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習慣外食,糖尿病友的午餐如何吃得均衡又健康?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建議糖友進食規律,定時定量且規律的進食是穩定血糖的第一步,除此之外,糖友還可以如何選擇午餐呢?接下來,要來分享午餐該如何選擇才能吃的均衡又健康!
上班工作忙碌了一上午,最令人期待的就是午餐時間,如果不是自己帶便當,糖友可以怎麼掌握外食午餐的技巧呢?首先,建議糖友進食規律,定時定量且規律的進食是穩定血糖的第一步,除此之外,糖友還可以如何選擇午餐呢?接下來,要來分享午餐該如何選擇才能吃得均衡又健康!
糖尿病午餐飲食原則
1. 適量的醣類與蛋白質
依不同的身高體重計算,份量建議範圍如下
- 全穀雜糧類份量建議:男性4-5份/女性3-4份
- 豆魚蛋肉類份量建議:男性3-4份/女性2-3份
2. 大量蔬菜,補充膳食纖維
蔬菜每餐的建議份量:1-2份
備註:
1. 一份蔬菜=標準碗半碗。
2. 可以選擇不同顏色的蔬菜進行份量上的搭配,例如甜椒 + 菠菜。
3. 低油、低鹽、少加工食品。
外食低油的小撇步:選擇低油的烹調方式,例如烤鯖魚、滷雞腿。加工食品通常含有看不見的油、鹽、糖,例如貢丸、香腸,建議糖友選擇原態的食物為主。
以上述的飲食原則為出發點,一起來看看午餐的選擇有哪些、以及要如何巧妙搭配吧!
▶延伸閱讀:糖尿病飲食原則

便當類
通常公司團體訂便當時,能夠選擇的菜色有限,即使不能自己挑選便當裡的配菜,但糖友可以選擇油脂相對較少的主菜(蛋白質食物),建議訂購便當時選擇滷或烤的烹調方式,才不會吃進過多的油脂喔!
適合糖友的選擇:滷排骨(雞腿)便當、烤鯖魚便當、燒肉便當
NG的選擇:炸雞腿(雞排)便當、炸豬排便當、焢肉便當
小提醒:
1. 一般便當提供的白飯約四份左右。
2. 建議主菜的肉類去皮再吃,可以減少油脂攝取。
3. 如果便當中有加工類食品,也建議不吃。
自助餐
自助餐的選擇較彈性,糖友可以輕鬆挑選自己想吃的食物並且作均衡的搭配。
- 適合糖友的選擇
主食:白飯一平碗,或是選擇糙米飯或五穀飯
主菜:紅燒豆腐、滷豆包、滷蛋 (蒸蛋)、瘦肉、烤魚或清蒸魚→建議動物性蛋白質及植物性蛋白質各選一種作搭配。
副菜:選擇2-3種不同顏色的蔬菜
- NG的選擇
主食:炒麵、肉燥飯、豬油拌飯
主菜:油炸類,例如炸雞腿、炸魚排
副菜:夾取過多加工類食物,不到半碗的蔬菜
小提醒:
1. 夾取菜餚時建議夾取最上層的青菜,含油量較低。
2. 避免喝自助餐提供的湯品及養樂多,可以減少當餐油脂及糖份攝取。
麵食類
麵食類都是以單點為主,可以將均衡飲食的概念套用進點餐中,麵食也可以吃的輕鬆又健康。
- 適合糖友的選擇
搭配組合1:水餃10-12顆 + 燙青菜一盤 + 青菜蛋花湯一碗
搭配組合2:蒸餃 8 - 10 個 + 燙青菜一盤 + 青菜豆腐湯一碗
搭配組合3:湯麵一碗 + 燙青菜一盤 + 滷味拼盤 (滷蛋、海帶、豆干)
- NG的選擇
主食:乾麵、炒麵、肉羹麵
湯品:勾芡類湯品,例如酸辣湯或玉米濃湯
小提醒:
1. 建議燙青菜請店家不要淋肉汁,可以減少油脂攝取。
2. 乾麵會比湯麵油,建議多選擇清湯麵為主。
便利超商
雖然便利商店的食物都有清楚的營養標示,但提供的食品大多是高熱量的食物,所以飲食搭配上仍然要謹慎選擇。
- 適合糖友的選擇
搭配組合1:滷雞腿飯包+生菜沙拉+無糖茶飲
搭配組合2:三明治/御飯糰/烤地瓜 (蒸地瓜)+拿鐵咖啡或無糖豆漿
搭配組合3:肉醬義大利麵+生菜沙拉+美式咖啡
- NG的選擇
主食:燴飯、咖哩飯、奶油白醬義大利麵
點心:麵包類、含糖飲料 (含果汁)
小提醒:超商的食物以微波食品居多,建議在有限的選項中選擇較低油的食物作搭配,善用營養標示計算總醣類份量,並且記得多一份蔬菜沙拉讓整體餐食更健康喔!
