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AA傳奇K教練:我對每位球員都會公平,但不會「平等」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掌握住每個人的注意力後,他們會直視我的雙眼,我會對他們說最後一件事:「今年,我期待教你們每個人。」我永遠都是如此。
文:麥克.薛塞斯基(K教練)、唐納.菲利普
麥克.薛塞斯基(K教練)領導杜克大學「藍魔隊」三十年,締造了享譽全球的輝煌戰績。自一九八六年起,K教練帶領杜克男籃十一次闖進NCAA最後四強,並四度摘冠;二○○八年帶領美國國家男籃隊在北京奪回奧運金牌;二○一○年再次率隊贏得世錦賽冠軍。K教練的勝績斐然,可說是籃球史上的傳奇,累計戰績900勝、284負,勝場率達76%。
時間管理
在第一次會議上,我們發給大家一本記事本和行事曆,裡面包含許多資料,和未來一學期的重要日期,我們都加以標示:像第一次練習、招攬新球員、在我家聚會,當然還有我們的賽程。此外,還標示學期什麼時候結束和什麼時候放聖誕假期。我們鼓勵學生提前規劃、提早安排行程和交通,這樣才可以省錢。
學生透過我們學習時間管理,這不僅關係到他們個人,也關係到整個團隊。換句話說,他們需要了解他們要對自己和球隊負責。
學業成績
我們同時也要求學業成績。我們其中一個職員會跟學生溝通,幫助他們建立時間表。我們提醒學生要告訴教授他們的賽程,什麼時候會缺課、什麼時候要去拿缺課時的資料。
在杜克大學,籃球員的課業不可以馬虎,他們必須用功。身為總教練,我不能代表學校。我不希望五年內二十個球員只有兩個可以畢業,我要每個球員都順利畢業,這點我說得很明白。
我們希望球員能全心體驗大學生活。所以在杜克,並沒有設立運動員宿舍,因為那只適用於想剝奪運動員跟一般學生相處的學校。對我而言,同學互動是大學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環。
當然,是否畢業,還得看個別學生;但我相信在課業上,學校有責任正面領導運動員,所以我們全年都會密切注意球員的進度。當時間表制訂好之後,我們都會拿到每一科的課程表,這樣我們才知道什麼時候要交報告、什麼時候期中考。身為總教練,在整個學年裡,我每週都會收到每個球員在學業生涯裡一些重要事項的報告,然後我們會採取行動。
在第一次的球隊會議上,我會花時間強調學生在學業上的品德。「在學業上,最糟糕的狀況是什麼?」我會問;通常有人會回答:「不及格」。
「不是,這不是最糟糕的。」我回應:「你可能盡了最大的努力,但仍然不及格。最糟糕的事是作弊。什麼叫作弊?抄襲別人的作業、盜用別人的報告、攜帶未經准許的資料進考場,諸如此類。我先告訴大家,在杜克大學的籃球計畫裡,這些事情絕不允許。」
然後,我會再深入一點探討這個話題。
「那麼,你們為什麼要作弊、要走捷徑?我們都知道,時間帶來的壓力比任何東西都要大,這就是我們要有效管理時間的原因。換句話說,我們會提醒你,不要拖到最後一分鐘才交功課。」
「夥伴們,不要把自己陷入必須作弊的窘境,這是身為杜克籃球隊員最糟糕的事情。如果真的發生了,學校將採取嚴厲懲處,不管懲罰什麼,我都會支持。所以我們絕不可以走到那一步。如果你告訴我:『我遇到無法解決的困難。』那麼,我們一起努力。我們會幫助你,但同時你也要學習如何自助。」
遊戲規則
在第一次會議上,我只給大家一個遊戲規則。「不做對自己不利的事。」這個定義很廣,當中包含了很多事情,諸如:三更半夜喝酒、吸毒、作弊等。當然,我們只提到「不可作弊。」但我不需要詳細告訴球員內容,高年級的學生會慢慢教導新生,這也可培養他們的領導才能。領導在任何團隊都是多向,而非單向的。
在領導的道路上,如果充斥著諸多規則,你會有所侷限。一個喜歡規則的領導者,即使他想依靠自己的判斷力,但早晚還是會陷入自己訂定的規則裡。
