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專題連載(一):「你們很幸運, 下次再來,這兒大概面目全非。」台灣和非洲兩個對抗水庫的漫長故事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進入衣索匹亞前,國際河流組織、國際生存組織(Survival International)皆提醒我們千萬謹慎:「拍照時小心間諜,不值得!太多外國記者和翻譯員都被抓了」 、「我們沒在那兒駐人了,做人道救援很難逃得過政府的報復。」, 他們已從衣索匹亞撤出。
到達圖爾卡納湖前一天,在歐莫拉特(Omorate)小鎮一間旅館洗冷水澡,剛從浴室走出,就聽龍吟 說:「我在餐廳和當地人聊天,提起自己名字,卻見他們臉色大變。 」那天晚上,從嚮導口中得知:鎮公所幾天前宣布,有兩個這樣名字的台灣人正從北方來,聊著水庫的 事,「如果遇到,馬上把他們抓來警局。」
「水庫和那些該死的。」
2006年,亦即義大利解除衣索匹亞近3億歐元國債後5年,衣國政府將「吉貝三號」的建設工程直接包給義國營造商Salini Costruttori,不經公開競標,兩國為耗資約15.5億歐元的大型水庫簽下契約。
這座位於首都阿迪斯阿貝巴(Addis Ababa)西南方300多公里的水庫,裝置容量達187萬瓩(1870MW)、集水區涵蓋 34150平方公里、蓄水量達14.7立 方公里──不僅是全非洲最大,也是全世界第四大。
衣索匹亞政府宣稱,吉貝三號生產的電力不僅可供應本國,還可外銷肯亞、南蘇丹,年底動工。高243 公尺,人們口中驕傲的「全非洲最高聳」水庫,坐落在歐莫河上,如同所有在槽水庫般,直接攔截了河道。
壩址以南,歐莫河的尾端蜿蜒600公里,每年靠著雨季與旱季的豐枯而有水位變化,緩緩注入圖爾卡納湖。河谷低地裡,住著一些全球最原始的部落,居民大多沒有電視、報紙,遑論電腦。沒人知道上游要蓋水庫了。
人們每日步行數小時取水,看天吃飯。漁民下河捕魚,農人等待每年 6月到9月的「奇潤(Kiremt,雨 季)」帶來氾濫與沃土,牧童牽牛羊飲水,餘者採集、狩獵。
是全球氣候變遷嗎?人們發現,原本3個月的雨季愈來愈短,歐莫河水位也正在下降,農作物收成欠佳,漁獲愈來愈少。
「屠殺」、「殘忍」、「史上最具破壞力」;此時,衣索匹亞政府正因吉貝三號飽受國際批評, 致力消除異己。奧克蘭研究機構(Oakland Institute)描述,軍隊進入村莊,質問居民是否支持甘蔗墾殖與工廠;若未立即表態支持,便遭毒打、電擊、虐待。 海外衣索匹亞裔教授埃利梅耶夫(Alemayehu G. Mariam)以「水庫(Dam)及那些該死(Damned)的」,影射被政府斷水、殘害、正苟延殘喘的50萬居民。
水庫欠缺環境評估,且招標過程不透明,為建築工程埋下財政困難的種子,難求國際貸款。開工2年 後,衣國交出一份由義大利機構執行的環評報告,但環評委員的身分獨立性飽受外界質疑。2009夏天,政府成立環境諮詢小組時,水庫早已動土3年。
縱使國際針砭不斷,總理梅勒斯(Meles Zenawi)隔年發誓「不惜任何代價」完成吉貝三號,並批評:「他們不想見到非洲發展。他們只希望我們不要開化,作為觀光客的博物館。」當局一面控制言論,一面逮捕、驅離批評者。
2011年,政府進一步宣布,將於水庫下游興建245000公頃灌溉系統,供應新闢的甘蔗園與工廠。 同時,111000公頃棉花田也將啟用。是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World Heritage Committee)呼籲終止建造吉貝三號,並懇請衣索匹亞與肯亞監督生態衝擊。
