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她的電影特別是《單眼皮》(Sepet)大量夾雜各種語言,其中有粵語、華語、閩南語、馬來語、英語和泰語,生動再現了馬來西亞是個多語和多元族群的國家
文:許維賢
作為一名在國際影展上公認出色的馬來西亞女導演,馬來裔導演雅斯敏(Yasmin Ahmad,1958-2009)攝製一系列帶有「半自傳性」的跨族電影,重複再現一位名叫「阿蘭」(Orked)的馬來裔女孩的羅曼史。她戀愛的對象周旋於華人、馬來人和印度人之間,尤其鍾情於一位名叫「阿龍」的華裔男孩。
她的電影特別是《單眼皮》(Sepet)大量夾雜各種語言,其中有粵語、華語、閩南語、馬來語、英語和泰語,生動再現了馬來西亞是個多語和多元族群的國家,讓她得到大馬愛國主義陣營和各族觀眾的歡迎,並在她去世後得到大馬政府的青睞,在執政黨(當時為國民陣線)推動的「一個馬來西亞」(One Malaysia)意識形態運動中以她作為團結各族並促進社會和諧的代言人,並獲頒「一個馬來西亞文化獎」。
(《單眼皮》預告片)
這個獎項由執政黨之一的馬華公會主辦,宗旨是表揚本地文化工作者和鼓勵「一個馬來西亞」理念。民間年輕有為的馬華學者蘇穎欣在哀悼雅斯敏的去世時深情寫道:「我想,我們失去的不僅僅是一位導演、一位廣告人,而是一位比任何人都了解『One Malaysia』真正含義的馬來西亞人。」(蘇穎欣2009:12)一個馬來裔導演的電影如此受到大馬華裔在朝在野的肯定,這是很值得重視的現象。
當近年馬來西亞國族政治運動的「一個馬來西亞」收編雅斯敏為代言人的當兒,那些追溯雅斯敏跨性別經驗的公共論述卻被壓抑下來。自從雅斯敏不幸中風去世後,圍繞她過去跨性別身分的曝光,一時成為馬來西亞傳媒從報刊到網路的爭議話題。有一家馬來報Kosmo在頭條作了一個報導〈雅斯敏的命運:死為女人,不分種族的粉絲為她哀悼〉(Anon. 2009a:1)。第二頁出現另一篇報導〈從足球明星到卓越導演〉(Anon. 2009b:2)。
從這些標題和報導的內容,其實我們看不到這個馬來報記者的「惡意」,可是後來這篇報導卻被指責有意揭開雅斯敏的陰陽人身分,其用意是要妖魔化雅斯敏。首先,馬來西亞前首相馬哈迪(現為馬來西亞首相)的女兒――瑪麗娜.馬哈迪(Marina Mahathir),在部落格發表文章,嚴厲抨擊這家報紙在醜化雅斯敏,並號召讀者抵制這家報紙(Marina 2009)。

Kosmo記者訪問兩個雅斯敏過去的同學,這兩個同學告訴記者,他們很確定雅斯敏之前就是他們的男同學ZulkifliAhmad。那時候他還跟他們一起踢足球,而且Zulkifli Ahmad 還代表過馬來西亞的州區參加足球比賽,是一位非常卓越的足球員,而且還是個優秀歌手。Zulkifli Ahmad 曾經參加馬來西亞國營電視臺的歌唱比賽,得了亞軍。他的音樂才華令人難忘,懂得唱歌、編曲、彈鋼琴,是個全能型的歌手(Anon. 2009b:2)。
此外,Kosmo 記者們也來到Zulkifli Ahmad 出生地麻坡(Muar),找到Zulkifli Ahmad 的一位奶奶近親(nenek saudara)。童年的Zulkifli Ahmad 經常向這位奶奶近親撒嬌。這位老奶奶向記者分享她對於Zulkifli Ahmad 的兒時回憶。從這些還在世的近親朋友對Zulkifli Ahmad(或Yasmin Ahmad)無限敬佩的追憶看來,我們實在沒有理由認為他們對Yasmin Ahmad 的追憶含有惡意。無論我們是否選擇相信這些報導,這些Zulkifli Ahmad(或Yasmin Ahmad)的親戚朋友對於她(或他「s/he」)曾經作為Zulkifli Ahmad 的記憶權利,不應該被剝奪,以及粗暴被對待。
