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博弈時代的澎湖:轉型綠能低碳島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中央政府、台電、乃至於地方政府都有投入的意願,然而,澎湖邁向低碳綠能島計畫之路,卻仍在崎嶇路途緩慢地前進。
文:蔡依倫(國立澎湖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何明修(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暨中心研究員)
本文摘自《轉給你看-開啟臺灣能源轉型》一書
不論是觀光服務或漁業活動,對澎湖而言,凜冽的東北季風一直是在地經濟活動的阻礙。東北季風不僅使得漁民必須面對險峻的海象,同時也阻卻了遊客冬季到訪的意願。如何克服地理與氣候造成的劣勢,成為地方政治菁英與住民們永遠的經濟課題。究竟應該創造新興經濟活動,振興冬季旅遊;或者,充分利用先天劣勢,順著風勢而前進,考驗著島嶼住民對未來的想像。
兩度被拒絕的觀光賭場:澎湖公民社會的興起
1990年代末期是澎湖人口外流最為明顯的時期,地方人士莫不想方設法,重回過去的榮景,觀光賭場即是曾被寄予厚望的解方。2009年9月澎湖舉辦臺灣首次的觀光博弈公投,儘管觀光賭場只是少數政治頭人積極推動的經濟建設,但卻在純樸寧靜的島嶼激起了家園保衛的陣陣漣漪。
博弈公投不僅阻擋觀光賭場設置,對澎湖的地方發展也產生了明顯的影響,除了間接改變在地政治經濟外,公投期間贊成與反對方的針鋒相對,不僅促成澎湖公民社會的興起(Tsai & Ho, 2017),也促使許多人開始思考,如果不要賭場,那麼澎湖的地方發展將走向哪裡?

澎湖風機:觀光、噪音與羊群
過去以來,東北季風雖然一直被澎湖視為經濟發展的阻力,但強勁的風場卻意外成為風力發電開發的試驗場所。早在2000至2005年間,台灣電力公司就已經成功地在白沙鄉中屯村陸續商轉八部風機(每部容量裝置600kW)。2000年代中期商轉的中屯風機在運轉初期廣受地方好評,白色高聳矗立的風機意外地成為中屯的觀光景點,風機一度成為鄉里積極爭取的建設。然而,台電設置的14部風機在澎湖商轉多年,卻仍然累積不少民怨。
菓葉風機的低頻噪音造成的困擾並非常年存在,唯有在西北風起時的特定時日才構成明顯的影響;但即使時如此,一旦出現噪音,仍然使居民日常生活受擾,甚至也影響著鄰近的菓葉國小。組織結構龐大的台電,風機施工暨維修部門遠在臺灣,往往未能及時且積極地處理地方反映的噪音問題,村民的抱怨因此持續累積。地方人士轉而寄望縣政府介入解決,但由於縣府的權責範圍有限,不僅噪音困擾始終未能完善處理,夾在村民與台電之間的縣府往往吃力不討好,成為村民與地方民意代表指責的對象。
除此之外,中屯風機運轉多年後,2009年傳出飼養在風機周遭的羊群出現異狀,業者指稱噪音導致羊隻睡不著且日益瘦弱,四百多頭羊莫名死亡,業者同樣求助無門,類似的事件也發生在湖西的北寮風機,這些紛爭也都仰賴縣政府扮演居中協調的角色(鄭隆政,2009)。雖然台電均已依辦法賠償業者,但未釐清羊隻病變的原因,而且也鮮少向村民詳細說明這些事件的原委,反而使得村民們對低頻噪音構成的健康威脅有更深的疑慮。
後博弈時代,讓澎湖邁向綠能低碳島?
