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秋葉原,持續進化中。50年代,這裡曾經以電子零件聞名全球,不修邊幅的電機科學生與腰間掛著工具的電工們,穿梭在空氣不佳的電器街窄巷之間,找尋便宜的無線電零件與特殊規格的馬達。
過了十數年後,隨著日本社會進入了高度經濟發展期,這裡集合了日本自豪的科技家電產品,慕名而來的全球觀光客們在結帳櫃台前大排長龍;隨著21世紀來臨,這裡變成了世界各地每個宅宅心中的無二故鄉,這裡有各種動漫角色的造型人偶、轉蛋、遊戲與漫畫書,讓宅宅們揹起了大包包到此補充各式宅宅能源......
秋葉原,仍然持續進化中。街上的民眾臉上仍然洋溢微笑,但只要仔細觀察秋葉原街頭,你會發現似乎有種充滿違和感的風景正在身邊發生。

穿著制服的高中女生牽著年紀看起來像是父執輩的中年男子,一邊談笑著散步;三五宅友在掛著「リフレ」(休憩)招牌的店門口躊躇著是否進門,他們不時四處張望,羞稔已經紅到了耳根……原本被人取笑「宅味太重」的秋葉原街頭,似乎湧進了一批青春可愛的女高中生,這是怎麼回事?
2017年4月8日,東京都警視廳宣布,將強力取締秋葉原等四個地區的「JK經濟」(JKビジネス),任何營業場所不得僱用18歲以下的少女,並已鎖定約190間店鋪進行調查。到底,JK經濟是什麼呢?
JK,是日文中女子高中生(Joshi Koukousei)的簡寫,JK經濟自然就是「女高中生經濟活動」的意思。這種以女高中生冠名,而非經濟行為的內容作為名稱的活動,內容本身的種類可說是包山包海——它們唯一的共通點,就是由女高中生陪伴顧客——包括了女高中生陪你散步、女高中生陪你吃飯、女高中生為你占卜、女高中生偶像的舞台表演等等,經粗略統計,自「JK經濟」名詞開始為人所知至今,最少有將近30種類型的商業活動誕生,其中最大宗的一種類型,稱為「JK休憩」(JKリフレ)。
我們常在日劇或日本漫畫裡,看到女朋友貼心地為男友掏耳朵、或是男友撒嬌地把女友的雙膝當作枕頭....單身狗們別再夜裡哭哭,在充滿各式幻想的秋葉原街頭,「JK休憩」可以滿足所有的幻想。在這裡,只要付出些許費用,服務生們——自然是穿著高中制服的年輕女孩子們——會滿臉微笑地邀請你躺在她的膝上,一邊輕柔地挖著耳朵......等等,女高中生未必是挖耳達人,別擔心,她們甜甜的耳邊細語,會讓你忘記耳朵因為技術不好導致的疼痛;更甚者,膝枕已經不流行了,「臀枕」也是很受歡迎的一種休憩方式,可以躺在青春年華的少女玉臀上......後腦杓可以感受到小屁屁溫暖又柔軟的觸感......

敏感的你,是否已經嗅到一絲危險的氣息?沒錯,這種在獨立房間裡,一男一女過分親密的經濟行為,非常有可能無意間——當然,更多時候是有意地——擦槍走火,轉換為見不得人的賣淫行為。問題更嚴重之處在於,這些假休憩真賣淫的少女們,許多是未成年人。
與許多性工作者偽裝年紀的狀況不太一樣,這些JK休憩店裡的孩子,她們無須刻意裝幼齒,因為多半是真正的女高中生,而她們需要錢,老闆也需要她們賺錢,他們目標一致,瞄準著秋葉原的宅宅們,瞄準宅宅們口袋裡裝著平日省吃儉用存起來——為了下個月上市的最新遊戲——的大量軍資金,如今這些資金卻全變成了「休憩金」:名義上比較好聽一點的夜渡資。
不知道是什麼時候JK經濟變質成為未成年賣淫經濟的,也不清楚這種變質的範圍有多大——事實上仍有許多JK服務店堅稱它們是正派經營,但是由於警方對未成年性服務的零容忍態度,加上變質的JK經濟事實上已經造成許多刑事案件,才導致了警方對秋葉原的大掃蕩。
JK經濟無疑地受到某些消費者的歡迎,這是它的規模快速擴大的主因。原本在JK經濟尚未廣泛化的時期,為了規避檢查,即便是「做黑」的JK經濟,也是透過店外交易的方式進行——女孩們與顧客相約在附近的旅館進行交易,而且禁止插入或是接吻等過於直接的行為,頂多是撫摸或是耳語的等級。但是這種與真實高中女生親密接觸的消費行為,在當今日本風俗業禁止未成年者從業的限制之下,宛如是開了一道隱形的缺口。

