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迷的心聲:如果這是最後一屆「FIFA世界盃足球賽」,我一點也不介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重申一次,我喜歡「世界盃足球賽」,不是「FIFA世界盃足球賽」。該倒的,乎伊倒。
前些日子,FIFA(國際足總)就俄羅斯與卡達在爭取2018與2022世界盃主辦權行賄案,進行了調查。結果是,沒事,一切照常進行。
11月16日,德國職業聯盟主席說話了,大意是:若調查不公開,歐洲足協(UEFA)應當退出FIFA。包括英格蘭與中北美足協也都要求FIFA公布所有的調查報告。FIFA有做內容430頁調查報告,最後被紀律委員會提出42頁總結。
除了卡達官員已經被裁決終生除權,FIFA紀律委員會卻表示沒有直接證據說明卡達行賄。此外,負責調查的美國籍檢查官,也大呼報告被誤解。
我不想太生氣,其實報告交出來就好了。但偏偏親愛的FIFA最近的作為實在讓人看不懂。從今年世界盃前夕說起吧,當卡達行賄案爆發時,主席布萊特(Sepp Blatter)曾表示整件事情根本就是「種族歧視」。
「種族歧視」?
就我的理解,當時他的意思是,歐洲爭取主辦國家(其實就是英國媒體)見不得他國好,才會有這麼多風波,他覺得很遺憾。我非常確定他用了「種族歧視」這樣的字眼。
若身為某國足協官員講這話大概沒差,可他是FIFA主席。而整件事情還在調查中。
布萊特已經表明他會競選下一任FIFA主席,顯然他跟歐洲足協關係不太好,尤其當卡達被抓包涉嫌行賄,而歐洲足協的主席又有意角逐FIFA主席位置,想當然爾,布萊特會覺得不太開心。
FIFA在2014世界盃期間也是蠻奇妙的。一般來講,熱熱鬧鬧的,去介入很多影響比賽的部分似乎不太好,可FIFA簡直比廟口說書還說書,比菜市場大嬸還大嬸,什麼都要講一下、弄一下,忘了自己是主辦。
巴西球星內馬爾因傷缺陣接下來比賽後,FIFA發言人說要考慮處置踢傷Neymar的哥倫比亞後衛,結果也沒有。那身為主辦方,到底為什麼要講這種話?這是一種威脅了耶。你若覺得裁判當時瞎了,要重懲就直接下手,何必放話?
可能是,他們那時也真的處置了烏拉圭前鋒蘇亞雷斯。蘇亞雷斯因為咬了義大利後衛一口,(對,蠻戲劇化的),遭到FIFA重度懲罰,缺席接下來烏拉圭所有世界杯賽事,且四個月內不得「參與任何足球活動」(all football activity)。這麼高道德標準,好驚人。
但是,這對他的職業球隊來講(當時是利物浦)還真無辜,啥事也沒幹,主力球星就被罰成這樣,嚴格來說連訓練都不行,更嚴格是連打足球電玩也不行吧?沒有,巴塞隆納後來就簽走蘇亞雷斯,然後現在一切像沒事。難怪當初烏拉圭總統氣到快炸掉。
這就是帶領我們每四年熱鬧一次的世界足總。布萊特本人除了有講過媒體種族歧視,也講過英媒「糟糕的失敗者」(因報導俄羅斯爭取主辦2018時醜聞);他也不喜歡科技引進球賽判決;也不喜歡同志(他說同志不應該有性愛);「人們希望我們帶給貧窮者希望,我們做不來所有事情,但我們會盡力而為」。巴西貧童都要哭哭了。
當媒體問到FIFA面臨的危機,很經典的,他讓人誤以為自己是《教父》電影裡的龍套,「危機?什麼危機?這不是危機,只是意見不同,我們會在這個大家庭裡,好好解決事情。」
FIFA固然也是一個政治作業的單位,可是你們負責的業務是全球足球迷,包括假的足球迷、湊熱鬧的足球迷,跟隨著世界盃在買賣商品的一堆人……還是要回到足球一點吧?怎麼每次上新聞都是醜聞,或是看起來斷章取義但確有其事的歧視語言?然後還說別人歧視?