儘管如此,2009年《再生能源條例》通過,綠能發電獲得制度性的誘因。此一電業制度的變革,對於苦於東北季風困擾的澎湖而言,就像是在陰陰鬱鬱的冬季,難得一見的曙光,為澎湖的地方發展帶來了希望。再生能源條例的電能躉購制度採取價格管理的方式,建立再生能源固定收購電價模式(Feed-in Tariff, FiT),依不同的再生能源發電技術擬定固定收購電價,並要求經營電網的電業應併聯、躉購再生能源產生的電能,藉此鼓勵民間共同響應再生能源發電。有鑑於此,2010年以些微差距取得續任的縣府團隊,決定整裝重新出發,由建設處籌劃,開闢出屬於澎湖縣民的再生能源發電疆土。
澎湖如同其他離島縣市,屬於獨立電網供電;澎湖本島主要仰賴台電的尖山電廠供電,其餘人口數較多的七美和望安島也各自設有小型發電廠,若是更小型的島嶼,則採海底纜線或簡易發電機供電。這些電廠皆屬燃油發電,供電成本高,連同澎湖本島與離島的平均供電成本可高達一度電10元,每年光是澎湖區處的虧損就多達20億,台電一直希望能夠解決這個問題。行政院在2010年擬定兩項重大能源政策,其一是由台電興建臺灣—澎湖海底纜線,使澎湖與臺灣併網供電,目的即在於解決澎湖供電成本過高導致的虧損的問題。
另一項政策是低碳島計畫,旨在建構澎湖成為綠能低碳島,其中佔比最高的再生能源開發即是充分發揮澎湖特色的風力發電開發。此風力發電案高達97MW[註1] ,分別由台電與澎湖縣政府負責33MW與64MW風電容量,兩方採取相當不同的模式進行開發,台電採取風場開發/回饋地方的模式,澎湖縣政府則規劃成立全民入股的能源公司。事實上,低碳島計畫的風電開發原預定全面交付台電,但澎湖縣政府積極爭取到部分容量自行開發。這也是澎湖縣政府用以促進地方發展,同時擺脫總是要為台電處理善後的一石二鳥之計。
這兩項政策有著互補的功用,一方面兩迴線的臺—澎海纜不僅可使臺灣電力輸送至澎湖,使尖山電廠作為備用電廠,大量減少碳排放與供電成本;另一方面,澎湖豐沛的風力所產生的電力也可經由海纜輸送至臺灣,成為輸出綠能的島嶼。再生能源條例似乎為澎湖創造了發展的契機,不僅中央政府、台電、乃至於地方政府都有投入的意願,然而,澎湖邁向低碳綠能島計畫之路,卻仍在崎嶇路途緩慢地前進。

萬事俱備?只欠參與!
Tags:
大戶玩日本:永豐「DAWHO之夜」帶你一起攻略日本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6/14 19:30 永豐銀行攜手關鍵評論網舉行「DAWHO之夜」直播活動,由吳怡霈主持,邀請旅日知名作家張維中、政治大學商學院副院長周冠男,一起線上教你探訪日本旅遊秘境,如何運用身邊現有的財務工具,玩得輕鬆又盡興!
隨著疫情解封,各國邊境與觀光政策開放,全球旅遊市場逐漸復甦,2023年臺灣的出國旅遊需求正大幅成長中,尤其到日本旅遊的臺灣旅客人數與日俱增。對於國人而言,日本向來是出國旅遊的最佳首選,當地的美食及文化都深受國人喜歡。6月14日關鍵評論網將與永豐銀行DAWHO數位帳戶攜手舉辦一場線上直播活動──「DAWHO之夜:大戶玩日本」,教大戶們如何到日本好好玩一波,大肆採購、吃美食,同時也別忘了運用身邊現有的財務工具,自在旅遊無負擔!
疫後旅遊的日本秘境攻略
「DAWHO之夜:大戶玩日本」的線上直播活動,邀請到懂生活又熱愛旅遊的吳怡霈擔綱主持,今年上半年才到日本旅遊的她,直播中將請她分享旅遊的最新感想,拋開只有逛街和美食的行程,從她的經驗中讓觀眾體會深度遊日本的不同樣貌。
活動中也特別邀請旅居日本多年的知名作家張維中,帶大家一起體會在地的日本風情,實際走進他在日本的生活,認識日本東京華麗街區樸素特有的一面;而政大商學院副院長周冠男則要以擅長的行為財務學,與大家分享平時應培養的理財習慣及如何妥善運用身邊現有的財務工具,為自己存下一筆旅遊基金,為日後的旅遊提前做好準備,玩得輕鬆又盡興。
永豐DAWHO與你一起玩日本
自從日本重新開放邊境,相信大家對於日本行都已經迫不及待了吧!在數位網路時代下,規劃旅遊時除了便利可得的網路分享資訊,便捷高效的數位工具也是在兌換外幣及消費時不可或缺的利器,永豐銀行的新世代 VIP 數位帳戶「DAWHO」所具備的全方位金融科技服務,正是您最貼心的旅遊幫手。想知道更多關於日本秘境攻略與旅遊前的理財消費知識,讓我們一起向他們請教疫後重返日本旅遊前需要注意的事項及相關旅遊優惠內容!
※同步提醒大家 ,本次直播由永豐大戶數位帳戶贊助,但節目的討論不代表永豐銀行立場。想了解更多大戶的質感理財生活歡迎加入永豐DAWHO的I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