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後博弈時代的澎湖:轉型綠能低碳島

後博弈時代的澎湖:轉型綠能低碳島
Photo Credit: Ting W. Chang CC BY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中央政府、台電、乃至於地方政府都有投入的意願,然而,澎湖邁向低碳綠能島計畫之路,卻仍在崎嶇路途緩慢地前進。

氣候變遷日益嚴重的今日,地方是回應全球暖化課題的重要實踐者。然而,即便是引進號稱乾淨、對環境無害的再生能源電廠,地方能源轉型仍有可能遭遇重重阻礙,以下分別就台電與縣府負責之新風電開發,討論其進展與所遭遇的困難。

從澎湖邁向低碳綠能島的初期進展可知,民眾溝通及再生能源電廠的運作型態,影響著在地居民對於風力發電廠支持與否。澎湖低碳島計畫規劃的風力發電,分別由台電與澎湖縣政府採取相當不同的模式進行開發,然而台電過於僵化的風場開發程序,以及利害關係人與股東對全民入股風電廠的不信任,致使兩方的風電開發過程並不順遂。隨著中央政府採取更堅定的政策推動能源轉型,臺—澎海纜完工已經指日可待,澎湖也率先建構智慧電網,當技術性的問題可以一一排除,民眾的溝通與積極回應將是下個階段努力的目標。

2016年就任的民進黨政府積極推動能源轉型,提高再生能源發電占比,預計在2020年再生能源發電達總發電量20%。有鑑於澎湖風力發電的潛力,行政院已宣告將持續投注資源,推動澎湖再生能源發電,預計在2025年建造澎湖的離島與本島成為百分之百的全綠能島。然而,澎湖各界雖欣喜於中央政府的眷顧,但是居民對於澎湖被定位為能源輸出島,醫療與交通等民生需求卻始終未被重視,仍不免感到失望。中央與地方均有再辦全民入股能源公司之討論,或許這將是澎湖自籌財源解決民生問題的途徑。屬於全民的能源公司將如何籌設營運?能否克服曾有的阻力?都考驗著中央暨地方政府、台電與澎湖居民的決心。

註解

  1. 低碳島計畫的風力發電開發容量幾乎可以完全取代尖山電廠,尖山電廠裝置容量為129.8MW,但澎湖即便在夏季最高用電量也未超過80MW。

參考資料

  1. 鄭隆政(2009)。〈中屯養羊問題多,陳定國不滿農漁局作發發飆〉。《澎湖日報》, 12月19日。
  2. Tsai, I-lun and Ho, Ming-sho. (2017). “A Tale of Two Offshore Islands: Anti-Casino Movements in Penghu and Mazu.” In Dafydd Fell (ed.), Taiwan’s Social Movements under Ma Ying-jeou: From the Wild Strawberries to the Sunflowers, pp.54-70. Loundon: Routeldge.

本文摘錄自《轉給你看:開啟臺灣能源轉型》,秀威資訊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延伸閱讀

本文經台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