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竟然相信中國的農場文,我都不知道要怎麼教小孩了

竟然相信中國的農場文,我都不知道要怎麼教小孩了
Photo Credit: BuzzFarmers CC BY SA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外國的月亮真的沒有比較圓,不要再相信那些來路不明、且內容問題一堆的網路農場文章。被有心人士騙歸一碼事,真心相信了錯誤扭曲的訊息,小孩可能還會愈教愈糟。

最近,林家(狄鶯本名姓林)/孫家的新聞舖天蓋地,許多人都在討論到底他們管教小孩方面出了什麼問題。此時出現很多鍵盤教養專家,也出現很多網路瘋傳的文章。

自己成為家長之後,看到像是「國外月亮一定比較圓」的教養文章就覺得忍受度超低,過去也寫過針對專欄作家寫的奇怪教養文章的回應。而在這次孫先生(他已經成年了不是小朋友了)被捕之後,網路上出現一篇瘋傳文章,在不同的版面上被數千人分享,一堆人說看了超感動、真是明理,然後說一定要分享。其實,內容問題一大堆啊!

這篇超過3000分享數的文章,主要內容叫做〈孩子,外面世界絕不會輕易原諒你!〉,其實是抄自中國的農場文,在網路上已流傳多年。然後,像中時這樣的主流媒體也抄去當新聞了。內容講了四五個小故事,主旨是在說:「如果一個孩子沒有被自己的爹媽管教,那他被社會修理的時候會付出怎樣的代價?」細究其中,每一個故事背後都有莫名其妙的地方。我認為,像教育小孩這種百年大計的事情,參考內容卻是這種抄來抄去且內容問題很大的文章,教出來的小孩沒有問題才怪!

瘋傳文章的故事,通常內容不合邏輯且問題一堆

首先來看前言部份:「兩名高中男生圍毆老師,還對著鏡頭嘶吼:『我是學生,你們能把我怎樣?』,這就是被《未成年人保護法》餵得無知無畏的學校學生」。首先,《未成年人保護法》是中國的法律,這篇文章就是抄中國的網路文章然後把地點換成台灣而已,雖然在台灣高等學府對抄襲的認定很寬,但這畢竟不是研討會,農場這樣抄襲,我們要怎麼教小孩?

進入內文,故事一的部份是在講某位從小就慣性遲到的年輕人,「第一天上班遲到五分鐘,於是直接被解僱了」。其實有一種法律叫做勞基法,就算國外沒有勞基法,肯定也有相關的規範,不會讓老闆這樣子隨隨便便解雇員工。當然如果真的有餐廳老闆為了教訓年輕人遲到五分鐘而願意付資遣費、忍受幾天沒有工讀生,還要願意多花時間去聘新的人,我們也只能尊重這樣的作法。我認為,如果真的有人因為遲到五分鐘就被解雇,這種毫無彈性的神經質老闆還是不要為他服務比較好。

在故事二講到「男朋友到女友的寄宿家庭約會,結果被以私闖民宅案抓起來」,這從法律上來看根本也是不通,如果女友在家,也同意男友進入,那在法律上就沒有私闖問題,不管是寄宿家庭或個人租屋都一樣,那個空間是屬於租屋者的,即便違反屋主的規定,也不會是由警察以私闖民宅來處理。而且作者都說了那是一場「浪漫的約會」,那就不會是違反女友意願而硬闖吧!

那篇文章下的結論是:

校園裡的溫和與包容,讓我們已經習慣了肆無忌憚地侵犯別人的領地
校園裡的溫和與包容,讓我們已經習慣了肆無忌憚地侵犯別人的領地
可以把同桌的課本藏起來,
可以在別人的背後畫烏龜。
但外面世界的秩序和文化卻各不相同,所以,這次你不是被警告,是你被捕了!

