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表】從漫威18部電影票房表現,看出台北與北美大不同

【圖表】從漫威18部電影票房表現,看出台北與北美大不同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漫威電影10年來,已經出品18部電影,現在正在上映的《復仇者聯盟3:無限之戰》則是第19部電影。過去這18部電影的票房成績,表現有好壞。本文回顧這幾部電影的票房成績排名,從中看出台北觀眾的喜好,以及台北與北美兩區觀眾的喜好差異。

根據台北票房觀測站的資料,《復仇者聯盟3:無限之戰》開演六天後,台北票房就已經破億。

這是漫威十年來所拍的第19部電影,經過了十年的經營,外加幾乎所有漫威英雄都會在這部電影登場。在這樣的行銷宣傳下,這部電影目前在世界各地都開出漂亮的票房。

不過,漫威過去的18部電影,也不是每部都有這麼搶眼的成績。

以向來都有統計數據的台北票房來比較,其中票房最好跟最差的電影,差距將近十倍。最差的是《無敵浩克》(2008年上映),賣出兩千八百多萬票房;最好的是《復仇者聯盟1》(2012年上映),賣出兩億三千多萬票房。

漫威電影台北票房排名
排行 電影 累積票房(台幣) 上映年份
1 復仇者聯盟1 2億3794萬9916 2012
2 鋼鐵人3 2億3098萬0554 2013
3 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 2億424萬9883 2015
4 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 1億8367萬9600 2016
5 鋼鐵人2 1億3008萬5082 2010
6 蟻人 1億2773萬5969 2015
7 雷神索爾2:黑暗世界 1億2018萬2004 2013
8 黑豹 1億1728萬5840 2018
9 美國隊長2:酷寒戰士 1億1623萬4859 2014
10 奇異博士 1億1555萬9271 2016
11 雷神索爾3:諸神黃昏 1億1035萬3983 2017
12 蜘蛛人:返校日 1億494萬1823 2017
13 雷神索爾1 8589萬7206 2011
14 鋼鐵人1 8348萬0694 2008
15 美國隊長1 6174萬1274 2011
16 星際異攻隊2 5561萬3890 2017
17 星際異攻隊1 4395萬3273 2014
18 無敵浩克 2893萬6859 2008
資料來源:台灣電影年鑑、台北票房觀測站(2017上映電影)

而鋼鐵人、美國隊長、雷神索爾的首部電影,在台北票房都沒賣超過一億元。

這樣的表現,可能是初期台灣觀眾比較不熟悉漫威創造的英雄角色,那時候大多數人比較熟悉的超級英雄,大多是由DC(DC Comics)所創造,例如超人與蝙蝠俠等,也早已有相關電影在台灣上映。

不過,比較晚期上映的《星際異攻隊》,票房表現卻也不太亮眼。這可能與影片風格及角色性格有關,《星際異攻隊》成員是由一群宇宙罪犯組成,不像是典型的英雄形象;而影片內容則是偏向美式幽默與惡搞風格。

台北與北美票房比較

將這18部電影的台北票房排行,與北美票房比較,也可以看出不同地區觀眾的喜好差異。下圖是漫威這18部電影,台北票房排名與北美票房排名的比較。

從中能看出《無敵浩克》在兩個地區的票房排名都是墊底。

前5名跟最後一名

其餘的電影,在台北與北美的排名,則是大不相同。其中《鋼鐵人2》、《蟻人》與《雷神索爾2:黑暗世界》是差異較大的三部,他們在台北票房,都排行在前十名內,但是在北美則排在十名之外,《蟻人》甚至是北美排行倒數第三。

鋼鐵人-蟻人-雷神2

而《星際異攻隊》第1、2集的情形,則是相反過來,在北美排名前十名,但在台北票房是排行倒數第二與第三名,這個差異可能跟前面提到的電影風格有關。

星際異攻隊

從上面的資料來看,有許多英雄登場的電影,在台北跟北美都能獲得不錯的票房。而各英雄的獨立電影,則不一定都能受到兩個地區的觀眾喜好。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