速食
目前的速食餐廳都有提供生菜沙拉及無糖茶飲作選購,也有熱量標示可以參考,如果糖友偶爾想吃速食,透過組合搭配,速食也能健康又好吃。
- 適合糖友的選擇
搭配組合1:烤雞堡+鮮蔬沙拉+零卡可樂或無糖鮮奶茶
搭配組合2:魚堡+小薯+四季沙拉+無糖茶或美式咖啡
搭配組合3:燒肉米漢堡+鮮蔬沙拉+無糖茶或拿鐵
- NG的選擇
主餐:油炸類的漢堡
副餐:炸物類,例如薯餅、薯條等
點心:冰淇淋、含糖飲料
小提醒:速食餐的特性高油高醣,建議糖友不管吃哪種套餐,務必要再多一份蔬菜沙拉作搭配,增加纖維量的攝取。
▶延伸閱讀:糖尿病外食技巧:速食可以這樣吃

外食已經是上班族飲食的常態,雖然糖友要多注意自己的飲食狀況,但只要把握好糖尿病飲食基本原則,將飲食衛教應用於日常生活中,並且規律量測血糖監測血糖變化,一樣也能吃得健康又安心喔!
本文經Health2Sync智抗糖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
Tags:
菸品陳列不納管加熱菸載具,恐成新興菸品管理破口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國健署承諾要處理新興菸品亂象、保護國人健康,但在母法公布之後,各項子法卻草率無章、用詞定義不明,現在加熱菸菸彈與載具又未一致管理,將來稽查恐出現「看得到卻管不到」的問題。
在今年2月15日總統公告「菸害防制法」以來,國健署陸續預告修正多項配套措施,除了「指定菸品健康風險評估審查辦法」之外,還有2月24日同步發布的「販賣菸品場所標示及展示管理辦法」、「菸品尼古丁焦油含量檢測及容器標示辦法」、「菸品資料申報辦法」等,預告期同樣縮減至7天。跨黨派立委也在3月2號的立法院衛環委員會中,再次質疑衛福部如此匆促預告為圖利菸商,並要求應召開全台公聽會、落實本土健康風險評估。立委林為洲甚至於臉書表示,薛瑞元部長已口頭允諾,法案預告期過了還是可陳述意見,他很樂意協助大家送件。
載具不受販賣場所限制 民團憂心成吸睛工具
在「販賣菸品場所標示及展示管理辦法」(下稱「管理辦法」)中,要求業者不能行銷加熱菸之「載具」,但未限制不得行銷「載具品牌」,引起各方譁然。專家示警,國健署承諾要處理新興菸品亂象、保護國人健康,但在母法公布之後,各項子法卻草率無章、用詞定義不明,現在加熱菸菸彈與載具又未一致管理,將來稽查恐出現「看得到卻管不到」的問題。
不同於傳統紙菸,要吸食加熱菸,必須以加熱菸載具搭配菸彈一起使用。菸防法修法期間,國健署就曾因僅將載具視為一般3C產品、不與菸彈共同納入健康風險評估,而飽受各界批評。儘管後來國健署改變立場、納管載具,然預告的「管理辦法」中,仍未將載具菸品納入管理對象。以管理辦法第五條為例,規定「菸品展示,不得以電子螢幕、動畫、移動式背景、聲音、氣味、燈光或其他引人注意之方式為之」,但是因為加熱菸載具不屬於「菸品」,所以並不適用此一條例。
這意味著在新版的菸害防制法正式上路之後,只有販賣菸彈的場所會受到規範,而載具則可以在任何實體店鋪、網路上,以任何手法為其廣告、宣傳、行銷,甚至成為推廣加熱菸的手段和工具。簡而言之,未來超商可直接陳列載具販賣,讓未成年消費者得以輕易接觸、購買。

針對新興菸品對未成年者所造成的潛在危害,全國家長會長聯盟理事長黃正銘表示:「我認為這次修法,應該是要以保護未成年的孩子們為前提。我們這一代,或者上一代吸食傳統紙菸的人,基本上會願意去嘗試新興菸品的可能性是比較低的,他們都習慣傳統紙菸了,新興菸品對他們沒有吸引力。但是孩子們不一樣,他們的好奇心、對新事物的新鮮感、同儕之間的誘因,這一切都有可能提高未成年者去嘗試加熱菸、電子煙的可能性。但現在我們的新法完全沒有起到保護、預防的作用,真的很令人憂心。」
