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寮國華裔出逃記(上):當年摸黑險渡湄公河,30年後金邊大團聚

70年代寮國華裔出逃記(上):當年摸黑險渡湄公河,30年後金邊大團聚
30多年前暂居泰境廊开和乌汶难民营的寮国华人。 Photo Credit: 作者提供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共產政權「巴特寮」上台初期,人們還存有幻想:至少他們不像「紅色高棉」那樣任意殺人。但後來,晚上抓人事件頻傳,人們被抓去洗腦或當兵。越來越多人冒著被槍擊的風險,黑夜乘船或游泳偷渡,也有人再也沒有回來⋯⋯

文:鄭昭賢

2013年11月4日,372位前寮國華人難民在金邊大團聚。這批龍的傳人在上世紀70年代中期,千辛萬苦逃離戰亂的寮國,大難不死,在移居國打拼30多年,如今生活安定,事業有成。

他們多數是寮國永珍「寮都中學」的校友,早年在寮都中學接受中華文化和儒家思想的熏陶。經歷了苦難的煎熬和磨練,晚年有機會再相聚一堂,互相擁抱,歡欣問好,場面感人。

早年冷戰時代和極端政治思潮帶來了苦難,打散了寮都校友,使他們散佈流落世界各角落,形成一個有如「日不落國」的網絡,從歐洲的法國,美洲的加拿大、美國,亞洲的日本、台灣、中國、澳洲、馬來西亞、泰國等地。

郎開1
1977年關在廊開難民營的寮都校友。 Photo Credit: 莊漢林提供

我有緣與這批千里迢迢來到金邊相聚的前寮國難民相會,難得有機會聽這批龍的傳人憶述他們的逃難故事,回首往事。僅此記下這批前華人難民的口述歷史,希望更多海內外華裔年輕人瞭解這段歷史,知道老一輩人這段艱苦的經歷。

羅樹生慶幸未上賊船和軍隊

移居多倫多的羅樹生回憶往事,慶幸自己和家人能劫後馀生。他和妹妹兩家人在30多年前冒著極大的風險,在漆黑夜晚,乘船偷渡過湄公河。2013年,羅樹生和他的妹妹來到金邊,出席「全球寮都校友聯歡會」,與前老難民團聚敘舊。他說,這次大會的主辦人,定居金邊的寮都校友黃瀚平當年就是與他們一起住在難民營裡。

羅樹生說,在那戰亂的年代,有人乘機做承包偷渡難民的生意。他們為了逃離寮國,不惜給人承包,安排他們在黑夜中偷渡湄公河。他們的運氣好,沒有遇上尋求不義之財的強盜,順利地抵達泰國境內,進入難民營受保護。

有的人就沒有他們那麽幸運,搭上了賊船,葬身湄公河。

安排逃難的泰國人知道逃難者身上必帶有財物,起了歹心,當船行至湄公河中央時,故意弄沉船,掠奪逃難者的財物。不諳水性者,冤枉地葬身湄公河,會游泳者就拼命游向對岸,無法游至對岸者也成為湄公河上的浮屍。有些人不是遇上強盜,而是遇上軍隊, 結果也難逃厄運。

羅樹生說,他與妹妹兩家人,一共十口,乘船偷渡。當時他的三名年幼的兒女,小小年紀就必須跟隨父母冒險逃難。住進難民營後,他充當小販,賣點東西,賺點零錢。

在難民營內住了兩年,終於獲准移居加拿大,逃過劫運,步上新的生活。 30多年後,有機會返回本地區,與舊難友相聚,無比欣慰。

溫耀潮劃舟險渡湄公河

來自加拿大溫哥華的前難民溫耀潮回憶起他的逃難經歷——他與妻兒是劃小船逃亡。他們靠人力划船偷渡,因為用摩托船過河,摩托聲會驚動駐守邊界的巴特寮(寮國共產黨)軍,有遭到射擊的風險。

