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曲棍球、美式足球、棒球、籃球,哪一種最容易發生「運動暴力」?

曲棍球、美式足球、棒球、籃球,哪一種最容易發生「運動暴力」?
Photo Credit:AP/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儘管打鬥多發生在個人之間,但運動員暴力在以團隊為單位的進攻/防守型運動中更為常見。這也符合一般的模式:暴力取決於團隊支援。

作者:蘭德爾.柯林斯

觀眾參與賽事是為了獲取集體亢奮感,這種戲劇性的情感流能將興奮注入群體能量與團結之中。運動員則會用更複雜的方法來激發這種情緒上的衝動。在群體運動中,他們會與隊友共用情感,而比賽成功與否取決於整支隊伍能否獲得情感共鳴並積極配合,這兩者被共同稱為「勢頭」或「化學反應」(Adler 1984)。運動員同時也與他們的對手共同陷入情感互動,無論是個體競技還是群體競技。這種情形包含了技巧與努力的競賽,但更重要的是看誰能獲得情緒支配力。從互動儀式論的角度來看,這是一種對情緒能量的爭奪,獲得情緒能量的運動員或隊伍,在對手喪失情緒能量的那一刻就已經贏了。這就是一場比賽的情感轉捩點。

觀眾中由戲劇性緊張建構起來的集體亢奮、隊伍中的情緒共鳴、對手之間的情緒能量對抗,這三種情緒互動共同構成了運動暴力爆發的背景。

比賽中的互動與運動員暴力

暴力何時會發生?下文中,我將嘗試找出比賽中最可能發生暴力的時刻。首先讓我們思考一個更寬泛的問題:運動中的哪些特點會讓暴力更加頻繁的發生,並會(雖然不一定總是有關)使暴力變得更加嚴重?

有些暴力是比賽本身的一部分。拳擊手會互相毆打,美式足球員會盡可能用暴力阻撓對手,曲棍球員會發生身體衝撞。在比賽規則允許的範圍內,也常發生受傷事件。我們將規則範圍內的暴力稱為「運動暴力」,通常它會使比賽中止。這其中也有重合的部分,有些場上暴力似乎在規則承認的範圍之內,對犯規、不必要的衝撞和規則之外的打鬥,也都會有相應的懲罰。這一切構成了一個連續的光譜,從合法的運動員暴力,到犯規,到阻撓比賽繼續進行的鬥毆,沿著這道光譜上行,情緒也會逐漸升級。

運動可以分為三個主要類型,(一)表演型競技:既有進攻也有防守的情境;(二)平行對抗:競爭對手努力在實現某一目標的過程中超越對方;(三)技巧展示:運動員透過給評審留下深刻印象而取勝。運動暴力在表演型競技或其某些子類型中最為常見。如果深入思考原因,我們會發現,用雙方互動的結構來理解運動暴力,比用個人脾氣或背景等常見的解釋更合理。

人們經常用「男子氣概」來解釋運動暴力,它在社會文化中被理解為攻擊性或支配性,在生理特徵上則被理解為分泌過量的睾酮或是結實的肌肉。然而,肌肉最發達、看上去最具有男子氣概的運動員往往是鉛球、鐵餅和鏈球等田徑項目的選手,在這種比賽中卻幾乎從未發生過打鬥。同理,舉重是最關注肌肉的運動,但舉重運動員也很少發生鬥毆事件。這些都是平行競爭項目,運動員之間沒有直接進攻和防守的衝突,雙方的互動形式無論多麼緊張和具有競爭性,都不會挑起戲劇性的暴力衝突。技巧展示類運動項目也與衝突無涉,例如體操等,男子體操也十分關注肌肉,但其互動形式也不是衝突性的。這就是為什麼參與類似展示類運動的男性(無論是競爭性比賽如花式溜冰,還是音樂表演如芭蕾)往往會被認為不夠男子氣,哪怕他們展示出相當高水準的力量與身體協調能力。

包含進攻與防守情境的運動格外具有戲劇性,因為它們會透過一系列情境建立起緊張感,並允許發生突如其來的逆轉。運動員既要實施進攻,又要阻撓對手。在應對威脅和破壞的過程中,充斥著緊張與戲劇性,最終在防守住對方進攻的同時,也能獲得精神上的勝利,如果個人技能或是團隊節奏被打亂,就會讓人產生難以接受的情緒。透過一系列此類情境,在進攻與防守的衝突過程中,產生情緒的轉捩點。

採用表演型競技形式的運動最常發生暴力,但這還不夠。與真實的暴力最相近的運動是拳擊和摔角,但這些很少會導致額外的暴力打鬥。我們在第六章曾看到,在何利菲德與泰森的「咬耳朵事件」中,暴力升級到違反規則的程度,最終徹底中斷了比賽。不過,在這些運動中,打鬥已經成為運動本身的一部分,以至於沒有辦法透過升級暴力來發出戲劇性的聲明。在其他運動中,運動員之間的打鬥,表明原本比賽中的競爭已經升級為一場真正的打鬥,然而拳擊的表現形式已經十分類似真實的打鬥,因而沒有留下什麼空間來表現參與者超出常規的憤怒。

摔角這項運動更加有利於避免額外的暴力。技藝高超的摔角選手在比賽時彼此距離極近,因而拳腳很難用上更多力量,標準的摔角動作包括將對手摔倒在地,使其陷入無法還手的境地等。即使相對技術不高的摔角選手,通常也都知道該如何限制對手的動作並陷入僵持。這種比賽通常最後會變成比試雙方肌肉的耐久力。此處的表現形式非常簡單,比起將緊張感積累到高峰,這些運動更傾向於逐漸建立支配力或是製造僵局。技藝高超的摔角選手既能發動突襲,也能迅速躲開對手的攻擊,但這些動作的結果往往是讓對手的威脅性減弱。因此,摔角作為一種最直接和持久的肌肉對抗項目,反而為其本身形式所限制,進而使打鬥局限在規則之內。

儘管打鬥多發生在個人之間,但運動員暴力在以團隊為單位的進攻/防守型運動中更為常見。這也符合一般的模式:暴力取決於團隊支援。有兩個特點可用來預測暴力的發生與程度:(一)與暴力相關的行為、努力及威脅在多大程度上成為比賽的一部分;(二)運動員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保護以免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