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插畫】讓你的香港朋友一分鐘看懂台灣菜單

【插畫】讓你的香港朋友一分鐘看懂台灣菜單
JieJie & UncleCat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每一種食物名稱的背後,都可以探見文化的差異和歷史脈絡的各自不同,享受美食的時候,不如想想這個名字,是從哪裡來的吧!

30443460_1422114967900125_36381730287155
JieJie & UncleCat

先前我們介紹過看懂香港「餐牌」的方式,在充滿小吃的台灣,同樣也有許多食物稱呼的「專有名詞」,在我們看來稀鬆平常,對外來的遊客可能一頭霧水。例如培根在香港叫做煙肉,鮭魚和鮪魚的粵語其實是音譯的「三文魚」和「吞拿魚」,而同樣是音譯而來的巧克力,在香港則叫做朱古力。

其實,每一種食物名稱的背後,都可以探見文化的差異和歷史脈絡的各自不同,享受美食的時候想想「這個名字哪裡來」,一邊動嘴一邊動腦,或許更能增添飲食的趣味。

本圖經爵爵&貓叔授權刊登,原發表於此

CNN列台灣不可缺少的40項小吃 台式早餐、便當也上榜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