他們事先與對岸泰境的朋友聯絡,作好接應安排,如發現有軍警出現,出現危急的情況,對岸的朋友就馬上發出訊號通知。當船劃至河中央時,他就接到對岸朋友發出的危險訊號,急忙調轉頭來,船划回寮國靠岸躲藏。等對岸發出安全訊號後,再出發橫渡湄公河。一家人最後終於成功抵達泰境,住進難民營。

溫耀潮說,他在營內開了一個小茶攤,賣茶水咖啡。他的太太鄭雪芬開英文補習班,教孩子們學英文。他們在難民營內待了3年多,最後才有機會移居加拿大。

柬寮_171
在柬埔寨桔井省的百柱寺,30多年前無奈背井離鄉的3位寮國華校生接受僧人的祝福。前左二為當年冒險劃舟偷渡湄公河、如今定居溫哥華的溫耀潮和定居雪梨的張世強夫人。 Photo Credit: 鄭昭賢攝

談到強盜洗劫難民的事件,他說,有些強盜其實本來並非強盜,他們看到逃難的人身上帶有錢財,有黃金,引起他們的貪念,變成強盜,弄沉船隻,幹出傷天害理的事。溫耀潮說,有位朋友在逃難時,擔心會遭到洗劫,腰間藏把刀,一路上手不離刀,準備萬一發生搶劫時,不惜一命與強盜拼個到底。他有了防備,讓船夫看在眼裡,不敢為非作歹。

莊漢林:人們本來對巴特寮還有幻想

寮都校友莊漢林,現年56歲。 1976年,他在永珍寮都中學唸初中二年級。在校友聯歡會上,我們有緣認識,他向我講述了他就讀寮都中學的情況,和寮國華人逃難的歷史事蹟。

莊漢林回憶道,當年在永珍寮都中學校內,赤色激進思潮居支配性地位,左派勢力強大。學生受大陸的思想教育所影響,在校內大唱毛語錄歌曲,讀毛澤東著作,歌頌和崇拜毛澤東。

他說,學生被發動上街示威遊行,以推翻寮國國王西薩旺·瓦達納。莊漢林說,當時他也上街示威,不過事前他不清楚示威的目的,到了現場,才知道示威是要推翻國王。那個年代有些大學生受左派的思想教育所影響,死心忠於當權者。作父母的人在家裡不敢亂講話,如講錯話,兒女到學校向領導報告,就要吃苦頭。在1975年之前,本來寮國華校是以台灣的教育體係與制度為主,宣揚儒家思想。

莊漢林說,在赤色政權上台初期,人們還有幻想,有些人不想外逃。巴特寮沒有像紅高棉那樣任意殺人,但後來,情勢越來越不妙,頻頻發生晚上抓人事件,有些被抓去再教育洗腦,有些被抓去當兵。於是越來越多人千方百計設法逃亡。

他說,不少人冒著生命的危險,黑夜乘船渡湄公河進入泰國境內。有人是游泳偷渡,在兩國交界的寮境下河,順流在湄公河漂流,慢慢地漂流至對岸的泰國。偷渡逃亡時,如被巴特寮軍隊發現時,他們會開槍,流彈射至河對岸的泰國民房,泰軍於是開槍警告,制止繼續開火。

莊漢林說,有位朋友就是黑夜冒險下河游泳偷渡,漂流逃亡,隨身難以攜帶物品,只有手上戴上金戒指,作為逃亡的旅費。慶幸地他成功游到對岸登陸,躲了一晚,隔天向泰境難民營投誠。住進了難民營,再慢慢申請移居西方國家。這位朋友大難不死,如今已略有成就,在美國開設經營連鎖商店,還到日本開分店。

下篇預告:
寮國是內陸國家,但70年代從赤色政權出逃的難民也曾上演「投奔怒海」的悲劇:船隻在外海飄蕩4個月,等不到國際救援,有人在船上就要分娩⋯⋯後來的他們怎麼了,又去了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