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場國會聽證會考驗——Zuckerberg打了漂亮一仗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Zuckerberg首場聽證會重點:與俄羅斯網絡大軍的角力、Facebook不抗拒合理監管、收費版FB值得考慮。
「Zuckerberg先生,你願意告訴大家昨晚你入住哪家酒店嗎?又或者你這星期跟誰在通短訊?」美國民主黨參議員Richard J. Durbin說。
「我想不好在這裡公開說吧。」Zuckerberg應道。
「我想這大概就是問題所在。你的私隱權,你的權限。你藉著把世界各地的人聯繫起來這口號,暴露了多少美國人的私隱。」
Facebook創辦人Mark Zuckerberg出席美國國會聽證會,接受議員馬拉松式的尖銳提問。議員質疑Facebook不能好好自我監管,威脅要制定私隱及其他法規來管Facebook。穿上西裝,打上藍領帶的Zuckerberg坐得挺直(坐位放了加厚坐墊),態度慎重誠懇地回答著,明顯有備而來。一個多星期以來,表現不濟的Facebook股價,就在這刀光劍影的一問一答間一度升5%,收市升幅仍有4.5%,意味華爾街非常滿意這倘Zuckerberg交出來的成績。以下是會議的一些重點。
Stop infantilizing Mark Zuckerberg! Also, here’s his booster seat. (Photographs by Evy Mages.) pic.twitter.com/MeKwDZwIEF
— Andrew Beaujon (@abeaujon) 2018年4月10日
與俄羅斯勢力的角力
「有些俄羅斯人的工作就是專門利用我們(Facebook)的系統。這簡直是一場軍備競賽。」Zuckerberg承認,在2016年的美國總統大選,Facebook未能及時發現及阻止俄羅斯勢力操弄假新聞和選民的情緒。他重申那是事業上「最大憾事之一」。
Zuckerberg說,公司現在已採用新的人工智能技術,在包括法國、意大利等多個市場,監察俄羅斯或其他刻意左右選情的勢力,但他承認,只要一日有俄羅斯網絡大軍存在,這場鬥爭都不會完結,世上任何一個選舉,都有可能受到干預。
Zuckerberg說,就在此時此刻,公司頭號關注的是今年內世界各地的多場選舉,並準備了一系列措施應對,包括以最新的人工智能科技挑出假新聞,聘用超過2萬人專責網絡安全、審查每一個政治/時事廣告。

Facebook的道歉史
共和黨參議員John Thune提出,Facebook成立14年來,不斷道歉,為什麼這次大家要信Facebook能改過?Zuckerberg再度認錯,又重提在哈佛大學的宿舍內起家的歷史:「這些年來,公司確是犯了多次過失。然而,一家在大學宿舍搞出來的公司,去到現在的規模,我相信是不可能不犯一些過失的。」

Facebook是壟斷嗎?要接受監管嗎?
共和黨參議員Lindsey Graham質問Zuckerberg Facecbook是否壟斷市場。
Zuckerberg:「對我來說當然不是。」
被問到是否接受監管,他說:「我沒有說過不應該監管。」
那Facebook會願意受監管嗎?
「如果是適當的監管,我們接受。」
會跟國會合作一起制定監條例嗎?
「一定。」
免費版Facebook長存,收費版值得考慮
未知是否受了蘋果公司CEO Tim Cook(庫克)的啟發,有議員質疑Facebook的商業模式是否意味它注定不會好好保護用動資料。甚至有人問,Facebook會否考慮設立一個收費但沒有廣告的版本。Zuckerberg的回應是,免費版Facebook不會消失,而收費版是一個值得考慮的模式。
Zuckerberg的愈戰愈勇
在Facebook過去多次犯錯史,Zuckerberg都選擇在自己平台上交代,且多是單向的自說自話,鮮有回應傳媒問題,更遑論出席國會聽證會。為了準備這次聽證會,Facebook僱用了公關團隊特訓Zuckerberg,很明顯,這番努力沒有白費。Zuckerberg由一開始的神色凝重,略帶疲憊,漸漸進入狀態,表現自信、偶爾會加點幽默,最重要是回答問題時表現直率坦誠,不會給人左閃右避的感覺。當被問到是否需要休息時,Zuckerberg面帶微笑:「不用了,我想我們還可以多做一點。」逗得一眾坐在他身後的員工與律師團隊笑了起來。
科技研究公司GBH策略總監Daniel Ives說:「今日的Zuckerberg跟華爾街擔心的那個截然不同。這48小時對Facebook異常重要,是關乎它的前途,到目前為止,他的表現令人喜出望外,華爾街大可放心了。」
至於國會議員,提問固然不乏冷嘲熱諷,但多是集中一些基本的運作問題,例如Facebook如何收集數據?保存多久?用戶可以如何管控自己的資料?這些都是重要問題,但答案都是可以「Google」出來的。換言之,5個小時的聽證會,沒有多少問題是涉及深入運作,就連Facebook會如何使用收集得來的資料也欠奉。
Zuckerberg於本周三要再次到國會,在眾議院能源和商務委員會(House Committee on Energy and Commerce)作證。

