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18年來遭13國斷交,還有哪些邦交國「岌岌可危」?

台灣18年來遭13國斷交,還有哪些邦交國「岌岌可危」?
多明尼加駐華大使索托呈,2017年7月與總統蔡英文合影。Photo credit: 總統府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台灣與多明尼加斷交的新聞一出,多家外國媒體都以「多明尼加選擇了中國、放棄台灣」等標題,進行報導。中國官媒更指出,「台灣丟多明尼加,是朝零邦交更進一步。」

在中國金錢外交攻勢下,多明尼加今天(5月1日)轉身投抱中國,與台灣終止長達77年的外交關係。打開台灣邦交史,近18年來,共計13國斷交,目前邦交國數目已自2字頭,下滑至19國。

總統蔡英文今天表示,多明尼加斷交是北京當局對台再次打壓,軍機、軍艦繞行,或是外交打壓,對兩岸關係來說,都是不友善、破壞性的做法,這些動作都會讓台灣人民感到失望。

蔡英文也提到,這次的斷交,「大家都心知肚明,這是北京當局對台灣再次的打壓」。並指出這些作為,已經實質破壞了兩岸關係的現狀,不尊重台灣的民主體制,片面改變台海穩定的現狀。

面對台灣再少一個友邦,蔡英文說,現在是台灣要團結的時刻,希望朝野務必要放下成見,一致對外。

而台灣與多明尼加斷交的新聞一出,多家外國媒體都以「多明尼加選擇了中國、放棄台灣」等標題,進行報導。

德國之聲
德國媒體《德國之聲》以「多米尼加共和國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放棄台灣」,報導多國與我國斷交事件。
BUSINESS_INSIDER
美國《商業內幕》標題為「台灣最大的外交合作夥伴之一,剛剛與他們斷交、選擇了中國」。

日本《產經新聞》報導,不接受中國主張「一個中國」原則的民進黨蔡政府,從2016年5月上任以來,與台灣斷交的邦交國,多明尼加是繼聖多美普林西比、巴拿馬後的第三國。

中國官媒《環球時報》更指出,「台灣丟多明尼加,是朝零邦交更進一步。」

孤立台灣,中國承諾多明尼加多少錢?

《聯合報》報導,多明尼加受到中國鉅額貸款誘惑,和中國建交。知情人士透露,中國向多明尼加承諾30.94億美元(約928.2億台幣)的貸款,包括興建平價住宅2.2億美元、高速公路(4億美元)、鐵路鋪設(16億美元)、天然瓦斯發電廠(3億美元)、多功能水力發電廠(3.5億美元)、廢棄物焚化廠(1.74億美元)、與民航中心設置虛擬系統(5千萬美元)。

報導指出,根據知情人士,我方和多明尼加今年2月簽署雙邊合作備忘錄(MOU)後,感覺到後續進展有點慢,有提醒大使要特別警覺,今年還贈送悍馬車給多明尼加。

《中央社》報導,馮世寬去年8月曾經訪問中美洲,允諾將提供多明尼加軍援,返國後向總統蔡英文報告軍事物資援助案。2017年10月,多明尼加國防部長寶林諾(Rubén Darío Paulino)訪台,雙方同意這筆3500萬美元(約10.6億台幣)的軍援,國防部除了捐贈2架UH-1H直升機與90輛悍馬車外,還將提供100具備用發動機作為後勤備用。

而今年3月,陸軍司令王信龍赴多明尼加參加悍馬車捐贈儀式,捐贈50輛悍馬車,悍馬車頭還掛上中華民國跟該國的國旗。而《自由時報》報導,對於已經援贈的軍備,據透露將不會追回。

外交部長吳釗燮對於援外後被斷交一事,則說外交部對於所有合作計畫,都會做滾動式檢討和調整,仍重申我國主要希望這些計畫,能夠真正達到協助其他國家人民福祉的目的。

《聯合報》報導,我國前駐多明尼加大使馮寄台今天則表示,「這個國家(指多明尼加)不重要!」,他強調,多明尼加唯利是圖,對我國需索無度,現在斷交了,從整體國家利益分析,對我國的影響有限。

18年來,台灣失去13個邦交國

(中央社)台灣原有邦交國20個,但多明尼加今天宣布與中國建交,與台灣斷交後,台灣的邦交國數目降為19個。外交部上午召開國際記者會,外交部長吳釗燮發表嚴正聲明,譴責中國動輒以鉅額金援等金錢外交手段挖台灣邦交國的舉措,「我國深感不齒並予強烈譴責」;「政府絕不會在北京壓力下低頭」。

盤整這18年來的邦交關係,共13國斷交,其中2001年至2018年間,包括:

蔡英文執政時期(2016 – 至今)

  • 2018年:多明尼加
  • 2017年:巴拿馬
  • 2016年:聖多美普林西比

馬英九執政時期(2008 – 2016)

  • 2013年:甘比亞

陳水扁執政時期(2000 – 2008)

  • 2008年:馬拉威
  • 2007年:哥斯大黎加
  • 2006年:查德
  • 2005年:塞內加爾、格瑞納達
  • 2004年:萬那杜、多米尼克
  • 2003年:賴比瑞亞
  • 2001年:馬其頓

斷交原因,與中國多年來強力的金援攻勢有關。

巴拿馬於2017年6月13日宣布與中國建交,巴拿馬位於中美洲,是中華民國最久的邦交國,兩國建交長達107年,關係可追溯至清朝。

而位於西非的聖多美普林西比,斷交原因是,聖多美要求中華民國給予2億1000萬美元的金援,當時總統蔡英文召開國安會議後表示中華民國不應該與中國在金錢外交上競逐,因此決定中止雙邊外交關係,而當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還聲明表示,「歡迎聖普回到一個中國原則的正確軌道上來。」

甘比亞是非洲大陸最小的國家,兩次與台灣斷交。在1974年斷交後,1995年再復交,2013年再度與台灣斷交,2年後甘比亞與中國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甘比亞伊斯蘭共和國關於恢復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

其他與台灣斷交的邦交國,多在前總統陳水扁執政期間,包括馬拉威在與台灣建交41年後宣布斷交,原因是當時中國承諾給予10億美元(台幣322億元),幫助馬國開發天然氣資源並且贊助國家基礎建設。不過,馬拉威後來後悔與中國建交,因為中國並未履行所給的承諾。

查德於2006年斷交,當時外交部發表聲明表示,「查德共和國政府頃屈服來自中國之強大壓力,決定與中國復交,中華民國(台灣)政府對此至表遺憾。中華民國(台灣)政府為維護國家尊嚴、主權及人民福祉,決定自即日起中止與查德共和國之外交關係,並停止一切援助計畫。」

塞內加爾為西非小國,當時塞內加爾的總統瓦德(Abdoulaye Wade)於2005年致函給時任總統陳水扁,宣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復交,跟中華民國只將維持經濟、商業和文化關係,並且表示兩國之間只有利益沒有朋友關係。根據外交部瞭解,當時中國提供2億美元的援助作為建交的條件。

目前台灣共有19個邦交國,分別是吉里巴斯、馬紹爾群島、諾魯共和國、帛琉共和國、索羅門群島、吐瓦魯國、布吉納法索、史瓦濟蘭、教廷(梵蒂岡)、貝里斯、薩爾瓦多、瓜地馬拉、海地、宏都拉斯、尼加拉瓜、巴拉圭、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聖露西亞及聖文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