泳協改選「許家班」下台,前排球國手:我們連一場公平的選舉都沒有

泳協改選「許家班」下台,前排球國手:我們連一場公平的選舉都沒有
Photo Credit: 泳敢 唐聖捷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前國手黃培閎:「對於這次的體育改革,我們沒有一定要贏,也沒有人能保證比賽一定會贏,從頭到尾我們追求的就只是一場公平的選舉,但我們絕不接受一場作弊的選舉。」

中華泳協改選14日開票,國訓教練曾正宗以64%的得票率(1874票)成為第12屆理事長,從許東雄手上接下火炬。體育改革的代表人物唐聖捷順利當上選手理事,不過他指出,第一次新任的理監事會議上並沒預期的選出常務理監事,因為那才是真正的權力核心。反觀排協改選,改革派日前全面退出選舉,只留下前國手黃培閎繼續參選,黃培閎13日失望地寫了一封給蔡英文的公開信。

影響台灣泳壇超過20年以上的「許(李)家班」正式將結束歷史,前理事長許東雄當初繼哥哥李東興、妹妹許玉雲之後,先擔任祕書,在2011年正式接任理事長至今。許東雄之前宣布不再參選,也不會擔任下一屆泳協的職位,未來將回歸北大教職。

中華民國游泳協會共3,522位會員,這次採會員直選、通訊投票的方式,選出理事長、理監事,在開封的2,889張選票中,有2,871張有效票,曾正宗獲得1,874張選票認同,當選新任理事長。

曾正宗從國手當到國家隊教練,現職為普將運動有限公司負責人兼總經理,投入泳壇服務逾30年,在這次理事長選舉中獲得最高票數,大幅超越周明宏676票、黃志明321票等競爭者,成為新任理事長。

談到泳協未來的方向,曾正宗表示,未來協會會往企業化的方式經營,講求團隊合作,以服務選手為出發點,拋棄先前高高在上的姿態。由於先前協會已經制定、編列今年的計畫,因此就跟著這些計畫走,未來再重新規劃,像是硬體、制度都會重新檢討。

曾正宗也提到,未來會朝選訓公開、制度明確方向前進,也希望每年至少能辦一場國際賽,以增加選手的經驗值。

曾正宗
Photo Credit: 截圖自泳協第十二屆理事長、理事及監事參選人選舉公報

另外,選手理事席次「12搶7」,由過去國際賽戰功彪炳的林季嬋、蔡婌敏都高票出線,其餘當選名單依序為徐嘉良、陳怡仲、楊金桂、林士傑、唐聖捷。

10年前一度因泳協搞烏龍遭禁賽兩年、亞洲分齡賽金牌與賽會紀錄都被收回的前游泳國手唐聖捷表示,體育改革的夥伴在35席理事中,取得選手理事三席(楊金桂、林士傑、唐聖捷)、個人理事三席(李大麟、彭紹武、王志忠)共六位理事的少數席次,在11席監事中,則取得四席(馮賢賢、謝伸裕、黃建華、楊偉鈞)。

但他表示,雖然自己當選了,但是卻高興不起來,因為從一開始預報名系統灌人頭、會員人數衝到第一名,結果實際查閱才發現系統的兩萬人當中,有一萬三千多筆的個資,性別、身分證字號、電子信箱、等等是有問題的,改選作業的相關規則協會更是球員兼裁判。

因為不斷有人抗議,泳協最終繳費成功成為會員人數只剩3千五百多人,但整個過程裡該承擔違規、不法的人,到目前為止都沒有人被究責。

再者,唐聖捷也強調,開票結束後召開的第一次新任理監事會議,但會議上並沒有如預期選出常務理監事,「如果常務理監事的權力結構沒有改變,即使當選理事,並不能真正參與協會內部的重要決策,按照過去長久的結構,理事長、秘書長、以及他們掌握過半席次的常務理監事才是真正的權力核心,少數席次的理事通常都無法發揮作用,這是未來我和改革夥伴必需面對的考驗。」

但是唐聖捷最後強調,「改革這條路還很長,我不會放棄。」

相較於泳協改選,中華排協卻連一場公平的選舉都等不到,因為體育署放任排協3,504名會員由29筆人次大量代繳會費,並堅持體育署權責範圍內對民間協會改選能介入得有限,體育改革派的「贏回排球」13日召開記者會決定退出排協改選,只留下前國手黃培閎繼續參選選手理事,見證「讓人失望的體育改革」。

中華民國排球協會秘書長章金榮對於「贏回排球」的退選僅表示協會收到會員報名,已經都將相關資料報給體育署核備,「如果有問題,體育署不會同意」,至於被要求退費一事,章金榮則表示,「能不能退、要怎麼退」並不清楚,這部分交由內政部、體育署等主管機關決定,協會不會過問。

人正在旅外義大利打球的前排球國手黃培閎在13日又寫了一封給總統蔡英文的公開信,信中指出「因為懷抱著對台灣排球的熱情和理想,半年前,有一群具有各種專業的排球人,組成了排協理監事的參選團隊。可是,現在卻連一場起碼公平的選舉都沒有。」

「對於這次的體育改革,我們沒有一定要贏,也沒有人能保證比賽一定會贏,從頭到尾我們追求的就只是一場公平的選舉,輸贏光明磊落,但我們絕不接受一場作弊的選舉。」

「我決定獨自留下來參選,算是完成自己當初的承諾,『這是台灣排球歷史性的一刻,我不能缺席』。最重要的是,我要留下來見證體育改革的始末,手上拿著國民體育法這張空頭支票,宣告這場全民期待的體育改革只是一場空。」

新聞來源: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