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身舊時代,被社會雙重排除——電影中的「老年同志」身影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同志是被隱藏在歷史當中的,假若沒有訪談、影像紀錄、民族誌、田野調查、有人站出來發聲,根本無從得知。因此,本文將挑選數部電影作為文本,藉此討論「老年同志」這項議題。
本片在vimeo有完整版,有興趣請點選網址觀看。
櫃中怪|Monster In The Closet

《櫃中怪》為一男同志短片,劇情為一名白髮蒼蒼的年老者於賓館中和年輕性工作者買春。起初,以為是老年者處在婚姻家庭中,只好靠著性消費宣洩情慾。但故事最後,卻非如此。老先生是個牧師,檯面上鼓吹著反同運動,但他卻是名同志。
說實在這部短片,有些難看,兩名演員演技很有問題,甚至驚悚誇張過了頭。或許導演意圖在表現反同宗教的偽善,所以在故事當中揭曉這真相,但實在,有些轉得過硬,導致觀者難以進入劇情。
不過,撇開上述缺點,單就劇情討論,《櫃中怪》的確反應了婚姻中同志的難處,無從宣洩情慾,所以必須私下找尋性工作者排解。同理,在台灣的男男SPA客群當中,的確存在這種顧客,束縛在異性戀身分之中,只有在男男SPA,才能尋覓到出口。
無偶之家,往事之城|Scars on Memory

《無偶之家,往事之城》為陳俊志導演的紀錄片作品,為國內少數談及老年男同志的電影作品。電影中除了講述AG健身房警察濫權臨檢事件外,亦記錄了國內歷史最悠久的男同志三溫暖之一,漢士三溫暖的老闆「阿嬤」。
紀錄片中阿嬤講述自己過往曾受到親屬、社會壓力,而被迫相親結婚,有過一段十年婚姻。而婚後,他選擇做自己,所以開了一間供男同志消費的三溫暖。許多顧客將其視為家人,甚至在過年時節,阿嬤會煮豐盛的年夜菜,大家一起團圓。
觀者可以知悉,許多男同志與原生家庭早已失聯,所以以「三溫暖」為家,找到了歸屬。眾人更在同志遊行時,走上街頭,為同志社群發聲。
在《無偶之家,往事之城》中,你可以見這些漢士三溫暖的老年男同志生活樣貌。
恰巧,2015年1月28日的壹週刊訪問了阿嬤,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連至網站觀賞圖文報導。
其它電影、影視作品

除了上述提及的老年同志電影外,還有幾部作品皆有出現老年同志。例如2003年公視播送的《孽子》就有提及228公園的早期同志生態。2004年陳映蓉執導的《十七歲的天空》,片中也曾出現兩名年老同志牽手的畫面。2005年的日本電影《彩虹下的幸福》(又名《彩虹老人院》),則是講述一名收養同志為主的老人院,劇中女主角起初無法認同,但在持續接觸下,逐漸了解這群遭受社會拋棄的邊緣族群痛楚。同年的《斷背山》,當中亦有老年同志蹤跡,即主角小時候曾目睹到一名老年同志遭到牛仔們處決凌遲,藉此可看出當代的恐同氛圍。
在看完所列的同志作品後,我將更進一步討論老年同志的議題:
- 老年同志的照護
多數老年同志在保守道德價值觀瀰漫的時代,難以做自己、公開出櫃個人性傾向,通常就只能在見不得光的角落搜尋情慾或是在壓抑的社會環境佯裝,躲藏在異性戀婚姻當中。而且,由於無法透過人工生殖、領養,有許多沒踏入異性戀婚姻的熟齡同志們沒有子嗣、與原生家庭沒有牽連,孓然一身,獨居著。
假如失去了行動能力、感染重病,這些獨居者將會沒有親人、配偶(假如單身)照顧;假如其沒錢僱傭一名二十四小時看護,就必須獨自一人面對自理。(即便是伴侶同居者,當一人如此時,另一人也因為體力大不如前,無法全心全意照顧)從此,可以看見,同志友善的長期照護機構、相關的社會福利政策,將是多麼地重要。
(其實這也是婚姻家庭制度的毒瘤。多數人都將婚姻、共組家庭視為一個人生必然階段。假若一個人沒結婚,大大小小親友聚會就會被提醒、叮嚀、追問、追殺。而假如他/她最後真的沒結婚,獨自一人呢?大家又會一副可憐樣,覺得怎麼會這樣,不找個人共度餘生呢?
難道,人沒有「不結婚」的獨身自由嗎?國家政策的制定時,是否應當注意到有這樣的選擇,而不是假定所有人都會有人照顧。)
今日的同志,可以在陽光灑落的街道上,遊行著,高舉自身理念。(雖然還是有許多不平等待遇,但對比從前,至少有某程度上的改善),但想想那些沒有出現的熟齡同志,為何他們沒有出現街頭呢?因為還在婚姻家庭當中?或是必須隱瞞性傾向以便其有個棲身之所?
這是應當注意的問題,在長期照護系統中給予同志的老年生活正向支持。因為,不久之後,檯面上的年輕人也將步入熟齡,也將成為「多數人現在不去關心的族群」。正所謂,你我都會老,關心要趁早。
- 婚家中的老同志
在這點討論,要拋下異性戀與同性戀的絕對二分。在一般人的觀念中,常常會因為一個人結了婚,就直接認為該人是異性戀(演藝明星尤其如此),但受制於華人社會對於婚家即幸福的單一想像,早些時期的同志們,因此受到無形、有形壓力必須進入異性戀體制之中。
像是《菜是老的辣》的皮巴弟、《拉拉手到白首》的小桃、《不能說的愛》的帥大叔、《櫃中怪》的牧師,皆是如此,他/她們都進入婚姻,符合家庭期待。
也只有等到喪偶、離異或前去隱密空間時,這些婚姻中的同志曾能夠做自己,解放過往曾經束縛的情慾,像是《無偶之家,往事之城》中的漢士阿嬤,就是如此。或者是某些在同志三溫暖消費的顧客,他們也常常具有婚姻身分,僅是在這個場域,找個人,抒發情慾。
- 老年同志的汙名
「同性戀身分」總是老年同志害怕被家人知曉的一個不能說的秘密,年輕時害怕父母親知道,老時則害怕家中晚輩知道。尤其因為過往經歷過「同性戀是種病、同性戀會得愛滋、同性戀是骯髒、同性戀是家庭恥辱」的黑暗年代,這樣病理化的污名歷史烙印,讓他們難以忘懷,很難完全地走出櫃子。《沉默的一代》中的華特正是如此,只敢躲在屋內與伴侶見面。
「快一點」的成長秘訣:讓NUEIP人事管理實現勞資和諧共舞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點點全球成立於2019年,每天為了解決台灣餐飲店業者因人手不足,又要講求速度與品質的消費體驗問題,在全台馬不停蹄地提供從POS系統、線上點餐、數位支付、物流送餐,到行銷導客的一條龍智慧餐飲服務。
點點全球成立於2019年,短短三年,即創下萬家餐飲門市合作,且獲得眾多知名餐飲品牌的支持。
而在點點全球積極為中小餐飲業和小吃店研發創新解方,並展望更多元跨領域服務與海外布局的同時,背後則有專業的NUEIP團隊提供的nuHRM人資系統,為點點全球打理企業內部的所有人事營運。
擺脫呆板的代管計薪,系統串聯自動試算更接地氣