非比尋常的是,瑪麗娜的那篇文章在社會得到很大的迴響和支持。很多馬來讀者認為這份報紙不應該去報導和挖掘導演生前的事蹟—所謂的「淫穢故事」(cerita lucah),包括雅斯敏的母親,她在接受媒體的訪問時,不斷強調自己的女兒名符其實就是一個女人。後來很多馬來讀者杯葛這份報紙,導致馬來西亞的內政部長希沙慕丁(Hishammuddin Hussein)也加入戰圍,譴責這份報紙報導「淫穢故事」。最後,這報紙以大頭條向雅斯敏家人、親戚朋友和廣大讀者道歉(Anon. 2009c)。
這些輿論發展到晚近,雅斯敏作為跨性別身分的爭議很不幸已完全成為主流媒體的禁忌話題。但主流媒體卻熱衷以雅斯敏電影再現的族群團結,宣傳執政黨的「一個馬來西亞」 意識形態。
「一個馬來西亞」是馬來西亞現任(目前已卸任)首相納吉(Najib Tun Razak)於2009 年提出要團結各族群的執政口號。由於執政黨在2008 年的全國大選中失去了三分之二的國會議席,為了贏回選民尤其是華族與印族對執政黨的支持,「一個馬來西亞」的理念基礎即是「保障所有族群的命運,沒有任何一方會被邊緣化。」(Pejabat Perdana Menteri 2009:5)當這句允諾「社會公正」的口號,每日鋪天蓋地從國營電視臺散播出去,很少人去留意官方設立的「一個馬來西亞」網站,其宣傳手冊如此描述「社會公正」:「社會公正應該考慮到各族不同層次的進步水準。因此,政府政策和國家憲法保障下的特定群體的需要,有必要繼續貫徹。」
AI驅動行銷新境界!微軟聚焦Copilot探究人工智慧創變行銷新動能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行銷人應該把最關鍵的時間,投注在真正有價值的工作,但是在過去,多數行銷工作者卻總感覺時間不夠用!進入AI時代,人工智慧大幅改變行銷模式,想知道如何利用生成式AI提升行銷決策與執行效率?微軟與INSIDE POSSIBLE合辦AI社群聚會「智勝未來 行銷再進化:AI助攻企業開啟客戶新旅程」,第一手解密行銷結合AI的使用情境,讓所有行銷人智慧工作、智勝未來!
身為行銷決策者或在第一線作戰人員,是否感覺永遠被時間追著跑?總希望有三頭六臂,同時要發揮創意靈感,又要兼顧數據洞察的雙軌能力,提升自家品牌的各種行銷成效;甚至行銷部門被賦予扮演業績助攻手,創建嶄新的顧客旅程、提供個人化行銷溝通,進而幫助品牌招攬新客、喚回舊客,挖掘更多潛在商機。
然而,要達到上述情境價值,行銷部門卻總覺得使不上力!原因為何?仔細觀察現在行銷成員的工作模式,可以發現行銷成員當前遭遇到幾類困境:
- 數據分析---進入MarTech時代,行銷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和精力彙整數據分析,並且還要進一步洞察數據來優化決策
- 創意內容製作---需要不斷產製吸引消費者的內容,而且要同時兼顧創意與成效
- 多通路行銷---通路碎片化,行銷人需整合及管理多個渠道的行銷活動以觸及更多潛在顧客
- 廣告成效優化---伴隨數位廣告成本逐年增長,以及行銷資源越來越少,必須以有限預算轉換最高投資報酬率
- 因應變化的韌性--市場及消費者需求變化速度越來越快,擬定準確的行銷決策更具挑戰
上述難題,我們為什麼可以清楚得知?這些內容,其實我們也是運用生成式AI,透過精準提問來得知相關解答。另外,為了佐證資料正確性,從這些回覆的參考資料來源,我們也從調研報告,確實找到幾項真實的數據。
像是HubSpot最新發布的《行銷狀態報告》(The State of Marketing 2023),裡面就提到,平均行銷人員每天花多6小時在手動工作,相信如果能善用數位工具,甚至是AI解決方案的行銷人員,他們的策略效率一定能贏過那些仍然沒有使用的群體。