客人歡喜、消費的次數多了、同業的競爭也日漸激烈。後來更演變為在店內個室裡進行交易,還有「穿衣的騎乘位磨蹭」、「法式深吻」等已經不太算是擦邊球的犯規行為。最終,這股淫風一發不可收拾,只要客人付得起價碼,連「本番」(進行性行為)也可以。在過往,通常中午12點過後,秋葉原的中央大道上才會慢慢出現熱情的宅宅們,如今,早上九點已經有客人等著消費——他們可不是來買鋼彈模型的。
對這種歪風苦惱的並不只執法機關,對那些合法經營的JK經濟店鋪來說,「JK經濟」本身已經被汙名化為一種不祥的詞語,老闆們不但得面對警方「寧可錯殺、不可放過」的嚴厲執法態度,甚至也可能因為員工家長的反對而導致人員流失......但也許這不是我們需要關心的,那是實質經營者的問題......但是問題不只如此,去年9月,甚至網路上一度傳出,司法機關考慮連成人影片裡都不允許出現水手服,此話一出,不只是A片產業,包含成人漫畫、成人遊戲、成人動畫與性感寫真偶像界紛紛風聲鶴唳,人人深怕自己會是下一個被殺雞儆猴的祭品,在不理性的輿論面前,業者高呼「我們也有言論與表現自由」的聲音,明顯地沒人聽得到。
事實證明這是假消息,一年產值超過1,100億的成人出版品與A片產業不禁鬆了口氣,但是誰又預料得到,由於惡名昭彰的JK經濟,下一次奪命的鍘刀又會落在誰的頭上呢?沒人希望被日本政府視為行銷文化推廣重點的秋葉原,再次被金錢與慾望玷汙而失去光芒。
責任編輯:彭振宣
核稿編輯:翁世航
Tags:
新經濟是什麼?由新興產業持續創新與成長,所帶動的「舊經濟」變革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本文將帶您了解什麼是新經濟、新經濟所帶來的影響,進而探討台灣該如何在國際市場激烈競爭的環境下,發展新經濟產業,使台灣能與世界接軌,同時帶動傳統產業轉型成長。
經過前幾年病毒的肆虐,全世界一同承受了疫情時代封城、居家辦公、社交距離等種種衝擊,人們在工作模式與市場經濟行為上,都受到了不小影響與起伏動盪。然而,即使疫情期間面臨著層出不窮的挑戰,新經濟產業成長的勢頭並未減緩,甚至更加蓬勃尋找出路。長期致力於促進台灣產業發展的民進黨立委趙天麟表示,為了因應大環境不斷變動的市場需求,台灣需要積極創新與進化,把握迎面而來的機遇,才能為市場帶來新的希望與活力。本文將探討台灣該如何在國際市場激烈競爭的環境下,發展新經濟產業,使台灣能與世界接軌,同時帶動傳統產業轉型成長。
什麼是新經濟?新經濟定義介紹
新經濟一詞起源於1990年的美國,當時的美國景氣迎來空前盛況,各行各業呈現「高成長、高所得、低物價、低失業率」的現象。部分支持「新經濟理論」的學者認為,促成此現象的原因分別為以下6點:「全球化分工生產」、「金融市場變遷」、「僱用型態改變」、「美國贏得冷戰」、「開發中國家提供市場」、「資訊技術的發展」,同時高科技產業仍不斷創新,一並拉抬了其他產業的生產力,讓社會整體呈現欣欣向榮的氛圍。時間拉回到現在,「新經濟」一詞的定義變得相對模糊,目前主要意指能為傳統產業帶來革命性影響的新興產業或科技,像是近年來的大數據、5G、AI等,都可以視為新經濟的一員。
本文以大數據舉例,說明新經濟所帶來的變化。在還沒有大數據分析的年代,各行各業收集數據受到限制,只能透過人工統計整理,難以針對收集來的數據進行全面分析,更別說從資料中找出各個事件的關聯性,在下達決策時也一律以經驗來判斷。而大數據的誕生,讓所有產業的資訊處理能力有了飛躍性的提升,企業可以快速分析數以百萬筆的資料,並從數據中預測出未來的趨勢,提高各行各業的效率及競爭力,進一步發展出以數據為主的全新商業模式。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資訊科技產業外,近年來藝文、運動等新創產業,亦是開拓新經濟所關注的重點領域,例如由趙天麟立委號召的「大高雄38區公益慢跑」,除了成功突破台灣當時最高夜跑人數的紀錄之外,立委同時也邀請了全球6大馬拉松中的日本東京馬拉松總監、與德國柏林馬拉松總監一同共襄盛舉,並共同商討將高雄馬拉松推上世界舞台的可能,促進高雄運動新經濟的誕生。
新經濟影響巨大,引領全球經濟發展方向
新經濟的影響之所以巨大到能引領全球經濟的發展方向,主要與新興產業強勁的技術研發能力有關,不僅效率獲得大幅度提升,在技術層面更是改變了整個傳統產業結構,若無法跟上新經濟的腳步,將很可能會快速被市場淘汰,也正因如此,各國才開始逐漸重視新經濟的發展,積極投入資源,並將新技術整合進傳統產業中。
以美國為例,近年來積極發展「再工業化」,將重心放到新經濟產業發展上,以潔淨能源、健康醫療、電動車、生物工程、半導體等領域為首,提供特殊稅收抵免優惠以及各種補貼政策措施,爭取技術人才、資金回流美國,進一步推動新技術與新能源的應用,再造能兼具環保節能,且擁有高效產能的全新工業型態。在這樣的政策方向下,美國許多州都推出了鼓勵再生能源發展的政策,其中包含減免相關產業的稅收和提供購電補貼,同時還為氫燃料電池與儲能技術提供大量的研究資金,促進潔凈能源技術的創新和應用。