被徵召參與甘蔗園、棉花田墾殖的歐莫河谷居民,站在引水灌植的大片新田裡,開始明白河流為何愈來愈淺。
2012年,人權觀察組織察覺衣索匹亞政府在未經合理協議下,正進行強制遷村,居民「若沒百分百支持,就會吃一頓棍子、被騷擾或逮捕。」
吉貝三號水庫是衣索匹亞國家級經濟起飛計畫的一環,正24小時趕 工,預計夏季注水,9月起發電。官方網站裡,點名抨擊各國際組織:「現在,不是讓那些自稱生態學家什麼鬼的人蓄意威脅的時候,不必聽那些錯誤且無稽的指控。」
非洲資源工作團隊憂心,水庫完工後,水資源匱乏的部落恐怕陷入爭戰:「不論敵友,都面臨相同命運 ──存活,或毀滅?所有證據指向後者。」
反美濃水庫20年
初春高屏溪,沿溪源頭上溯,可達美濃溪上游雙溪一帶黃蝶翠谷。許多孩童在溪裡玩水,拿著漁網撈呀撈。繼續上行,雙美橋跨越乾涸溪床,僅能看見些微水流。蝴蝶飛舞,田裡有蛇。這裡是清朝客家六堆拓墾的北界,日治時期,山谷裡種植大量的鐵刀木,意外引來一群黃蝶,造就黃蝶翠谷美名。
戴斗笠的阿伯揹著編籃、拄著樹枝,說,前面就是家了,有種芒果、龍眼、荔枝,「這裡沒什麼水,都要擔水上去。」每年6月梅雨季較有水,可撐到7、8月,之後就看運氣了。他是少數還在這裡種田的農人。從雙美橋往深山走, 左手是溪谷,右手是成片荒廢田園。
1990年代,黃蝶翠谷地價突然飆漲,美濃居民口耳相傳有財團來屯地,紛紛轉手賣出。直到人們漸漸得知國家要在這裡建水庫。作家鍾鐵鈞回憶:「大家搶著種『番酸』(芒果),準備賺政府的補償金。密密種,1公尺種一棵,才領得多。」
最新發展:
-
【影音】親民黨立委周陳秀霞:高雄人反對建美濃水庫,那就別喝水! 5年前
-
英文六字故事百日挑戰Day 10:第三世界的前兩個世界發生了什麼事? 7年前
-
英文六字故事百日挑戰Day 10:第三世界的前兩個世界發生了什麼事? 7年前
-
蓋水庫救旱災?美濃居民北上陳情 籲發展「多元取水」 7年前
-
高雄陷缺水危機 美濃水庫案將重啟評估 7年前
-
愛國不該是天經地義:如果你生在史瓦濟蘭、烏克蘭,而不是宜蘭,你還會愛台灣嗎? 7年前
-
【未來大人物】國際新聞關你什麼事?廖芸婕:即便我寫的是國外議題,但其實都是在影射台灣 7年前
-
水庫專題連載(五)國家蓋水庫的兩難:一端是經濟,一端是文化,真的能切割? 7年前
-
水庫專題連載(三):衣索匹亞、美濃水庫承載的夢想,或夢碎? 8年前
-
水庫專題連載(二):衣索匹亞政府強硬蓋水庫,當地居民被拷打、噤聲 8年前
Tags:
新創Onramp Lab再下一城!看新產品ContactLoop聊天機器人,如何助金融業客戶業績提升2倍?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談起Onramp Lab這個新創團隊或許有些陌生,但自2015年成立以來,憑藉著技術本位的實力與內部夥伴並肩合作,成功擄獲了金融、媒體、娛樂甚至是食品等不同產業,令人更好奇 Onramp Lab 究竟有何看家本領,又將拿出什麼秘密武器來滿足市場與客戶的需求?
談起Onramp Lab這個新創團隊或許有些陌生,但自2015年成立以來,憑藉著技術本位的實力與內部夥伴並肩合作,成功擄獲了金融、媒體、娛樂甚至是食品等不同產業,令人更好奇 Onramp Lab究竟有何看家本領,又將拿出什麼秘密武器來滿足市場與客戶的需求?