翻轉行銷日常!微軟示範Copilot如何成為行銷人的絕佳助手
上述討論在在可以發現,現在行銷人員面臨的難題是相當多面,並且隨著技術的發展,這些難題也將會更為複雜。AI,正是能輔助行銷人克服難題、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增長行銷成效的解方之一。
根據Gartner的報告預測到2025年,所有組織當中,大約會有75%的行銷職能將會結合人工智慧,過往生產型的工作,將會轉行變成更具策略性的活動。意味將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會在這一兩年積極把人工智慧導入到內部組織的行銷流程,從策略擬定到落地執行,以更敏捷且以數據為基礎的方式,來應對未來的商業挑戰。
另一方面,進入注意力破碎加上媒體分眾化時代,根據統計現代人每日平均接觸達4,000則廣告訊息,平均注意力時間剩下8秒。對行銷人而言,根據消費者輪廓進行明確地分眾,並且因應不同分群,設計出最適合的溝通內容以達到精準行銷,這些都能開始藉由AI提供輔助。
像是Dynamics 365 Customer Insights根據顧客過往的搜尋、互動、交易等行為數據,透過AI及機器學習的運算,找出產品喜好、平均購買量、以及顧客終身價值等具有價值的見解;搭配具有相似購買模式的其它顧客經驗這類洞察資料,藉此建立起個人化的顧客旅程,在對的時間、對的通路提供預測性的產品推薦。AI能幫助品牌在不同檔期實踐精準行銷,也讓行銷人可透過分析儀表板追蹤成效,有助於行銷策略的優化。
對此,微軟攜手INSIDE將在12月15日,於台北艾麗共同舉辦INSIDE POSSIBLE AI社群聚會,以「智勝未來 行銷再進化:AI 助攻企業開啟客戶新旅程」為主題,從數據洞察、媒體廣告創意、決策效率、乃至於AI衍生的著作權等多維度議題切入,提供行銷領域工作者,一場充滿實戰應用的知識饗宴。
本次活動議程,邀請KPMG安侯企業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數位創新服務的林大中,帶來第一手最新2024行銷趨勢;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整合長李致緯、安然科技執行長嚴中健,將分別從媒體廣告提案成功變現,以及行銷打造全新顧客旅程扮演業績助攻手等主題,剖析如何運用AI工具結合預測受眾輪廓、尋找潛在顧客的具體方式。
另一方面,微軟代表的相關講者,會從不同構面演繹AI的使用情境。台灣微軟首席營運長陳慧蓉希望翻轉行銷長的思維,講解如何從不同角度理解AI、結合AI;台灣微軟技術專家林毓忻將說明Copilot的重點功能,重塑行銷人的過往工作模式;台灣微軟法務副總經理廖怡苓則從法律議題著手,探究創意工作使用AI生成內容需注意的規範。
不論您是企業C-level決策層或第一線作戰人員,只要渴望掌握最新MarTech行銷應用趨勢、以及希望知道怎麼運用AI,讓工作達到事半功倍,這場「智勝未來 行銷再進化:AI 助攻企業開啟客戶新旅程」將是揮別2023、放眼2024的交會時機,最重要的一場行銷盛會。


活動資訊
名稱:智勝未來 行銷再進化:AI 助攻企業開啟客戶新旅程
時間:2023/12/15(五)13:30-16:00
地點:台北艾麗酒店5樓 楓柏廳(110台北市信義區松高路18號)
活動名額數量有限,點此立刻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