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七彩泰國:從政治語言到每週七日,「顏色」對泰人意義超乎你的想像

看見七彩泰國:從政治語言到每週七日,「顏色」對泰人意義超乎你的想像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要深入瞭解泰人的思考邏輯及文化意涵,就必須要能清楚理解泰人對顏色的聯想及象徵意義,否則溝通聯繫容易陷入誤會、失禮或貽笑大方的窘境而不自知。

白色在泰國具有濃厚的宗教意味,泰人許多非佛教教義的信仰根源於婆羅門教(Brahman),時至今日,婆羅門僧仍在許多重要儀典(如春耕節之皇家犁耕)中占有重要席位,而泰式婚禮幾乎是遵照婆羅門教儀節,許多喪禮儀式亦同。泰國政府耗資近十億泰銖為第九世王蒲美蓬興建的火葬亭,在第十世王瑪哈哇棲拉隆功國王主持九層白幡傘安置典禮後,正式標誌著火葬亭建設工程竣工。九層白幡傘是代表國王的最高銜位禮器,相傳在700年前的大城王朝時期已開始使用幡傘作為國王的代表禮器。九層白幡傘的每一層幡傘緣均鑲縫3條金條,最下一層掛有14串金色沾巴花蘭花串,幡傘頂部以黃銅打造成蓮花花苞形狀,外表貼金箔。據悉第九世王蒲美蓬登基加冕後,共製成7座九層白幡傘,分别安置於各座主要王宮中,象徵國王座鎮,但隨著九世王駕崩,這7座九層白幡傘將與國王聖體一同火化,各座王宮將換成新任國王的九層白幡傘。

RTX3IDQX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泰國經典文學作品《拉瑪堅》,對於白色具有崇高神聖的象徵意義,因為神話中的三大至高神祗-大梵天婆羅賀摩(Brahma)、遍入天毗濕奴(Vishnu)及大自在天濕婆(Shiva)等均與白色有關,例如:濕婆的座騎是白公牛難敵(Nandi)並曾派遣神祇因陀羅(Indra)騎著名為伊拉旺(Erawan)的白象來到凡間建立艾尤塔雅(A-Yu-Da-Ya),毗濕奴亦曾化身為白毛野豬斬妖除魔,白猴神哈努曼則協助艾尤塔雅國王力抗十首魔王托煞坎,這些神話中出現的吉祥神獸(牛、象、豬、猴)均為白色。

泰史上,1549年緬甸大軍入侵失敗後撤退,大城由葡萄牙協助加強防禦工事,泰族人捕獲並訓練300餘頭野象,但當緬甸新即位的國王獲悉泰軍野象群中有7頭白象後,立刻又對大城發動新一波攻擊,目的就是為了搶奪這群白象,因為在東南亞國家信仰佛教的君王極為珍視白象,認為白象是祥瑞動物,有強化聖君賢德、國運昌隆等形象意義。

35785038293_751513811e_k
Photo Credit: Edgardo W. Olivera CC BY 2.0

泰式傳統婚禮除融合中式婚禮習俗(禮金、聘禮、迎親、拜堂及洞房)外,亦深受婆羅門教儀典影響,婚禮過程中長輩會為新人雙方戴上白色雙喜紗圈,並在新人額頭點上三白點,親朋好友會輪流在新人雙手澆淋聖水及綁白線祈福。白色對於泰人具有潔白無暇、光明豐收及正當合法等聯想意義,所以泰人去寺廟修行、捐獻善款均穿白色,同時認為顏色潔白、清香持久且花開全年的苿莉花,最能代表高尚聖潔的母愛,被視為「母親節之花」。

顏色是文化的概念之一,不僅能反映一般文化從開始形成到最終固定的發展過程,更可反映出民族文化中獨有的特殊概念。在同一個國家,人民對於顔色都持有特定的價值,都有著相對穩定的聯想意義,不同顔色具有不一樣的聯想意涵。但不同國家或族群由於歷史背景、宗教信仰、地理環境、社會風俗及傳統文化等不同,造成相同顔色在不同國家、族群或語言中,產生不同的解釋與象徵,但有時相同的聯想意義,卻是透過不同顔色來詮釋表達。因此要深入瞭解泰人的思考邏輯及文化意涵,就必須要能清楚理解泰人對顏色的聯想及象徵意義,否則溝通聯繫容易陷入誤會、失禮或貽笑大方的窘境而不自知。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吳象元
核稿編輯:楊之瑜

※ 你對這篇文章談的議題有其他想法嗎?我們非常希望收到您的投書,請寄至asean@thenewslens.com,主旨處請註明【東南亞】,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