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只有「柯連」這樣的台北市不是很可憐嗎?讓我們用選票來「超越藍綠」

選舉只有「柯連」這樣的台北市不是很可憐嗎?讓我們用選票來「超越藍綠」
Photo Credit: 阿Ken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如果你真的誰都投不下去,就投給其他五個人,起碼讓他們拿回保證金,讓他們贏得一點尊敬。更讓那些在上位掌握權力的共犯結構明白,有些事,會在他們的意料之外。

趙衍慶,花兩百萬參選的老兵,一個浪漫的唐吉訶德。

一篇台大博士生的〈200萬說一個故事:78歲台北市長候選人趙衍慶〉讓趙衍慶先生得到許多媒體的關注,也終於讓整個台灣的人意識到「原來台北市不是只有連勝文跟柯文哲出來選」。但隨後這篇文章即被打臉說是造假,該博士生也在動態上以「文學性、反身性」這些高妙的概念,來解釋自己的腦補只是浪漫的創造性詮釋。

相關文章:

網路上公開寫作本身就有一定的社會責任,一篇文章有沒有問題,其實不是自己說了算,因為廣大的「鄉民、網友」臥虎藏龍,隨時準備打你的臉,而這類文章會被廣為流傳,其實也突顯了「大風起了,豬也會飛」的這個事實,只要政治正確,許多文章就會不明究理的被瘋傳。

這個現象正應驗了丹麥哲學家齊克果在百年前所說的一句話,「群眾所在,真理在焉」,網路上的網友漸漸會成為了指標,網友的喜好,網路上的風向,都會產生極大的影響力,所以媒體的存在就顯得格外重要。

以台北市的選情為例,電視媒體與大多數的新媒體所關注的焦點就只有「柯、連」,鏡頭永遠追著這兩個人跑,彷彿媒體早以幫選民決定好「不投柯就投連」。這種媒體篩選過的選舉模式,真的民主嗎?在第一次辯論之時,候選人馮光遠便僅能以自己的臉書即時回答,這種排除其他五名候選人的辯論,無疑的是一種完全不民主的暴力。

而大眾與台北市的選民似乎也樂在其中,無論是嘲諷連勝文「一直玩」,或是批評柯文哲失言「賣器官」,這不就回到這二十幾年來,我們所熟悉的選舉套路之中嗎?當然有人會說,這是中國黨的「奧步」,但如果媒體不跟隨著起舞,大家回歸選舉的本質,所有的候選人一字排開,好好地說說自己的政見,評論者或是大眾針對著這些政見來討論與選擇,這樣的選舉會不會真正成為翻轉台灣民主的典範呢?

很可惜這種真正的選舉我們一直見不到。

談到這裡,我們不得不感謝這位台大博士生有違寫作倫理的文學性創作,因為他讓一個故事被看見了。當然,隨之而來的輿論也非常有趣,某些人認為這是陰謀,是柯營或綠營企圖推出趙衍慶分化深藍選票,志在罵死國民黨,口誅連勝文的人渣文本大哥也順水推舟,立即跳出來呼籲真藍軍就應該投給趙衍慶先生

這一連串的事件,都顯現出了「媒體」這個角色的影響力之大,只要媒體的焦點一轉向,就可以讓這位「比素人還要素人」、在政見裡提出多人共治北市想法比「超越藍綠更超越藍綠」的老先生站上舞台,並且掩蓋了一切。如果我們不把票投給他,是不是有違了這個由媒體所形塑出來「公平正義」呢?

在某個意義下,用選票讓一開始毫無資源與鎂光燈的趙衍慶老先生當選,才是真正給了整個荒謬的台灣政治界重重的一巴掌,才是真正的超越藍綠,才是真正告訴那些在上位者,讓他們知道選民不是你們的禁臠。因為每個人都有機會,只要符合資格參選,就真正有可能成為台北市的市長,這不正是民主選舉最可貴的部分嗎?

親愛的台北市民,如果你真的誰都投不下去,就投給其他五個人,起碼讓他們拿回保證金,讓他們贏得一點尊敬。更讓那些在上位掌握權力的共犯結構明白,有些事,會在他們的意料之外。

(推薦閱讀:台北市到底有哪些候選人?公報政見讓你一次看清楚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羊正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