既然新經濟勢不可擋,有哪些新經濟產業值得我們耕耘呢?
新經濟產業的興起,大多與科技發展和滿足人們的需求有關,而能讓台灣有機會成為領頭羊的新經濟產業有4種領域,分別為健康醫療、能源科技、電動車、數據相關產業。這些產業之所以能成為新經濟的契機,主要是他們擁有以下特性:
- 有新技術誕生,或是技術有重大突破
- 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 政府重點關注發展的產業
- 投資人一致看好,願意挹注資金
- 順應國際市場趨勢
舉例來說,各國為了降低交通運輸產生的碳排放量,正在積極發展使用電力驅動的交通工具。而為了提高用電效率,過去不被看好的氫能,於近年來也逐漸受到關注。相較於鋰電池來說,使用氫燃料電池效率更高,且能提供更多的能量,許多專家都認為氫能未來很可能會發展成能影響整個電動車市場的產業,甚至有機會成為各行各業不可或缺的能源供應技術。身為台灣氫能發展重要推手的趙天麟立委也表示,台灣的氫能供應鏈,從上游製氫到下游氫燃料電池的供應,已佈建得十分完整,甚至包括工業餘氫或家庭廢水,都能成為供電循環系統之一,讓工業、家庭用電能與氫能串接起來,大幅降低台灣的碳排量。因此政府與民間應更重視對氫能的投入,讓台灣在能源科技新經濟領域得以佔據領先地位。

如何推動台灣新經濟?從趙天麟立委的「運動新經濟概念」啟發
台灣仰賴出口貿易,容易受到全球經濟環境的影響,且疫情與國際經貿情勢的動盪,讓各行各業的工作型態發生巨變,在穩定發展的前提下,台灣目前仍需依賴強勁的半導體產業帶動整體發展。不過,考量到分散風險對於穩健經濟體的重要性,台灣公家機關與各大企業也沒有停下腳步,積極推動產業升級與轉型,除了關注工業及高科技產業的發展之外,運動產業與藝文產業也是值得我們關心的領域。
立法委員趙天麟在過去高雄市長初選期間,便曾提出「運動新經濟」政見,希望將高雄馬拉松提升到世界頂級馬拉松之列,成為「世界第7大馬拉松賽事」,以此來吸引參加比賽的國際遊客,間接帶動高雄的觀光熱潮。另外,趙天麟立委也注意到,日本沖繩做為日韓兩國職棒的「春訓基地」,每年為當地帶來非常可觀的觀光產值。然而,高雄不只春季雨量較沖繩少,氣溫也更平均,相較之下擁有比沖繩更優越的氣候條件,很適合打造成新的職棒春訓基地,若能結合當地旅遊景點的優勢,帶動棒球迷前來朝聖,將能透過發展運動新經濟為高雄帶來十分可期的觀光效益!
在藝文新經濟方面,也可以發現台灣近年來積極建設文化中心,循序漸進地推廣藝文產業,例如趙天麟立委曾到瀨戶內海藝術季參訪,希望能效仿「藝術帶動觀光經濟」的模式,邀請頂尖藝術家在原住民古獵道或是海岸線等地,設置裝置藝術或進行藝術表演,用藝術吸引全世界的遊客來訪,讓藝術不僅療癒人心,還能為地方創造新經濟貢獻。
現在世界各國正急於加速復甦經濟,一方面希望能妥善因應疫情帶來的經濟衰退、另一方面則期盼能降低通貨膨脹帶來的衝擊,為此各國都想站在新經濟的浪頭上,掌握新經濟產業的主導權,其帶來的不僅是新商機,甚至可能影響到10幾年後的經濟局勢。因此,我們迫切需要找到適合發展的新經濟產業,並善加經營,才有機會在國際舞台上佔有一席之地。
本文章內容由「趙天麟國會辦公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