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悅遊客的假歐洲:靠旅遊業吃飯的澳門,不幸變成了「奇觀之城」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澳門,人口只有六十多萬,旅客每年卻有三千多萬。
文:李展鵬
取悅遊客的假歐洲
我曾經作出這樣的比喻:旅客跟一個地方的關係是一夜情,居民跟一個城市的關係卻是長期伴侶。一夜歡好之後,旅客不會太關心某個旅遊勝地後來變成怎樣,但居民卻必須跟這地方長年朝夕共對。於是,問題就來了──如果一個地方只顧討好旅客,種種設施與規劃都是為「一夜情」而設,那麼,居民情何以堪?
今天,旅遊業是生金蛋的雞,旅遊資源常常被不加節制地利用,城市景觀就首當其衝大受影響。觀光業的核心就是「觀」,那從來是「視覺先行」的玩意;所謂的景點,必須要有叫人馬上舉機拍照的吸引力。尤其在網路時代,拍照不只證明到此一遊,更要上傳至網上供一眾親友按讚。於是,景點就更要有視覺效果,甚至最好是某種奇觀。
靠旅遊業吃飯的澳門,就不幸地變成了「奇觀之城」。以往,旅客從香港坐船到達澳門,最先見到的是松山頂上的燈塔,塔頂晚上還會射放出溫柔亮光。多少年來,那是陪伴澳門人成長的地標。雖然今天是旅遊勝地,但這燈塔本來並非景點,而是在航海時代有實用價值,負載一段澳門歷史。然而從二○○六年起,港澳碼頭旁建成了新景點漁人碼頭,經海路到澳門半島的旅客首先見到的換成一座形狀怪異的假火山,還有一些仿歐洲建築。至於有百年多歷史的燈塔,不敵假火山等新景點,突然黯淡無光。
這座假火山是澳門城市景觀劇變的一個轉捩點,此後,澳門原有的南歐風貌、閒適步調、小城風光被掠奪式的旅遊業重擊,然後有了比假火山更怪模怪樣的賭場,有了世遺景觀被破壞、自然景觀受威脅等連串事件。澳門城市景觀的劇變直接地說明了旅遊業帶來的影響:為了吸引自由行旅客,不少新建設走浮誇、華麗、古怪路線。這些建築不必好看,它們的目的只是要令旅客叫出嘩嘩聲,然後舉機拍照即可。畢竟,旅客逗留澳門的平均時間不足兩天,無論喜歡與否,他們很快離去,剩下澳門人每天跟這些為旅客而設的景觀共處。
幾年前,漁人碼頭改建,拆了假火山,建成了布拉格主題酒店。這新酒店有兩重意義:首先,今日不少大陸遊客已有能力遊歐洲看真古蹟,究竟這種以二十年前深圳主題樂園「世界之窗」的水準所粗製濫造的假歐洲,要吸引什麼檔次的遊客?這些遊客又會如何殘酷地改變澳門?另外,吊詭的是,澳門本來就歐式古蹟處處,但為何從威尼斯人賭場、布拉格酒店到巴黎人酒店,近年一直建造仿歐洲的新建築?
這就是今天澳門的困局:對某個檔次的旅客來說,如假不換但賣相比較平實的真歐洲古蹟的吸引力,不如仿歐洲的豪華賭場酒店。於是,過去幾年,真古蹟在城市發展的巨輪下備受威脅,如望廈兵營、高園街公務員宿舍及下環街均益炮竹廠陸續被清拆,但同時,假歐洲建築卻是建了一幢又一幢。對澳門人而言,真正代表本土文化的,跟居民建立了感情的建築,卻肯定是前者而非後者。
旅遊城市的命運,其實是被觀看──那就像荷蘭阿姆斯特丹的紅燈區中,站在「金魚缸」裡被路人觀看的性工作者,她們化的妝、穿的衣服,自然不是個人喜好,而是為吸引嫖客。同理,一個旅遊城市總想滿足旅客,卻往往忘了自己──即是本地居民的需要與感受。尤其在澳門,人口只有六十多萬,旅客每年卻有三千多萬。可想而知,在驚人的經濟利益下,本地人是可以輕易地被忽略的。
今天,當旅遊業幾乎等同於賺快錢,澳門絕非個別例子。前年我遊泰國華欣就非常錯愕,當我準備享受陽光海灘,卻在那裡發現希臘小屋與威尼斯運河!華欣是以往泰國皇室度假的地方,距離曼谷不遠,以海灘聞名,遊客眾多。近幾年,華欣建了林林總總的新景點:例如一個仿照威尼斯建的購物中心小威尼斯、一個仿照希臘小島建的主題樂園、一個仿照泰國舊貌而建的主題式商場,還有好幾個大型outlet,充斥各種奇觀。
華欣是個可愛的地方。長長的海灘有寧靜舒適,熱鬧的夜市有草根活力。華欣也有古蹟,皇室行宮「愛與希望之宮」清幽美麗,古老的火車站甚有風味,而且到現在仍然運作。作為度假勝地,華欣其實已有足夠魅力。但這有自然資源與文化古蹟的地方,卻要猛建新景點,以小威尼斯、希臘主題樂園與大型outlet吸引遊客。
跟澳門一樣,華欣反映了旅遊業的發展邏輯就是奇觀越多越好。一個地方的景點多,即是代表它越好玩,旅遊價值越高。現在的旅遊書每一兩年就更新,市場對新景點頗為饑渴,以旅遊業為經濟支柱的地方更不能沒有新建設。再加上現在旅客重遊一個地方的機率大增,例如不少港澳人去泰國、日本及台灣等地旅行的次數頻繁,作為旅遊勝地更需要有新元素。以往,景點多是固有的人文景物或自然風光,如故宮或黃果樹瀑布,不是為了旅客而設;今天,奇觀式景點的推陳出新成了旅遊業新趨勢,不管這些新景點是否從天而降,是否跟當地文化全無關係。