有些領導者喜歡有一長串「可以做」或「不可以做」的清單。「哎呀!你做了這個,我抓到你了!」我不想成為一支「被我抓到」的球隊,而「被我抓到」代表的是「我」,不是「我們」。一個領導者設立太多規則,會讓大家認為這是「我的球隊」而非「我們的球隊」。
事實上,有很多人建立規則是為了不想讓別人作決定。但這種模式不是我想要的。我不想成為一個管理者或獨裁者;我想成為一個領導者,領導是持續不斷、可調整、有彈性、有活力的。如果要這樣,領導者必須擁有一定的判斷力。
有時候,一個人違反規則是情有可原的。我們以練習時遲到為例:一個高年級生像湯米.阿馬克(Tommy Amaker)四年內沒有做錯任何事,突然在一次集合或開會時遲到,我會等他一下,因為長時間以來,他的守時已建立起一種信任。等到他最後出現時,湯米會直視我並告訴我遲到的原因。他會說:「教練,我的車子在半路拋錨,由於車上沒有電話,我用跑的跑了過來。」或他會說:「教練,沒有任何理由,我遲到了。」
但是,對新進球員,在建立信任初期,我的彈性會比較少。我記得,像新人強尼.道金斯(Johnny Dawkins)和馬克.阿拉瑞(Mark Alarie)在一次集合出發時遲到,我們找不到他們,他們亦沒有來電,當時其他隊員都很準時,於是我沒有等他們就出發了。最後他們趕上我們,我記得我正準備責罵時,我聽到他們告訴我睡過頭,這讓我很納悶,為什麼沒有其他隊員打電話給他們?因此,我告訴整個球隊要建立「夥伴制度」,大家互相點名。「如果我們其中一個遲到,」我告訴他們:「我們全體都遲到了。」如果我用處罰馬克和強尼作為結束,我將無法真正的解決問題。
事實上,因為我沒有制訂一套嚴格規則,所以處理類似狀況時,非常有彈性,也給了我很大空間去領導。這讓我可以表現我是關心隊上小朋友的,亦證明我是公正的。
當強尼和馬克向我解釋時,他們直視我的雙眼,我知道他們是誠實和真心的。在整個賽季裡,我都是直視球員的雙眼去判斷他們的感受、可信的程度和建立即時信任。大多數時候,他們都不會狡辯,他們更無法掩藏他們的想法,因為眼睛會說話。所以我要求所有隊員在跟對方說話時,要直視彼此,這是我們相處的原則。
Tags:
加熱加味菸成菸害防制破口?菸防團體與立委籲伸張程序正義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各界期待的菸害防治法新法上路,其主要目的是禁電子煙和納管加熱菸,以保障國人身心健康。然而,在新法實施兩個月後,其是否有效執行、法規是否存在漏洞,以及政府的風險評估機制是否準備好了等問題,都遭到反菸團體及立委的質疑。
5月31日將迎來世界無菸日,而台灣菸害防制法新法甫於今年3月22日上路施行,正式禁止電子煙與未經指定菸品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之加熱菸。新法迄今推動超過2個月,爭議卻不斷,不只跨黨派立委、民間菸害防制聯盟及家長與教育團體等,皆質疑為何違法新興菸品仍在實體與網路商店上隨處可見,就連國健署也於日前坦承,違規件數並未因新法上路而明確下降,且稽查懲處對象有相當高比例是未成年人。此外,儘管違法攜帶加熱菸入境最高可罰500萬元,關務署卻發現走私情形異常熱絡,光今年1到4月海關就一共查獲違法菸品1055件,也逼得國健署不斷呼籲民眾不要以身試法。
但這些亂象並非就地合法就能解決,民間菸防團體直言,加味菸禁令至今不見蹤影,以及國健署審查指定菸品之辦法名稱具誤導性、亦無明確機制,皆讓人懷疑本應保障國人,特別是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新法,是否真能達到修法初衷、落實執法?立委們也表達擔憂,認為違法菸品四處流竄,國健署與地方衛生局是否有稽查人力與資源不足,導致取締準則混亂的情形發生?