Sepp Blatter|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但他本人也是有悲傷的內心。以下是他對於媒體負面評價的感覺:「這些年來,媒體冠在我身上的污名多到數不清了,老實講,我當然很受傷。不禁自問:我做了什麼?」
你做了什麼?不然我們來看一下430頁報告嘛!不給看?喔。
然後他還要繼續競選。
歐洲足協會員國有54個,一次退出的話,基本上世界盃也不世界盃了。以後FIFA足球電玩裡面也不會有歐洲球員了,搞不好在歐洲球隊踢球的也不能出現。
我個人覺得很好。我喜歡「世界盃足球賽」,不是「FIFA世界盃足球賽」。四強的獎金少到簡直逼球員進賭場拉霸,還要被威脅被處罰。人們常言球星不愛國,為什麼要在這種比賽中愛國?我試問。
至於他會怎麼評論這個報告不透露呢?布萊特一定覺得歐洲足協為了竄他位子要海扁他而小題大作吧。拜託,我們球迷只想看一個沒那麼多政治污染的世界盃足球賽,就算FIFA會員國剩下四個也還是可以辦世界盃啊。之前大聯盟已經把棒球的等級拉到WBC,所以原來世界盃棒球賽消失也不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
重申一次,我喜歡「世界盃足球賽」,不是「FIFA世界盃足球賽」。
該倒的,乎伊倒。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楊士範
Tags:
死守舊機車最省錢?把握時間爭取汰舊換新補助才是聰明做法!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精打細算是許多機車族謹守的價值觀,但這樣真的能省錢嗎?若能聰明利用政府補助,把握時機汰換掉家裡老舊機車,加上SYM三陽機車祭出保證7個工作天交車的承諾,就是要確保購車民眾拿的到政府補助、同時享全年度最高優惠,以新車迎接新年的全新生活。
身為全球機車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許多台灣人家中都不只一台機車,有的老舊機車不好發動、騎乘時還有濃煙,但長輩或是精打細算的民眾,總秉持著不到零件停產的那一刻絕不輕易換車。但這樣的做法真的省錢嗎?從多方角度分析,其實非然。
別以為騎老車省錢,你沒想到的錢坑在這
首先,老舊機車因為動力科技較舊,省油表現無法與新車平起平坐以外,不合時宜的廢氣排放標準,難以通過排氣定檢,每次遇到機車要定檢時,輕則要在機車行花上許多時間,重則難以通過而冒著被罰款的風險,在道路上被相關單位攔檢更需付出高額罰款。
再者,隨著造車科技的進步與騎士對於騎乘安全的觀念提升,歐盟與日本分別已於2016年與2017年就開始規定新車要強制加裝ABS防鎖死煞車系統或CBS安全連動煞車系統,台灣目前雖然沒有強制加裝,但在2020年之前也曾經透過1,000元至4,000元不等的購車補助,積極推動民眾選擇有加裝CBS或ABS系統的車款,顯見煞車系統提升與行車安全的關聯性至關重要。
老舊機車不僅沒有CBS或ABS煞車系統的輔助,煞車系統更因經年累月的使用效能大幅衰退,若遭遇到緊急意外,難以達到有效減速避險功能,後續所衍生的問題,絕對更為嚴重且難以想像。
政府汰舊補助年底即將截止,現在正是換新大好時機
對於廣大的機車族而言,除了倚重機車的高靈活性以外,相較於汽車更低的入手門檻當然也十分重要,因此為鼓勵民眾提升用車安全、鼓勵汰舊換新,政府也藉由補助來提升民眾汰舊換新意願。以先前曾推行的ABS/CBS購車補助為例,2020年前停止時就曾掀起一波購車高峰,顯見購車補助對於機車族的重要性。而環保署所施行的汰舊換新2,000元補助,也確定將於2023年底正式退場,在年底前無疑為汰舊換新購車的最佳時刻。
面對琳瑯滿目的機車品牌,要如何選擇品牌與機種呢?首先從品牌切入,近年來躍升台灣機車市場龍頭的SYM三陽機車,以多元的機種選擇和優異的產品實力,擄獲台灣民眾芳心,且為了回饋消費者支持,三陽機車對於購車優惠始終不手軟,年底前更結合政府汰舊換新補助,三陽機車全車系汰舊換新再加碼3,000元,以迪爵車型為例,汰舊換新補助最高可達23,800元(三陽購車補助金14,500元+三陽汰舊換新加碼3,000元+政府環保署汰舊換新補助2,000元+政府汰舊換新貨物稅減免4,000元+廢車回收300元)。
換言之,若錯過了今年底最佳入手時機,明年要入手三陽機車新車,將會直接貴上5,000元(少了三陽汰舊換新加碼3,000元+政府環保署汰舊換新補助2,000元),對於荷包支出來說相當有感。

正因為政府補助即將退場,再加上三陽機車的加碼補助力道,造成市場上相當高的迴響,引發超級熱絡的好評與購車潮,三陽機車為了感謝消費者回饋,同時保證消費者的權益,全力加開產能,更祭出保證7日內(工作天)交車的承諾,就是要確保購車民眾不只拿的到政府補助同時享全年度最高優惠,更可以盡快交車,以新車迎接新年的全新生活。
多元機種選擇,每個人都可以理想的SYM
身為台灣機車市場龍頭,三陽機車旗下有多種車款選擇,其中全新迪爵125、MMBCU與CLBCU都是最熱機種。身為國民旗艦代名詞的全新迪爵125,不僅擁有三陽機車三大優勢DNA「日本京濱噴射系統」、「CBS 2.0連動煞車系統」、「63.9km/L 一級油耗」以外,更有最新科技EnMIS雙火星塞異時點火系統、傲視同級37.5L最大車廂空間、雙載舒適的689mm超長坐墊等配備。

廣受年輕人喜愛的MMBCU則是基於DRGBT優秀的平台血統,更針對實用性、舒適性上做出大幅調整,有同級中最大的置物空間及雙載的舒適性,以及獨特的跑旅車款外型,造就同級距銷售冠軍的寶座。上市短短3個月就熱銷破萬台的CLBCU,不僅有獲得金點設計獎的百搭精緻外觀,更有EnMIS超強油耗表現與貼心規格,堪稱內外兼備的最佳小蜂鳥車型!

把握時間舊換新,騎新車展開新的一年
從排廢、安全性,到補助優惠等面向分析,長期看來機車汰舊換新無疑是增加安全、減少風險且照顧荷包的最佳投資。有意願汰舊換新的民眾,絕對要把握今年底最佳時機,不僅有政府補助,更可獲得三陽機車的加碼補助,如此絕佳機會,錯過不再。
政府補助倒數 SYM全車系汰舊換新再加碼3,000元(電匯)保證7日內交車
- 更多詳細資訊請參閱「SYM三陽機車官方網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