兩家企業都有幫助社會更具包容、照顧弱勢的公益計畫。
多年來,渣打在攜手政府單位及社福夥伴,共同打造「看得見的希望視障就業平台」,並透過連續贊助國內最大型的公益馬拉松賽事「渣打臺北公益馬拉松」至今累計幫助近700位視障朋友成功並穩定就業。在支持視障青年多元就業之外,渣打集團於2019年推出全新的全球性計畫 — Futuremakers by Standard Chartered,並擴大所協助對象,主要協助16-35歲視障青年及弱勢女性,並與社福團體合作,結合各組織的專業與資源,為他們提供就業的支持,幫助他們翻轉未來。在2020~2023年期間,渣打協助近7,000名視障青年及弱勢女性學習新技能、輔助他們就業及創業。目前渣打銀行也有6位視障員工在銀行擔任客戶服務的工作。

一般人可能無法體會,一些簡單的動作因為礙於視力限制,必須比常人多付出數十倍的反覆練習,沖泡咖啡就是一例。台灣第一位視障咖啡師林佳箴,小時候因意外導致視力逐漸退化,但她沒有向命運低頭,努力取得英國國際咖啡師證照,並且創立「甜裡開始」咖啡廳。
林佳箴的故事,能夠感動人心並且躍上媒體版面,一方面也因為她是帝亞吉歐「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的2020年得主名單之一。
帝亞吉歐Keep Walking計畫從2003年正式啟動,訴求不以營利為目的,不限定夢想的類型和議題,從環保生態、藝術文化、公益推動、到偏鄉教育,如今已經實現超過200份計畫,累積提供達1.8億元獎金回饋。每一位夢想家獲得贊助後,得以展現他們的天賦,實現自己的使命,堅持夢想並且勇往直前。
為地球永續而戰,日常小動作也能節能減碳
ESG概念的另一個重要議題是「環境保育」。近年因應極端氣候現象頻傳,為了讓全球溫升控制在1.5°C以內,截至2022年10月,全球已經有137個國家響應2050年要達成淨零排放,其中德國、瑞典、日本、英國等先進國家,更將「淨零入法」透過實際舉措要求企業從營運過程減少碳排放。
從國家立法到企業響應並展開行動,證明永續行動的迫切性,也凸顯沒有任何人可以在節能減碳這件事置身事外。
帝亞吉歐近期提出「2030社會願景」計畫,其中三個核心範疇分別是「提倡理性飲酒、促進社會多元包容、促進環境永續發展」,最後一項就扣連2030年要達到淨零排放。帝亞吉歐台灣總經理梁殷禎分享,在釀酒過程,最重要的成分就是水資源,帝亞吉歐規劃未來在產地製造過程,運用先進技術讓產品減少30%用水,具體提高產品生產效率。

渣打銀行總經理韓德聖(Ian Anderson)則表示,渣打集團也訂出2025年底要落實自身營運零碳排,2050年底達成投融資淨零碳排的目標。由於銀行的業務屬性,碳盤查過程, 屬於範疇一、範疇二的溫室氣體排放可以從自身做起;範疇三則屬於其他間接排放,例如商務旅行、上下游運輸、乃至於供應鏈、客戶所產生的碳排,且範疇三的碳排放量佔了總排放量95%。因此,渣打銀行下個目標就是要幫助客戶落實綠色轉型,打造綠色永續生態系。
值得一提的是,淨零減碳除了仰賴數位科技、組織轉型、調整商業模式來達成,每個人也可以在生活中擔任永續小尖兵。例如渣打銀行推出自家的永續發展App,員工可以在每日的工作中掌握自己的碳足跡,嘗試透過趣味的方式減碳,像是澆水、種樹小遊戲,企業會依同樣比例植樹,讓員工在日常為永續盡份心力。
翻轉偉大企業定義的現在進行式
股神巴菲特曾如此定義他眼中的偉大公司:「我認為競爭優勢可以持續25年到30年的公司」。然而,在ESG思維之下的今日,值得思考的是,偉大企業的意義應被賦予更多價值,除了具備競爭力與獲利能力,更重要的是願意關注社會、在乎永續的願景及行動。
對此,韓德聖這樣回應:「我們相信在推動商業與經濟增長的過程中,不能忽視對人類、環境、以及相關社群的關懷;藉由把永續行動融入我們的政策及業務之中,攜手我們的員工、客戶、乃至於更多人,一起創造更好的未來。」
想知道更多渣打銀行與帝亞吉歐決策者的精采對談,以及他們為ESG投入哪些心力?點擊影片觀看更多: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Ub5gUPWBO8
延伸閱讀
l 渣打銀行永續之旅網站
l 【渣打銀行的永續之旅】全球最高的綠建築 台北101
l 【渣打銀行的永續之旅】全球最成功的公共自行車系統 YouBike
l 【渣打銀行的永續之旅】永續能源推手 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