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日本「民進黨」整併後改名「國民黨」 台灣人:大家都知道兩黨是一樣的

日本「民進黨」整併後改名「國民黨」 台灣人:大家都知道兩黨是一樣的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日本的在野黨「民進黨」士氣低迷已久,今日決議和「希望之黨」合併並改名為「國民民主黨」,簡稱「國民黨」,這個名稱上的巧合讓台灣網友笑了。

日本媒體報導,日本在野黨「民進黨」與「希望之黨」兩黨準備合併,宣稱未來將成為以「國民」為主的中間政黨,今(24)日,民進黨的黨魁大塚耕平與希望之黨黨魁玉木雄一郎在國會大廈舉行會談,雙方在會議上決定,新的黨名改為「國民民主黨」,簡稱「國民黨」,這也讓台灣網友紛紛表示,「這太好笑了」。

(中央社)日本的民進黨與希望之黨的執行部昨天開會討論合併事宜,新黨名稱考慮取名「國民黨」。其他的提議還有「國民民主黨」、「改進黨」、「共和黨」等名稱,兩黨快則今天做出決定。

日本「每日新聞」報導,民進黨與希望之黨昨天召集所屬的國會議員開會,討論兩黨合併後的新黨名稱,將討論是否取名為「國民黨」。兩黨成立的新黨協議會今天將開會討論,做出決定。

兩黨就基本政策方案已大致上達成協議,新黨黨綱記載基本理念是「以涵蓋穩健保守派至自由派的國民為主的中道改革政黨」。

有關安全保障相關法,新黨黨綱記載為「基於尊重現行憲法的和平主義、堅持專守防衛的原則,有關被指違憲的部分將重新檢討」。在核能政策方面,新政黨則是沿襲民進黨的政策,訂出方針為「目標2030年代零核電廠」。

民進黨的前身叫「民主黨」。2009年民主黨擊敗執政的自民黨取得政權。後來因失去民意支持而淪為在野黨,最後更陷入分裂,一部分民主黨議員另組民進黨。

去年國會眾議院選舉期間,民進黨的一部分議員脫黨,參加了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創建的「希望之黨」;但希望之黨依然未能獲得民意的有力支持,現在兩黨考慮合併。

這兩黨原本考慮新黨取名「民主黨」,但與立憲民主黨雷同,可能不會獲總務省批准。

台裔日籍參議員蓮舫曾是民進黨的黨魁,但後來脫黨加入立憲民主黨。立憲民主黨向總務省登記的簡稱是「民主黨」。

《風傳媒》報導,日本民進黨的前身是民主黨,曾在2009至2012年取得3年短暫政權,然而卻因執政不佳、支持度長期低迷被取代,後改名為民進黨,和台灣目前的執政黨的民主進步黨同名,日本民進黨歷經代理黨魁枝野幸男出走另立新黨、參院幹事長小川勝也之子涉嫌施暴,及前黨魁蓮舫脫黨等風波,黨內士氣頹靡。

希望之黨則源於小池百合子之前成立的政治塾「希望之塾」,以2016年成立的東京都地方政黨—都民第一會為基礎,並吸納了從自民黨、民進黨等離黨的多名國會議員。兩者皆是以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為中心的政治組織。

《三立新聞網》報導,對於合併更名,日本網友卻相當不看好,表示「不值得期待」、「改了名,本體有什麼差別嗎」、「『國民黨』?為什麼不叫『市民黨』」、「感覺台灣又要來抗議了,民進黨的下個是國民黨嗎?」還有網友回想過去的歷史,「說到1930年代的中國與蔣介石,那就是日本的敵人啊!」

該黨名也掀起台灣網友討論,笑稱「就算改名了,大家還是知道民進黨=國民黨啊」、「這黨名在台灣差不多過街老鼠了...日本民進黨千萬別跳這個坑,小心從在野變泡沫了」、「這是看到台灣民進黨徹底國民黨化的啟示嗎?」、「還以為是台灣新聞呢!居然連日本人都知道現在台灣民進黨和國民黨是一樣。」

新聞來源:

核稿編輯:羊正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