因此董氏基金會、台灣菸害防制暨戒菸衛教學會、愛兒親師家長協會、全國家長會長會長聯盟等「台灣拒菸聯盟」團體代表,日前出席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召開的「亂象頻傳?法規漏洞?審查黑箱?拒絕護航加熱菸成『健康菸』」記者會,即提出請求衛環委員會吳玉琴、邱泰源兩位召委,將已經公告的加熱菸上市評估辦法備查案排入審查,才有機會為守護台灣年輕人的健康進行亡羊補牢、並立即公告實施加味菸禁止條例等訴求。
新興菸品違法交易頻傳?家長團體:稽查成效不彰,罔顧青少年健康
在落實執法方面,立委林為洲指出,現行法規中明確規範,任何未經健康風險評估的產品都屬於違法,不能進行銷售或宣傳。然而,目前政府的取締行動僅止於象徵性地針對幾個大型網路平台。台灣拒菸聯盟指出,目前在實體店、代購網站及個人平台等處,依然可以看到相當熱絡的違法電子煙與加熱菸交易。
全國家長會長聯盟理事長黃正銘表示:「人力不足,是導致取締與稽查成效不彰的原因之一,建議可考慮採用鼓勵民眾檢舉的方法,例如給予檢舉獎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相信全民都會願意一起為防止電子煙違法交易、保護我們的青少年而努力。」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則認為,既然新興菸品管理現在依法有據,問題就落在國健署是否嚴格執法?鑒於新興菸品使用者以年輕族群為大宗,是否有與教育部、學校攜手合作,落實新興菸品菸害防制的教育宣傳?
加味菸禁令為菸商預留漏洞?立委、民團齊聲呼籲國健署應清楚說明
反菸團體抨擊國健署為開放加熱菸,不只使用嚴重誤導性的「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一詞,連在禁止加味菸上,也僅禁止花香、果香、巧克力、薄荷等四種口味,但根據國健署在108年公布的資料指出,菸商申請菸品添加口味已達1200餘種。對此,立委林為洲質疑是否為菸商預留漏洞?台灣拒菸聯盟也質疑,為何加味菸禁令特別給予業者18個月的緩衝期,明顯有別於母法規定,有違反程序正義之嫌。
林為洲也在記者會上點出,新興菸品最吸引年輕族群的地方,就是口味新穎,現在國健署說加熱菸已可送指定菸品風險評估審查,又遲遲不肯公告加味菸禁令,是不是要讓加熱菸的加味菸彈有可趁之機?他呼籲國健署應明確承諾,加味菸禁令公布前或公布後的緩衝期間,都拒審加味加熱菸彈。陳椒華在受訪時則表示,國健署應該檢討為何加味菸緩衝期一事,受到各方反彈?堅持18個月,是有什麼特別考量?為什麼不能跟菸品包裝警示圖文的緩衝期一樣,公告後1年上路?她表示將去文國健署,要求說明。

菸防法配套尚不齊備,有賴社會大眾、菸防團體、立院共同監督
菸防團體不只擔憂指定菸品的風險評估審查不完備,黃正銘理事長更在記者會中強調,早已多次要求中央一定要盡快啟動新興菸品的吸菸行為及公共衛生影響之本土研究與追蹤資料,但至今仍未收到任何回應,讓人相當憂心。立委陳椒華也認為,既然決定開放加熱菸,政府應該積極投入相關研究,以利進行指定菸品的風險評估,建議衛福部可以和國衛院展開研究計畫的合作。
菸防法既已上路,又該如何監督?反菸團體認為,立委們可依據立院職權行使法,將有違反或牴觸法律規定疑慮的指定菸品審查辦法,由立院備審改為送交衛環委員會審查,而非便宜行事、讓漏洞百出的制度默默運行下去。針對爭議法規、行政命令,台灣過去就有類似做法,像是2020年開放萊豬的行政命令,就由備審改為朝野聯席審查、2022年兵役延長案,也有由從查照改為審查的呼聲。
身為時代力量立院黨團副總召的陳椒華也提到,近期的再生醫療法,也是因為醫療改革、病友權益團體、醫學法規學界、在野黨團齊聲表達疑慮,才讓政府暫緩表決,顯見法律就算通過,不代表社會各界就應停止關注議題。她很感謝民團一直代替國健署來謹慎把關菸防法,時代力量也會持續關心執法情形,並要求衛福部建置菸品相關之流行病學調查資料庫。她認為,「只有當民眾真正理解菸品對健康的危害,我們才能從源頭降低國人對菸的需求,從而達到防治菸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