研究城市空間的英國學者John Urry寫過一本《觀光客的凝視》,他討論到城市景觀與文化如何因為遊客對奇觀的渴望被改變,與本地人漸行漸遠;旅遊城市會漸漸為了被旅客「凝視」而妝點自己、改變自己、發展自己。的確,在這個臉書時代,凝視再拍照再「呃like」(即「騙讚」)是旅行的不二法門。
於是,把城市的品味與景觀拱手讓給旅客是第一步,再來,整個地方的發展權都會交給旅遊業,例如把住宅區發展成景點,把市民休憩區發展成旅遊購物區等等。如是,本來有數百年中西交流歷史的澳門,其深厚文化就被一種速食的、講求視覺刺激的觀光業所威脅。面對這潮流,施政思維自是要調整,不能為了經濟收益不顧居民權益,而更深一層的問題是:我們如何反思廿一世紀這觀光業的洪流?貌似不帶來工業污染的觀光業,又是否真的如此潔白無瑕?
企業如何打造現代開發技術?馬上報名「AWS 現代開發技術嘉年華」,開創現代化開發佈局思維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AWS 於 2023 年 6 月 30 日 (五)在華南銀行國際會議中心舉辦「AWS 現代開發技術嘉年華」,活動將從全球現代化開發趨勢談起,再到無伺服器與容器應用戰略、服務進階介紹,以及開發最佳實踐等多方面實用教戰守則,讓企業 IT 決策者、業務創新決策者及開發者掌握全面佈局思維。
隨著科技的迅速更新與發展,企業市場充滿了各種可能,也意味著更多的不確定性,這也使得企業組織越來越重視在商業模式上的創新、使用者體驗與滿意度回饋、營運效率提升和成本的優化等。 AWS 向來致力於提供創新、快速、敏捷的解決方案,為企業組織帶來更多的競爭優勢,例如無伺服器( Serverless )及容器技術,就是幫助企業大幅提升敏捷性、降低運營及管理壓力,讓企業可以聚焦自身業務,在實現創新同時也能具備降低管理成本等彈性優勢。
2023 年 6 月 30 日 (五), AWS 將於華南銀行國際會議中心舉辦「 AWS 現代開發技術嘉年華」,活動將從全球現代化開發趨勢談起,再到無伺服器與容器應用戰略、服務進階介紹,以及開發最佳實踐等多方面實用教戰守則,讓企業 IT 決策者、業務創新決策者及開發者掌握全面佈局思維。
活動內容亮點搶先看
當天活動除了許多實際案例分享,更會根據不同主題需求做分場議程,包含產業進階應用場景、無伺服器與容器開發指南、企業現代化遷移。
活動邀請到的講者也都是重量級嘉賓,在產業進階應用的主題裡,樂居的 CTO John Tsai 會跟大家分享樂居如何設計驅動資料設計架構,而在 Track 2 無伺服器與容器開發指南中,則由FunNow 的 Backend Lead Charlie Hsieh 分享 FunNow 如何透過無伺服器現代化架構,讓企業出海走向國際時,發揮關鍵技術應用實力;最後,在 Track 3 企業現代化遷移的主題中,邀請到補教業雲端教學平台 Soarogo 分享如何從單體式現代化到負載百萬流量無伺服器SaaS架構,巨量的資料如何進行遷移?
除此之外,這場免費活動還能讓你:
- 與 AWS 現代開發技術專家面對面交流,獲得實用的技巧和建議。
- 參與多場精彩的技術演講和實戰工作坊,探索無伺服器和容器應用的最佳實踐和案例分享。
- 與來自不同領域和背景的開發者交流,擴展人脈和視野。
有出席有機會!三重好禮免費送

#早鳥禮 : AWS 遮風擋雨自動傘
早鳥報名並出席活動,當天前 100 名至現場報到者即可獲得 AWS 遮風擋雨自動傘 (數量有限,贈完為止)
#問卷禮 : AWS 品牌手提袋
現場參與活動並填寫會後問卷即可獲得 AWS 品牌手提袋 (圖片僅供參考,以實物為準 ; 數量有限,贈完為止)
#現場深度參與禮:AWS 精品咖啡
現場參與並投遞名片乙張及拍照打卡,即可獲得現煮咖啡乙杯 (每人限得一杯,贈送指示以現場公告為準;數量有限,贈完為止)
AWS 現代開發技術嘉年華 活動資訊
活動時間:2023 年 6 月 30 日 | 10:00 AM - 3:15 PM
活動地點:華南銀行國際會議中心 (台北市信義區松仁路 123 號)
立即報名 : 點此填寫資料後即可完成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