點點全球的人資主管張珺涵指出,過去外包人事薪資給第三方代管公司的過程中,企業內部文化和經營策略往往無法被充分考量,因此,代管公司難以彈性滿足所有員工的需求。每月3號發薪日前,除了需要準備員工名單、出勤記錄、薪資異動資料和請假紀錄等,企業還要負責催促員工提交假勤資料,不僅需要耗費大量精力,還會增加許多時間成本;若發薪後,發現計薪上的疑慮,與代管公司來回溝通的時間,也會進一步加大企業的負擔、影響企業的運作效率。
nuHRM人資管理系統的薪資功能,完美的解決了以上問題。不僅串聯了所有以往需主動提供給外包公司的資料,自動匯出薪資試算結果,還可以快速匯出符合財政部規範的申報媒體檔,讓月底計薪的工作流程能一條龍完成。張珺涵高興的分享:「現在,平均不到一分鐘就可以算完一個人的薪水,且多虧NUEIP獨特的關卡計薪方式,只需要跟著流程一步一步檢查,員工越多越能顯現此功能帶來的輕鬆高效,遠遠超乎我的預期。」
從制度控管到人情考量,NUEIP助打造和諧勞資關係

點點全球的團隊擁有不怕失敗、勇於創新的精神,如此彈性開放的文化也貫徹在公司制度實行上,張珺涵形容自己是雇主與員工之間的橋樑,企業為了維護內部秩序、確保員工的權益與義務,制定企業規章制度,以有效管理人力資源;然而,在實際執行時,也需要具備一定的靈活程度,才能促進勞資雙方的良好關係,達成雙贏目標。
因此,點點全球選擇了能協助實踐彈性文化的NUEIP nuHRM人資系統,利用系統設置「請假申請時間」與「最低請假時數門檻」便是最好的例子,雖其目的是為了更妥當控管人員,但有時員工發生特殊情況,以致無法符合現有制度時,企業可針對個案通融放行,此時,系統功能也可以彈性各別自行調整設定,並且自動串聯至每月薪資計算。張珺涵說道:「制度是死的,而人是活的;我們不需要一個將制度綁死的系統,而是一個既有控管制度、又有彈性調整空間的、為『人』考量的好系統,NUEIP就是這樣收放自如的系統,它讓我們建立了更互信互賴的勞資關係。」
重複的人事作業都交給舉一反三的智慧系統

近年來,點點全球快速拓展業務,伴隨著員工的增加,NUEIP系統所帶來的工作效率提升成效也越顯著。「NUEIP是我見過使用起來能最簡單無腦的系統!」張珺涵笑著說:「像是將新進員工加入系統時,只需要建立員工帳號、填寫基本資料、啟用帳號,三個步驟即可設置完畢,加上NUEIP的介面非常清楚明瞭,加速了整個建置的順暢度。」企業應用數位轉型工具,旨為節省重複的行政作業,NUEIP在協助企業導入系統時,已先將所有考勤、假期、加班、簽核等相關規則,依照公司人事規章設定完成,因此只需要為新進員工套用規則,即可快速完成新進員工的系統設置工作。
帶著讓餐飲業者「Work Easy」、消費者「Eat Happy」的經營理念,點點全球目前正積極培育強力的研發人才,進攻跨領域的數位技術服務;並借助彈性易操作的NUEIP企業管理平台,迅速解決企業內部的人事工作、提高企業營運效率;同時,亦增進了勞資雙方之間的信賴感,使團隊更有凝聚力,為企業齊心打拼。
本文章內容由「人易科技」提供,經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廣編企劃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