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設計理念看「建築女爵」Zaha Hadid作品

從設計理念看「建築女爵」Zaha Hadid作品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建築女爵士」札哈.哈蒂(Zaha Hadid)是第一位獲得普立茲克建築獎的女性,她的建築很有未來感,有些看起來就像是電影中的場景。

文:mee

普立茲克建築獎第一位獲獎女性建築師、被英國女王封為「建築女爵士」的札哈.哈蒂(Zaha Hadid),只要看過她設計的建築,那不可思議的曲線、流動、穿透,一定會留下深刻的印象。她的建築很有未來感,有些看起來就像是電影中的場景,讓人心生疑問:為什麼她要那樣設計呢?

要理解哈蒂的創作,從作品上感受最直接,我們精選了幾件代表性的建築,來看看她的設計理念:

多明尼翁辦公大樓,俄羅斯,莫斯科,2012-2015(與派屈克.舒馬赫合作)

這棟大樓位於莫斯科的主要工業區和住宅區,設計時運用一連串的垂直層板在每一層做成偏移,中庭貫穿所有樓層,將自然光帶入建築中央。

RTX3DP2R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每一層樓的走廊朝中庭突伸,並用一連串的交互連結的樓梯穿越中央空間,讓中庭成為眾多樓層的共享空間,有助於大樓內部不同公司的員工交流互動。

30e03f527ef21b210b1b94d5ea4198f1
Photo Credit: 《札哈.哈蒂作品全集1976-2016》,原點出版

凌空SOHO,中國,上海,2010-2014(與派屈克.舒馬赫合作)

位於虹橋商業區內。設計概念基於簡單的四個平行樓板,設計中提出8.4公尺格子和大約18公尺建築深度的簡單模矩系統,帶來了便利性和靈活性。

這棟建築創造了親密的內院,內院由由樓板分岔而來的橋樑所圍繞。可以充分體驗穿透與流動感的室內與室外空間。

df80b243568bfa653b0ed64ead044375
Photo Credit: 《札哈.哈蒂作品全集1976-2016》,原點出版

瑪姬第五癌症中心,英國,科卡迪,2001-2006

叢書上的描述可以看到哈蒂在創作時多麼重視周遭環境,這棟房子位於豐富的森林地景,與人造的停車場及醫院之間,建築師意圖在這兩端之間創造一個過渡區。

屋頂的大懸挑將建築物往下延伸到地面,混凝土基座則將中心往外帶,與周圍的地景區連成一氣。

462e09690a6a05111a5af8dab096c5f8
Photo Credit: 《札哈.哈蒂作品全集1976-2016》,原點出版

麗敦住宅群,新加坡,2007-2014(與派屈克.舒馬赫合作)

這個開發案包括七座住宅大樓、十二棟半獨立別墅,以及整體的景觀和休閒設施。大樓收成一連串高低交疊的指狀長條,將建築紋理與天空接融起來。

交通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何震寰解釋,哈蒂可以在不同類型基地上都可以促成流動的狀態。像是這個案子,建商對建築物的容量要求很高,但基地卻很小,哈蒂就以扭轉創造出向上的流動感。

bc52b544548c13529137de03e8b38938
Photo Credit: 《札哈.哈蒂作品全集1976-2016》,原點出版

ICONE包,路易・威登,2006(與派屈克.舒馬赫合作)

路易・威登的經典水桶包,在哈蒂的手下變成了一個「通用容器」。這個袋子可以是肩揹手拿包、晚宴包,也是水桶包,讓揹包包變成是一種遊戲互動,同時具備多種功能。

545055f53917c5257605f3d5726ef070
Photo Credit: 《札哈.哈蒂作品全集1976-2016》,原點出版

本文經書傳媒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游家權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