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香梅是何許人?中央社第一個女記者、22歲嫁飛虎將軍,她又如何成為美中台的「密使」

陳香梅是何許人?中央社第一個女記者、22歲嫁飛虎將軍,她又如何成為美中台的「密使」
1988年8月4日,美國總統雷根在華盛頓特區白宮內閣召開涉及國防問題的小組。左起是前國防部官員Richard Perle、前參議員John Tower、 Edward Teller博士,以及陳香梅|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紐時文章回顧陳香梅生平,提及她精通中國方言和英語,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成為中央通訊社記者,在昆明遇見陳納德。相差30多歲的兩人1947年在上海結婚,育有2女。

(中央社)
「弓背霞明劍照霜,秋風走馬出咸陽,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擬回首望故鄉。」這是中央社第一位女記者、美國飛虎將軍陳納德(Claire Chennault)遺孀回憶她的中央社記者生涯時,用來破題的七言絕句。用「一個時代的結束」來形容這位傳奇人物的辭世,或許聽來老套,卻是不折不扣的事實。

陳香梅日前逝世,享壽94歲。紐約時報指她曾是華府能見度最高的平民之一,有著鮮明反共色彩,並在丈夫死後踏入外交圈,扮演密使穿梭亞洲多國。陳香梅3月30日在華府寓所逝世,女兒陳美麗表示,陳香梅死因是去年12月中風引起的併發症。

陳香梅,1925年6月23日生於北京。家境優渥的她,青春時期是在烽火中成長,第一份工作就是中央社記者,這個工作影響了她的一生。她在「中央社人的故事」一書中親筆為文回顧了這段過往,文章開頭就是李商隱的這首「少年行」,一定程度反映著她的鄉情與惆悵。

「我於1944年,中國對日抗戰第7年,也是抗戰結束前一年在昆明加入中央通訊社,是中央社第一位女記者。我是抗戰時期的流亡學生,在嶺南大學唸的是文學系,在真光中學和嶺南大學期間一直負責校刊的編輯工作,流亡到雲南的昆明後,由朋友介紹考入中央社,是我離開學校後第一份工作。

當時中央社不任用女記者,錄用我算是破例,也可以說是開戒了。首先我被安排在編輯部工作,我的任務是在晚上把所有來稿一一閱讀後,除了修改外再加標題,因為在中學和大學有了做編輯的經驗,所以對這項工作可以說是駕輕就熟,順手拈來,雖然工作到午夜才截稿,但不以為苦。

我做晚間編輯不久就被升調到採訪部,因為我會講和寫英語,順理成章被派到外事組,多半採訪美軍在華的任務和中美空軍共同抗日、保衛大後方的領空等消息,我也經常去參加美軍第14航空隊在昆明巫家壩基地的新聞發布會,並有機會寫了兩篇美國空軍領袖飛虎隊領導人陳納德中將的專訪。那時陳納德真是個風雲人物,我對他協助苦難的中國有無限的敬仰。」

相識頭兩年,陳香梅與陳納德並不特別熟稔。直到1945年抗戰結束前的夏天,陳納德與美國國務院意見相左,決定辭職返國,昆明當地為他舉辦歡送會,大家圍著他依依送別,陳香梅準備離去時,陳納德走向她說:「你不和我握手就準備離開了嗎?」那刻,兩人似乎才察覺彼此的情意。

後來,在陳納德積極追求下,陳香梅答應了他的求婚,但是父親並不贊成,畢竟兩人年齡相差懸殊。拗不過女兒的決心,父親最後還是同意了他們的婚事。1947年12月,他們在上海虹橋舉行了簡單的婚禮。當時22歲的陳香梅說:「我們像在沙漠中發現了綠洲,我們尋找到了真正的自己,也找到了永恆不滅的深情。」她直言「中央社該說是我們的紅娘」。

因為嫁給陳納德,陳香梅的人生大大轉變。他們夫婦與當時的總統蔣介石、蔣夫人宋美齡關係友好,她與陳納德育有兩個女兒陳美華、陳美麗,名字還是宋美齡取的。

陳香梅與陳納德感情很好,她把兩人相戀、婚姻故事寫成自傳小說「一千個春天」(A Thousand Spring,曾譯為中、日、韓等多種語文出版),入選紐約時報年度十大暢銷書排行榜。兩人結縭10年,為什麼是一千個春天?陳香梅形容他們夫婦「聚少離多,每期小敘,就如驚鴻一掠」,換算下來,夫婦真正相聚時日不過一千天,但是對她來說,與陳納德相聚的每一天,都是和煦的春天。

1958年,陳納德因肺癌辭世,享壽64歲,這時陳香梅才33歲。

雅言文化出版公司創辦人顏擇雅也在臉書分享,「陳香梅對我來說的最大意義不是中美外交,不是她誇張的臉妝,不是終結越戰的巴黎和談秘辛,而是她的回憶錄啟發這首美好的情歌。陳香梅一開始是陳納德的婚外情,扶正後婚姻維持11年即守寡。梁弘志真是天才,蔡琴與李建復兩人歌聲也搭配超美。」

陳納德1958年死於肺癌,享壽67歲。陳香梅之後移居華府,加入共和黨,成為華府社交圈風雲人物。

《BBC中文網》報導,對於在美國最初的時光,陳香梅曾在給蔣經國夫人蔣方良的一封信中說,「我初來美國時年紀輕,我的丈夫雖然愛我,但他是美國人,無論如何無法了解一個中國少女異鄉異客的心情,雖然我曾隨著陳納德將軍領略了很多民眾對英雄的崇拜與喝彩,但我總覺得自己只是一個影子,陽光西落時,影子也不知飄落何處。」

陳香梅不甘於做「影子」,她開始在美國政壇嶄露頭角。1963年,陳香梅初涉政壇,接受時任總統甘迺迪委任,成為第一位進入白宮工作的華人,此後,先後被八位總統委以重任,為尼克森、雷根等政府工作。1989年,在老布希政府,她再次擔任總統核心顧問職位。

陳香梅成為了華盛頓政治圈最有影響力的華人女性。當時有外界評論稱,她在冷戰的特殊時期,成為中美溝通的「掮客」,只擔任有職無薪的顧問角色。

1981年,陳香梅回到出生地北京,但是以美國總統雷根特使的身份出訪,那是陳香梅闊別33年後首次回到中國。時任中國領導人鄧小平與代表團會面,將陳香梅放到接待主座,並說「陳香梅坐第一,參議員史蒂芬先生坐第二,因為參議員在美國有100個,而陳香梅嘛,不要說美國,就是全世界也只有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