拜託,國外學校的塗鴉和校園霸凌都超嚴重的好嗎!而且也不是國外的家長們教養就一定很好,沒禮貌和不會教小孩的家長到處都有,這就是標準的井底之蛙教養觀念。許多人整天罵台灣人沒有國際觀,結果「大人們」卻寫或分享這類「外國月亮比較圓」的文章,實在是很不好的示範。

故事三本身其實沒什麼問題,簡單來說就是「細漢偷挽瓠,大漢偷牽牛」,小時候的壞習慣沒有改正,長大後會去犯罪,然而和上面說的一樣,這不是只有台灣人有的問題。故事四則是說有人到加拿大旅行,開車時亂丟垃圾結果害後面的人車禍死亡,最後「被害家屬請人『私刑處理』,目前已經不在人世」。這我都不知道該怎麼吐嘈了,難道這是在說加拿大是野蠻國家,人民會用私刑處理事情嗎?而且也不禁讓人好奇是亂丟什麼垃圾能害人死掉,如果新聞連結丟不出來,能掰出這麼誇張的故事,也真是很令人傻眼。

內容農場教養文章的幾大共通點

綜合來說,這篇文章其實想要表達的就是:父母一定要好好管教小孩,不然長大後小孩的行為會很糟,這件事正確與否另可討論,但類似的來路不明文章,卻都會有幾個共同的問題。

首先,這樣的文章在論述過程中,拿來論證的案例常常都是東拼西湊而來的(甚至是抄來路不明的農場文),前後其實沒什麼邏輯的連貫性,而且那些誇張、與現實完全不符的案例也沒辦法告訴讀者,「管教」這兩個字應該代表的意義,小孩是要怎麼「管教」。再者,這類文章大多由故事組成,但案例來源都是「我朋友」,「我認識的人」之類的,有時候還會發現作者朋友的故事跟別的網路文章一模一樣(例如,先前某旅遊作家寫說外國小孩都很乖,父母帶小孩上飛機還會先發糖果給乘客致意之類的,其實就被發現是直接抄國外新聞當自己朋友)。

最重要的是,這些作者的「朋友」可能有台灣人、外國人,而裡面的外國人一定都好棒棒,台灣人一定都是很弱很笨很壞的那一方;外國法律一定都是對的,外國人的行為一定都是對的,壞的行為只會出現在台灣,對外國的想像,根本就像是幻想。要討論怎麼教養小孩當然可以,要去談論他山之石當然也是可以,但不應該一直貶低台灣人自己。

外國的月亮真的沒有比較圓,不需要一直去引一些奇怪又沒有根據的案例。

所以「管教」,到底是什麼意思

最後還是來談談我自己對這個議題的看法,畢竟教養的議題非常重要,總不能只是否定別人,而不提出自己的看法。

其實,我並不太喜歡那種上對下「管教」這樣的說法。很多人總是用一種上對下的方式對待孩子,除了會用權力關係去壓制,用懲罰和威嚇的方式去管教,其他大概都不會。例如前些日子很紅的案例,就是再小孩不收玩具的時候把玩具丟掉撕掉,或者講說房間和所有東西都是我買的所以你非得聽我的不可,這些文章都被網路瘋傳,但這類「管教」其實說穿了都只是以大壓小而已,對於建立正向的行為準則並沒有幫助。

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尊重每一個孩子,也要教孩子去尊重他人。這個道理很簡單,但是很不容易做到,畢竟要跟孩子溝通真的又花時間又累,但早就已經有專家指出「正向管教」(positive discipline)的重要性,這樣子「愛的管教」內容包捨:使用和善(尊重)但堅定的態度、讓孩子感覺自己是重要的、運用長期有效的技巧(而非只是短期的懲罰)引導孩子認識行為及後果、發展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孩子的自我價值感等等。

仔細檢視這些規則,你會發現建立關係其實比建立規則還要重要,當父母是一門大學問。

最後還是不免感嘆一下,我們已經浪費這麼多社會資源去挖狄鶯一家人的新聞,這事件可以炒這麼大,應該也可以說是社會上的許多環節「教養失敗」的例證。如果要用一句話小結,我會認為,要討論教養小孩,要教孩子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之前,先從父母自己學會識讀那些來路不明的農場文章開始,或許還比較實際。

Spain Financial Crisis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