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壓後首次,緬甸部長訪孟加拉羅興亞難民營

鎮壓後首次,緬甸部長訪孟加拉羅興亞難民營
Photo Credit:AP/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緬甸首度有部長探訪孟加拉邊界羅興亞難民營。社福救濟部長Win Myat Aye走訪期間,接見當地羅興亞領袖,討論協助難民返鄉計畫。這些離鄉背井的難民要求緬國給予他們公民權,並保證他們回國後得以真正「返鄉」而非被隔離於難民營。

中央社報導,緬甸社福救濟部長Win Myat Aye展開為期3天的孟加拉之行,他今天走訪孟加拉邊界城市Cox's Bazar附近大型的Kutupalong難民營。

這是自去年緬甸軍方為回應叛亂分子連串攻擊,鎮壓穆斯林少數族群羅興亞,引發70萬難民逃亡到鄰國孟加拉後,首度有緬甸部長級官員訪問孟加拉的羅興亞難民營。

法新社報導,Win Myat Aye是首位訪問散發惡臭且過度擁擠難民營的緬甸內閣成員。

更早之前爆發的衝突,已促使30萬羅興亞人逃亡到孟加拉,該國如今已湧入約100萬難民。

當地警長Abul Khaer告訴法新社,Win Myat Aye今天將和難民營的官員會面,此外也將與國際移民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sation for Migration)代表及聯合國人權理事會(UNHRC)代表進行閉門會談。

Win Myat Aye預定和大約40名洛興雅社區領袖見面,並在週四赴孟加拉首都達卡(Dhaka)會見該國外交部長。

部長抵達前發生抗議 難民控緬軍種族清洗

部長抵達前的上午,靠近難民營的店家被迫關閉,警方也封鎖現場,以防更多羅興亞人聚集抗議。但仍有約600羅興亞人就聚集在路上高呼尋求公義的口號,並呼籲緬甸政府停止虐待及打壓行為。一些抗議者拉起橫幅指控部長是這場「種族清洗」的幫兇。後來,他們於孟加拉警方發生衝突,並遭警棍驅散。

緬甸當局否認去年8月的衝突是一場「種族清洗」,並聲稱其安全部隊是為了反擊羅興亞激進份子的襲擊而發動合法的反恐行動。但難民們指控緬安全部隊在衝突期間涉嫌謀殺、火燒民房、搶劫及性侵平民。數名性侵受害者也會見部長訴說親身經歷。雖然官方否認「迫害屠殺」一詞,但也有7名緬甸士兵因參與殺戮,被判處10年徒刑及勞役。

羅興亞難民領袖籲緬方交還公民權

羅興亞穆斯林長期以來被視為緬甸佛教社會中的「外來者」,即便他們祖先已經在緬甸居住數個世代。1982年,幾乎所有羅興亞人被剝奪緬甸公民身分,直接造成他們稱為無國籍人士,失去了移動的自由及其他基本人權。目前,難民們的安全收到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的監督。

rohingya_in_bangladesh
流亡孟加拉邊界的羅興亞人。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目前,大部分難民拒絕回到以佛教徒為主的緬甸,擔心回去後仍面臨相同的迫害。他們要求官方保證他們回緬甸後能真正「返鄉」,而非被安置到難民營。在先前數次的難民返鄉計畫中,羅興亞人回國後仍被隔離在難民營,無法回到他們原生的城鎮社區。此外,他們也要求政府將羅興亞人列為緬甸少數民族之一,以享有國內的醫療及教育等基本權利。

據ABC News報導,一名羅興亞領袖Abdur Rahim對Win Myat Aye提出了13項要求。當Win Myat Aye提及羅興亞難民必須接受「公民身份證驗卡」(National Verification Cards,NVC)時,他非常生氣,「那表示緬甸認為我們是孟加拉移民,我們不能接受,因為我們是緬甸的公民」。當地穆斯林難民表示,惟有政府承諾給予他們公民權,他們才願意返鄉。Win Myat Aye於是承諾將向政府傳達這項請求,並在下午2點半左右離開難民營。

在與國際組織的閉門會議上,Win Myat Aye告訴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代表,羅興亞人回到緬甸後將會先被隔離安置,再逐步提供他們的各項公民權利。與部長同行的「若開邦重新安置行動組織總協調員」Aung Tun Thet 則說,此行主旨是讓難民知道緬甸政府為他們的返國做了什麼準備,他補充,緬甸不會再讓羅興亞人居住在國內難民營。他也提及NVC被誤解了,並強調返國的難民必須接受NVC作為申請公民身分的第一步。

孟加拉駐緬甸大使Manjurul Karim Khan Chowdhury在會議結束後告訴BenarNews:「這些離家的緬甸居民拒絕領取NVC,他們要求直接的公民身分,因為他們的祖先曾經就是緬甸合法公民。」

孟加拉促儘快展開遣返計畫

孟國難民救濟專員Mohammed Abul Kalam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表示,孟加拉希望部長的探訪能加速難民遣返計畫的開始,「這對我們國家來說是一個沈重的負擔」。今年一月,兩國曾簽署協議,除了同意將在一月開始遣返工作,協議也規定緬甸需在計畫開始後的兩年內完成,但救援人員擔心難民回國後依然會面臨危險,故遣返活動目前為止尚未開始。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