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真的有用Chrome來偷聽?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一段影片聲稱測試Google有否透過Chrome竊聽用戶談話內容,其結果為何不可信?
兩三個星期前,有段直播影片聲稱「測試」Google有沒有用其瀏覽器Chrome來竊聽用戶談話內容,再發送有關廣告。當時我已經看過一次,並認為這個測試有問題,而且我向來也不太相信科技公司會這樣做——並非技術上不可行,而是這些公司完全沒有必要冒這個險。(這一點下面再詳述,先講影片問題。)
首先要強調的是,測試者Mitchollow修改了他的影片標題及簡介,承認測試方法有問題,呼籲觀眾看跟進影片。不過他的影片肯定被各大內容農場和Facebook專頁偷走上傳,而且甚少人會回頭再看標題及簡介,未必發覺到這一點︰

Mitchollow的直播測試如下︰他先表明將要測試Chrome有否竊聽的字眼是“Dog Toys”(他沒有說出這個詞,只是寫在紙上並在鏡頭前顯示,讓觀眾看到),再打開一些新聞媒體網站,檢查廣告沒有關於狗玩具的內容,然後關掉Chrome,在鏡頭前談論一會狗玩具。接着他再打開 Chrome,點進新聞網站看廣告內容,居然發現有狗玩具的廣告,再按其他仍然如此。
這個「測試」的一大問題,在於Mitchollow重新打開Chrome後,一見到狗玩具的廣告就點進去,派發廣告的演算法自然理解為「他對這個廣告有興趣」,然後派發更多類似內容。當然,這無法解釋為何一開始會出現狗玩具廣告。
另一個我認為更可疑之處,是在Mitchollow談論“Dog Toys”之前打開的網站,似乎都沒有顯示Google廣告。例如以下是測試前段打開的《Daily Mail》畫面︰