日韓不納管加熱菸載具 青少年使用率暴增
以日本為例,2016年,加熱菸載具的使用在日本開始普及。三年後的2019年,日本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加熱菸載具市場之一,其中約有20%的吸食者年齡在20歲以下。根據日本醫學研究機構的數據,在2019年,加熱菸載具的使用在青少年之間呈現爆炸性增長,而且日益趨向年輕化,同年有逾1200例因加熱菸載具使用而導致的健康問題,其中不少是青少年。
在韓國,加熱菸載具的普及也帶來了類似的問題。據韓國疾病管理本部的數據,自2018年以來,由於加熱菸載具的使用而導致的健康問題在該國激增,尤其是在青少年中。截至2020年,韓國有約40%的加熱菸載具使用者年齡在20歲以下。韓國疾病管理本部也指出,由於加熱菸載具的健康風險和成癮性,青少年吸食加熱菸載具將導致將來的健康問題。
加熱菸載具管理不同調 可能加重地方違規稽查、業者等各方負擔
菸害防制檢舉項目分11大類,包含販賣菸品之方式、菸品容器之標示、促銷菸品或為菸品廣告、販賣菸品場所標示及展示、營業場所為促銷或營利目的免費供應菸品、未滿18歲吸菸、供應菸品予未滿18歲者、於禁菸場所吸菸、禁菸場所未設置明顯禁菸標示或供應與吸菸有關器物、於非吸菸區吸菸、室外吸菸區標示及設置。在販賣場所稽查上,皆針對「菸品」本身,加熱菸載具卻不受此限,未來可能形成「一(加熱)菸兩制」情形。
根據聯合報報導,菸防法查緝多仰賴縣市衛生局人員來進行,且過去查緝違規情形不普及。董氏基金會主任林清麗表示,如果將載具比照菸品管理,地方衛生局稽查人員即可比照菸品管理來執法,但現在加熱菸跟載具定義不同,執法面更增難度;民眾難以確保購買地點是否合法;網路購物難控管,要限制未成年不能購買更難以落實。
黃正銘理事長更進一步質疑,縮短公告期限、倉促實施新法,如果已成既定事實,那麼政府稽查人員對於稽查的標準、措施,甚至這些菸彈、載具品牌的辨識,都做好訓練了嗎?能真正的從源頭為人民把關嗎?如果載具又不納管,誰知道當它跟菸彈結合後會發生什麼事情?有人能負責嗎?
為民眾健康站出來,菸防團體、朝野立委呼籲政府落實本土菸害管控
有鑒於載具不落實管理,將對青少年身心造成深遠影響,同時加重稽查難度,遺害深重,民間反菸團體屢次向國健署提出建言,卻得不到回應。因此,由170個團體組成的台灣拒菸聯盟也再次呼籲,懇請出身公衛界的行政院陳建仁院長出面阻止,不要讓明明是吸食加熱菸必要元件的載具,被當成單純的3C零件來另外管理。
雖然菸防法配套法令預告期已過,但推動反菸不遺餘力的林為洲委員,日前公開表示將繼續將為大家的陳述意見送進衛福部,同時呼籲政府應立即查緝現在市面上這些未經健康風險評估、違法的新興菸品。除此之外,國健署草擬的健康風險評估漏洞百出且未召集專家討論,他認為衛福部應立即召開北、中、南、東至少四場公聽會,蒐集各方意見作為修法參考。陳椒華立委也在質詢薛瑞元部長時提到,現在的健康風險評估根本是紙上談兵,並且提出要有「本土健康風險評估」的訴求。
新版菸害防制法即將上路,但仍然存在相當多的問題和挑戰。在可見的將來,除了期待政府願意為了保障公眾的健康和利益,繼續強化反菸政策的執行,從立法、稽查、行政措施等多種手段,來限制吸菸的行為,更重要的是,國人也需要更加自覺地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認識吸菸危害的認識,提高警覺性,為自己和他人的健康盡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