攤開Onramp Lab目前的解決方案版圖,Onramp Lab執行長吳鎮雄分析,目前團隊除了有以提供金融諮詢的搜尋引擎優化FinanceJar外,還有能提供從買廣告、刊登廣告等媒體採購一條龍服務的ThreeSigmaMedia,「但我們在協助企業過程中發現聯繫消費者的最後一哩路出現了斷層,」無論企業投入多少的廣告資源,若無法在黃金時間與消費者接上線,就容易錯過了可能創造產值的機會,甚至在錯誤的時間聯繫、也會影響品牌好感度。
吳鎮雄表示根據Onramp Lab內部的統計,當企業投放廣告找到消費者後,即時(realtime)聯繫與20分鐘後以及隔天聯繫所能創造的成交結果,將相差4倍到10倍之多,且消費者對與品牌的關注度與專注力也隨著時間雪崩式遞減,這讓Onramp Lab團隊試圖去思考,如何能近一步協助手中的企業客戶有效解決此一問題,因此催生出了Onramp Lab第三個解決方案:ContactLoop AI聊天機器人。
導入ContactLoop,為企業創造營收又省時省力

試想當你去參加一場聯誼獲得到心儀對象的聯繫方式時,你會怎麼做?「聯誼結束到約出來碰面,肯定會醞釀一段時間啊!」吳鎮雄笑著說。
同理,當企業透過廣告投放獲得一份潛在客戶名單,他們究竟是真的對產品有興趣,還是不小心誤按?過去企業只能照著這份名單逐一聯繫,拒絕、碰壁甚至是未果都是常態,但對於企業而言大量的人力與時間投入都是成本。如今,企業能透過Onramp Lab團隊打造的聊天機器人ContactLoop,透過AI與潛在客戶初步互動,再篩選出更精準的清單進行溝通,讓完成最後一哩交易的路變得更有效率。
吳鎮雄表示,這項服務在美國上線半年多來,就成功為金融產業企業客戶節省至少3成的客服人力,同時靠著更精準的消費者名單,衝出2倍業績成長的表現。「團隊花了大量時間了解客戶的使用場景,」如何與消費者打招呼、應該要準備哪些回應內容、避免開放式的問題不易聚焦等,當消費者被廣告吸引的那一刻起,ContactLoop就能即時的與他們聯繫,透過如同真人般一問一答的簡訊對話流程,篩選出真正含金量高的潛在消費者,協助企業最後能「一竿進洞」。
或許有所不知,由吳鎮雄領軍的Onramp Lab團隊,旗下產品皆是由在台灣的開發團隊一同協助打造,且團隊的平均年齡僅30歲,同時具備著強大的行銷DNA與產業知識背景,甚至對於銷售場景也多有著墨,相較於強調「技術」的聊天機器人,ContactLoop的產品設計上能更佳直覺與人性化,來自台灣的產品也更能解決各個市場的企業痛點。
Onramp Lab產品技術總監竇友志表示,ContactLoop不僅提供一站式服務,探索客戶需求,更隨時調整聊天機器人的參數與訓練其語言辨識模型,確保企業在使過程中能準確掌握消費者需求,更能針對問題進行AB測試、找出最佳的起手式或應答。針對美國市場區域碼眾多的特殊性,ContactLoop也能在後台依據消費者的所在地進行分類,避免用非其所在的區域碼電話聯繫,「就好像你在台北接到陌生區碼的電話也可能拒接是一樣的概念,」竇友志説。

摩拳擦掌台灣市場,瞄準保險、電商產業
如今,ContactLoop這項全新服務在美國已成功打下第一仗,「很期待接下來能帶進台灣市場,」吳鎮雄説。從他的觀察發現,諸如保險、電商、醫美這類型在台灣市場蓬勃發展,卻仍需要耗費大量人力與廣告成本進行陌生開發消費者的模式,或是高電價且資訊量大的電商零售,都是ContactLoop AI聊天機器人可以協助轉型的產業。

吳鎮雄認為Onramp Lab團隊能給予企業客戶的不只是ContactLoop而已,從協助企業找出精準消費者名單開始,整合ThreeSigmaMedia、FinanceJar等不同解決方案,以一站式的角色給予企業更完整的服務,他相信Onramp Lab能與企業客戶一同創造更好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