跟測試後段打開的有明顯分別︰

《Fox News》亦有相同情況︰


另一個測試前後段均有打開的網站為WRAL.com︰


如果一開始沒有顯示 Google 廣告內容,那麼在測試前段打開網站檢查廣告,根本無法有效對照結果。
Mitchollow後續的影片雖然未有回應「一開始沒有Google廣告」這個問題,但他仍然承認兩項質疑合理︰
- 他打開狗玩具廣告完全「污染」了測試數據;
- 他在YouTube直播,自然會上傳資訊給Google,有機會影響結果;
並承諾再作測試。在他的第二段測試影片中,並沒有上述一開始未能顯示Google廣告的問題,他先行錄製影片,也沒有點擊廣告。Mitchollow今次測試的字眼是一種名為“Soylent”的純素豆類飲品,但沒有上一段影片的驚人結果——打開的網站並未顯示相關廣告。
我並不相信 Mitchollow的首個測試可靠,最主要原因是一開始未能正確顯示廣告的問題,我甚至認為這非常可疑。但他既然在原本影片的簡介承認問題並再作測試,尚算有誠信,未必是那些靠語出驚人賺流量的 YouTuber。
這類「測試」影片還有其他問題,例如像科學論文(和很多新聞)一樣會受出版偏差(publication bias)影響,結果夠吸引的測試才會受注視,平平無奇的結果就被忽略。
此外,資訊安全專家應該有方法檢視電腦傳送了甚麼資料出去,也能夠檢查收音咪有沒有運作,這些方式雖然沒那麼直觀(也更不容易傳播),但更加可靠。這是資訊安全專家的專業及工作,萬一Chrome真的有竊聽用戶,他們發現的機會要比YouTuber高得多。
這就帶到為何我不相信Facebook、Google等公司需要這樣竊聽來決定顯示甚麼廣告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太容易被發現,而且一旦被揭發面臨的法律後果嚴重。
在2015年,Chrome被揭發在Windows、Linux及OS X版本上包含稱為“OK Google”的外掛,讓用戶可以聲控Chrome來搜尋資訊甚至開新分頁,引起侵犯私隱的憂慮,最終Google在Chrome 46版移除此功能。這只是協助使用Chrome的功能,已引起大量合理的質疑聲音,Google不可能不明白要是他們竊聽用戶來賺錢,必然會帶來大量訴訟及鉅額賠償。
當然,我們不用相信Google真的會“don’t be evil”,只要賺的錢夠多,賠償又有甚麼所謂?問題在於,這樣竊聽帶來的形象損害會比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對Facebook的影響嚴重得多,而且,Google(像Facebook一樣)根本不需要竊聽就能準確分發廣告,因為我們實在交出太多太多資訊了。
大多數網站均設有追蹤器記錄用戶瀏覽甚麼網站,而且不少屬於Facebook、Google等公司作廣告業務用途,且別說你在Google的搜尋字詞、YouTube 觀看的影片,又或在Facebook互動的貼文、打開的廣告等,都被一一記錄下來,以判斷你的喜好和口味。連同地區、年齡、性別等資訊,演算法自然能夠找到大致適合你的廣告,根本無須大費周章竊聽。
我認為,Facebook、Google竊聽來分發廣告的說法陰魂不散,其中一個原因是人們不肯面對或不理解這兩家公司到底掌握了我們多少資訊,以致受到最簡單的解釋吸引。真正關注私隱的人,除了要警惕竊聽等侵犯私隱的行徑,亦應作合理判斷,正視問題所在。
簡單複述一次,為何不能憑那段影片判斷Google用Chrome來竊聽︰
- 測試本身有問題——一開始根本沒有顯示 Google 廣告,而且測試者點擊狗玩具廣告,會影響之後結果。
- 原作者承認首項測試有問題,他第二次測試——不點按廣告、並非直播——沒有顯示相同結果。
- 資訊安全專家有更可靠的方法測試,而且萬一 Chrome 有竊聽,他們發現的機會大得多。
- 如果科技公司透過竊聽來決定派發甚麼廣告,這是侵犯用戶私隱,被揭發的後果嚴重。
- 科技公司毋須這樣做,亦已經可以精準分發廣告。
(這不排除未來累積其他更強證據,可以推翻以上判斷。)
開發者盛會「AWS Dev Day Taiwan 2023」將於10/20在南港展覽館盛大登場!即刻報名掌握最新技術趨勢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一年一度的開發者盛會「AWS Dev Day Taiwan 2023」即將在今年10月20日於南港展覽館盛大舉辦,邀請各方開發者及雲端技術工作者一起線下相見,掌握技術趨勢!
近年來,隨著技術不斷進步,生成式AI技術已邁入產業應用階段,雲端服務、運算晶片等相關產業也紛紛迎來噴發式的成長。全球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在今年5月的調查報告中指出,AI帶動伺服器與晶片的硬體需求成長,下半年AI運算風潮將持續滲透至雲端、電商、製造等專業領域;也就是說,跨領域的AI技術開發與雲端應用,亦是未來各大產業的主流發展趨勢。
面對不斷創新、變動的AI技術,開發者該如何掌握趨勢呢?別擔心,AWS即將於10月20日於南港展覽館二館舉辦的「AWS Dev Day Taiwan 2023」,就是開發者及雲端技術工作者們了解技術趨勢的絕佳機會。
AWS Dev Day七大焦點主題,多技能高效開發者的養成之路
今年度開發者大會聚焦各大產業的熱門議題,期待帶領與會者深入了解AWS的全新服務如何幫助開發者提升生產力、克服不同應用場景的開發挑戰。本次活動共包含超過15場以上的議程,內容依技術性質分為「AI雲端技術與產業策略」、「開發者體驗最佳化」與「驅動雲端效能革新」三大類別,並以多軌分場的方式針對以下七大主題深入探討,每位開發者都可以選擇感興趣的領域深入了解:
- 生成式 AI
- 現代化應用開發
- 開發者專案管理
- 開發維運一體化
- 雲端安全與韌性
- 雲端設計原則及架構最佳實務
- 資料庫進階應用

為了保證議程內容扎實、拳拳到肉,AWS邀請各方產業大咖擔任議程講師,包括AWS內部的資深技術講師、企業資深開發者、產業高級主管等重量級人物,深度解說熱騰騰的產業趨勢走向、AWS的服務精華與資深開發者的第一手實戰經驗,邀請與會者站在產業典範轉移的前緣,成為新一代的多技能高效開發者。
AWS Dev Day帶您掌握現代開發趨勢!參與就送多項精美好禮
一年一度專屬於開發者的年度盛會怎能錯過?不只能在現場與眾多技術同好互動交流,還能接觸知名企業的第一手轉型及開發經驗,甚至現場還配有 AWS 的專業技術團隊,提供與會者最即時的服務諮詢。相信不論是尋求突破、創新的執行長、技術長、技術主管,還是期待自我賦能、增廣見聞的解決方案架構師、工程師等開發者,都能在各式議程中找到經驗參考或解決方案。除此之外,只要報名並出席活動,還有機會帶走防風傘、毛氈收納包等活動好禮!有得學、有得拿,不要猶豫了,立即點此報名吧!

AWS Dev Day Taiwan 2023 活動詳細資訊
活動時間: 2023年10月20日(五) 10:00-16:00
活動地點:南港展覽館二館
報名方式:免費參與,立即點此報名
注意事項:報名成功者將於活動前三日收到行前通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