相關文章︰
資料來源︰
- Mark Zuckerberg Testimony: Senators Question Facebook’s Commitment to Privacy (New York Times)
- Zuckerberg: Facebook is in 'arms race' with Russia (BBC)
- Zuckerberg faces day of reckoning as Congress threatens Facebook with regulation (The Guardian)
- The 5 biggest takeaways from Mark Zuckerberg’s appearance before the Senate (The Verge)
一圖看懂——讓專業的來,居家照顧服務員都在忙什麼?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長照服務成為承擔社會需求的重要支柱,專業的居家服務員,開始走進長者的生活中,提供基本的日常照顧,包括沐浴、準備餐食、家務等等。不僅提供了必要的支持,更盡可能確保長者的每一天,都是舒適而有尊嚴的。那麼,在居家服務員所提供的服務中,包括了哪些項目,又有什麼樣專業的眉角呢?一起來認識一下吧!
隨著時間的推進,所謂的「高齡化」、「少子化」社會,已經從一個社會學名詞,成為我們的日常。根據內政部統計,2017年起,台灣的老年人口比例正式超過了14%,今年老人人數則已超過425萬,預計到2025年,每五位居民中,就將有一位是65歲以上的長者。這不僅是一個數字上的變化,更是對我們社會結構和價值觀的挑戰。
在這樣的變遷中,其實許多長者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能夠在自己熟悉的家中,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然而,面對快速變化的社會和家庭結構,這樣的願望似乎越來越難達成。取而代之的,是長者們必須獨居,或與同樣年長的配偶互相照顧的現實。因此,長照服務成為承擔這些社會需求的重要支柱,專業的居家服務員,開始走進長者的生活中,提供基本的日常照顧,包括沐浴、準備餐食、家務等等。不僅提供了必要的支持,更盡可能確保長者的每一天,都是舒適而有尊嚴的。
那麼,在居家服務員所提供的服務中,包括了哪些項目,又有什麼樣專業的眉角呢?一起來認識一下吧!

1. 備餐服務、協助進食:
服務內容:依照長輩的需求、營養狀況和牙口狀況準備餐點及協助進食。
眉角:如果長輩牙口較不好,居服員會將餐食煮得較軟或打成泥、剪碎, 讓長輩容易進食。若長輩排斥泥狀食物,則將豆類或穀物類食物打成稀狀,讓長輩直接飲用。需要依照長輩的吞嚥能力,準備合適的餐具。一般會建議長輩自主進食,若需要由居服員協助,則必須注意餵食的速度及進食速度。但不管長輩是否可自行進食,居服員皆需要請長輩張口確認是否食物皆已吞嚥完畢,避免長輩因為食物留在口中而嗆到,發生危險。
2. 沐浴服務:
服務內容:協助長輩穿脫衣服、進行沐浴。
眉角:沐浴的過程需要注意水溫,以手臂內側測量溫度是否適中。須注意避免水流到眼睛。沐浴的過程會坐在馬桶或是便墊盆椅上,若長輩仍有行走能力或手部功能,居服員會鼓勵長輩自己清洗正面,背面由居服員協助,以維持長輩的生活機能,延緩退化。在沐浴的過程中,居服員須注意長輩的隱私,但也同時必須注意通風,避免室內太悶導致長輩或居服員昏倒。
3. 陪同外出、陪同就醫、採購:
服務內容:許多個案因身體狀況較難獨自外出,因此居服工作中陪同外出散步或就醫、協助個案採購日用品都是很重要的服務,攙扶步伐不穩的長輩到外面散步運動,或是為長輩採買衛生紙、洗髮精等日常用品,讓他們可以生活地更加舒適。
4. 基本日常照顧:
服務內容:協助長輩翻身、移位、修剪指甲、協助上下床、刷牙洗臉、協助換尿布等基本日常照顧。
眉角:在進行任何活動前,確保環境安全,無滑倒或絆倒的風險。使用適當的輔助工具和技巧,來避免造成長輩或照顧者的傷害。注意個人和環境衛生,以防止感染。考慮長輩的健康狀況和特定需求,並根據這些需求調整照顧方法。在進行照顧時尊重長輩的隱私和尊嚴。
除了以上四項最基本的服務項目之外,還有足部護理、管灌、翻身拍背、測量生命象徵、肢體關節活動、陪同外出、陪同就醫等等服務,都可以依不同長輩的需求來安排。
伊甸基金會自成立之初,就秉持著一個堅定不移的使命:為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提供持續不斷的支持與服務。這一理念源於創辦人之一、已故的身障作家劉俠女士,以及六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們共同懷著一個夢想,希望無論是誰,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自由自在地生活和成長。劉俠女士曾這麼說過:「有一大片園地,種花種樹,養各類家禽,有工場、有房舍、有足夠的場地供人休閒娛樂。徜徉其間的,是那些眼睛看不見、耳朵聽不到、走路走不好,以及弱智、顏面傷殘、心智障礙的孩子…這是他們的伊甸園。」
走過四十年的歲月,伊甸基金會期待著,有一天,這個社會中的每個人,都能感到安全、溫暖和被接受。為了這一天的到來,伊甸基金會會繼續努力,承擔起照顧和支持的責任。
伊甸基金會«老人照顧服務計畫»,透過日間照顧、居家服務、失智據點、喘息等專業多元的服務,疼惜長輩及照顧者,讓長輩在最熟悉的地方找到服務,也讓照顧者在專業的地方得到喘息。讓每一位長輩安心、放心、快樂地好好變老。詳情請上網搜尋「伊甸 老人照顧」,或撥打支持專線0800-025-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