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實證科學破解飲食迷思:維他命C可以預防、紓緩感冒?

實證科學破解飲食迷思:維他命C可以預防、紓緩感冒?
CC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每天攝取足夠的維他命C(一般成人每日只需要100毫克),就可以維持正常免疫功能。感冒發生時,若特別補充補他命C,想藉此改善感冒症狀或以預防感冒為目的,從現有的科學證據來看卻是徒勞無功。

作者:蔡正亮

科學觀點

維他命C並不是藥物,因此不具有治療及改善感冒的作用。讓我們從認識維他命C的生理功能,來了解它與免疫之間的關係。

也許你曾聽說

每當快要感冒的時候,總會有人建議:「趕快多吃維他命C,這樣可以幫助預防感冒喔!」甚至,感冒症狀出現的時候,也會有人立即吃維他命C補充劑,認為這麼做可以對抗感冒。別覺得意外,這樣的迷思,不只臺灣,即使國外也都流傳已久。甚至你會發現,一般感冒成藥的成分,都少不了維他命C。久而久之,「多吃維他命C,可以幫助預防、改善感冒」的迷思便口耳相傳,似是而非地形成。究竟,維他命C扮演什麼樣的生理功能?為什麼有人總把「維他命C」跟「對抗感冒」連結在一起,以上是否有科學證據的佐證呢?

事實的真相是

民俗偏方中就曾提過,當覺得快要感冒,或者已感冒了幾天,可以嘗試喝「可樂煮檸檬」,幾次下來,感冒的症狀便可逐漸遠離。這樣的說法至今仍有人深信不疑。有人認為檸檬含有豐富的維他命C,對感冒的預防及改善發揮了作用。可樂煮檸檬的適口性的確較佳,甜甜的、熱騰騰地入喉,或許有幾分保暖作用。不過,其實「煮檸檬」這個過程,卻無疑地破壞了維他命C。維他命C不耐熱,暴露空氣中也不穩定,陽光、熱及空氣都是維他命C的天敵。加熱後的維他命C,結構被破壞,失去營養特性,再加上可樂加熱後,碳酸會揮發成二氧化碳,所以實際上的可樂煮檸檬,只是比較有檸檬味道的糖水。

關鍵概念釐清1:維他命C是一種水溶性的維他命營養素,人體無法製造,只能藉由飲食提供。同時它並不是藥物,因此不具有任何治療及改善感冒的作用。

維他命C是一種水溶性的維他命,我們身體無法製造,因此它是必須營養素,需要每天透過飲食來補充。維他命C的吸收方式不同於脂溶性的維他命(如維他命A、D、E、K)。人無法大量儲存在體內,因此,當我們攝入超過身體所需的維他命C(一般成人,維他命C的每日建議量是100毫克),多餘的量不會被吸收,而是隨著尿液流逝。

說到維他命C的生理功能,可說非常多元,首先,維他命C可以幫助「膠原蛋白」的合成。膠原蛋白是構成人體肌膚、骨骼、皮膚等結締組織的重要材料。所以,維他命C有助於傷口癒合,維持牙齒、肌膚及骨骼的正常發展。

另外一個功能是,維他命C扮演非常重要的「抗氧化」角色。它可以幫助我們身體清除有害的「過氧化物」及「自由基」。簡單來說,生物都需要呼吸以維持生命,呼吸需要氧氣,但氧氣是不穩定的分子,氧氣會在體內製造很多的負面產物,這些負面產物我們通常稱為「自由基」(free radicals)。自由基非常活躍且不穩定,它會攻擊細胞,增加氧化壓力,造成細胞損傷。一般科學家普遍相信,過多的自由基是導致慢性疾病與老化的主要因素。

關鍵概念釐清2:目前還沒有足夠的科學證據支持「補充維他命C可以直接預防或改善感冒」。但是,維他命C確實在免疫系統發揮特定的生理功能,因此,具有健全的免疫系統則可以降低感冒的發生機率。

感冒起因多來自土壤或空氣中散播之細菌或病毒之感染,感染造成人體免疫系統有所反應,因此,引起一系列症狀,如發燒、喉嚨痛、打噴嚏、流鼻水等。如前面所提,維他命C的生理功能這麼重要,但跟感冒之間存在什麼樣的關係?國外已發表相關人體研究,試著找出問題的答案一套有效防治高血壓的飲食計畫。

澳洲科學家Audera等人在2001年發表的研究中,招募400位健康成人進行長達18個月的實驗,最後完成實驗有149位。研究顯示,參加者補充高單位的維他命C之後(每日約1000毫克,是一般成人建議的10倍),後來得到感冒的人,症狀也並沒有改善,罹患感冒的時間也沒有因此縮短。

芬蘭科學家Hemilä及Chalker在2013年發表的研究,以「文獻統整後設分析」(Meta-analysis),蒐集1966~2012年所有有關「維他命C與改善感冒」的人體研究資料。經過統計分析後,作者歸納了重點,「目前沒有明顯的研究支持補充維他命C可以直接預防、改善感冒」。但作者指出,在某些特殊的案例下,例如對於正在接受嚴格訓練的馬拉松選手或極限運動的選手等,補充維他命C之後,可以發現,得到感冒的機率是明顯較低的。

美國科學家Heimer等人在2009年的文獻回顧報告則提到不同的觀點,「不管是大人或小孩,某些情況下,補充維他命C也許有助於縮短感冒的持續時間,但對感冒症狀,沒有觀察到有改善的情形」。

透過以上整理,我們可以了解「透過補充維他命C,來達到預防或改善感冒」仍是言過其實、沒有科學佐證的說法。不過,單就理論來看,維他命C的確可能對生物的免疫系統發揮某種程度的作用,有助於減少細菌感染的可能性,只是在人體研究中,我們看不出這樣的結果。

德國科學家Ströhle及Hahn等人在2009年的報告指出,「從細胞培養的實驗中,觀察免疫系統的巨噬細胞及T細胞,在環境中需要有足量維他命C存在,才能增加細胞對抗外來病原菌的能力,減少外菌入侵,降低感染機率」。瑞士的科學家Wintergerst等人在2006年的報告表示,人在感染和壓力的特殊生理情況下,血漿及白血球的維他命C含量會下降,這可能說明免疫細胞會消耗維他命C,以發揮正常的免疫功能。

營養師小結論

「透過補充維他命C,來達到預防或改善感冒」仍是言過其實、沒有科學佐證的說法。但是,維他命C對人體的免疫系統扮演重要的功能。所以,如果在維他命C缺乏或不足的情況之下,可能影響免疫系統的正常運作,降低對抗外來病原菌或病毒感染的能力,則有可能增加感冒的發生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