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郭董,你又錯了!台灣愈是民主自由,愈能吸引外商投資

郭董,你又錯了!台灣愈是民主自由,愈能吸引外商投資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郭董,你真的完全搞錯了,真正能吸引投資的因素是民主政治所確立的法治(rule of law),而只不是讓政府很強大、不受限制的「以法而治」(rule by law)。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於11月15日接受陳文茜訪問時表示:「若我是外商不會投資台灣」,台灣的各家媒體均以此為題大幅報導。先不論郭董的公司到底還有多少比例的經濟活動是在台灣(例如組裝iPhone工廠全都在中國)、到底為台灣創造多少經濟效應,也不論郭董的公司曾發生過的一連串跳樓事件、名列血汗科技大廠之列,郭董主要是想告訴大家台灣必須要趕快跟中國大陸簽訂服貿和貨貿,必須有一個強政府,立法院和民意對經貿談判的監督會把投資者嚇跑。

郭董說:「民主發展不是最重要,強政府才是最重要,強政府是指政府有強大的執行力以及法治,而且順序要擺對,民主要擺在最後。」

筆者曾經針對郭董鄙視民主政治的發言,整理了一些政治學研究成果來告訴大家為什麼郭董錯了(「民主不能當飯吃」?郭董,你錯了!),本文再來整理政治學的研究告訴我們的事:什麼因素影響國外直接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立法機構對經貿談判有什麼影響呢?

影響國外直接投資的因素

政治學的研究告訴我們,民主政體能夠吸引較多的外商前來投資,原因在於民主政治當中的公民權利、政治權利,以及對政府權力的限制,才能夠保障法治(rule of law)實行,如此才能夠保障個人的財產權、減少被國家隨意亂徵收的風險、提供穩定的政治和經濟環境,然後才能吸引更多人放心地前來投資(Goldsmith, 1995、Nieman and Thies, forthcoming、Li & Resnick 2003、Jensen 2003)。

因此,在絕大多數研究中,學者發現民主國家相較於威權國家而言,更能夠提升國外直接投資,而且民主程度與FDI呈現正比關係。

Jensen(2003)檢視了1970到1997年之間114個國家的表現,發現民主指標(Polity III 資料庫,把國家從民主到非民主由10分到-10分打分數)與國外直接投資(佔GDP的比例)成正比,也就是說,一個國家的民主自由程度愈高,吸引到的投資愈多

Li and Resnick(2003)的研究大致上也得到同樣的結論,他們採用的資料庫含蓋1982到1995年間的53個開發中國家,研究結果也顯示民主指標(Polity IV 資料庫)與國外投資的淨流入量是顯著正相關(see also Choi 2009)。

Asiedu and Lien(2011)指出,只要一個國家的經濟活動不是集中在天然礦產、石油輸出等容易被大財團壟斷的產業,民主程度(Freedom House自由之家資料庫)與國外直接投資(佔GDP的比例)成正比。他們的樣本數含蓋1982-2007年間的112個發展中國家。

Busse and Hefeker(2007)的文章很適合為這段作結。他們用1984到2003年間的國家樣本,整理出最能夠吸引國外直接投資的因素:政府穩定程度、沒有內亂或族群衝突、民主程度(公民政治權利)、法治程度。我們可以說,「民主自由程度愈高,愈能夠吸引國外投資」基本上是學界一個廣為接受的共識。

不過,在民主與國外直接投資的相關研究當中,目前仍然有一個爭論:民主程度對大型跨國公司(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MNC)的投資意願影響為何?Li and Resnick(2003)指出,有些跨國公司較喜歡到威權國家去投資,因為這樣才能規避民主程序下的各種法治程序,在愈缺乏民主法治的地方,愈有走後門、靠關係、靠特許權而壟斷市場的機會。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提升民主程度反而會讓一些大公司不願意來投資,這是民主法治對FDI的反效果。

Busse(2004)發現,在1970至1980年代間,大型跨國公司特別喜歡投資那些威權國家,而威權國家也常常利用這些大型公司的投資當作一種壓榨人民的方式。這個研究與Asiedu and Lien(2011)的研究可以互相呼應,因為那些被人權團體與NGO所指責的大型公司,多半是掌握能源開採與出口的石油公司。在Busse論文中被提到的例子有:Unocal石油公司在緬甸;殼牌石油公司在奈及利亞,以及BP石油公司在哥倫比亞的各種行為。Busse同時指出,1990年代以降,這樣的現象仍然存在,但是較少出現。

說到這邊就要來「反觀」一下郭董大聲疾呼的許多想法,包括台灣太過民主、民主不能當飯吃、我們需要一個強力政府、立法院及民間團體不要再扯後腿、民主要放在最後順位之類的言論,以及動不動就威脅「不要逼我離開」、「不再投資台灣」、「強力擴展中國市場」的種種發言,我們可以思考一下,郭董領導的鴻海,比較接近哪種類型的大型跨國公司呢?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威權政體與國外直接投資

民主的程度與國外直接投資成正比,這似已被學者們廣為接受。最新的研究議程是討論什麼因素影響威權政體的FDI多寡。

我們可以發現,就算在威權國家當中,也不是讓統治者擁有無上的權力、一個超級「強大」的政府(依照郭董的思維,應該就是政府官員可以決定一切),就可以吸引投資。研究結果顯示,正好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