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行政院「低薪政策」:基本時薪「有可能」從140元升到150元

行政院「低薪政策」:基本時薪「有可能」從140元升到150元
photo credit: 行政院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行政院副院長表示,不是馬上要把薪資提高到三萬,「如果你把簡單工作的薪資提高到三萬,原來工作比較複雜、起薪在三萬的,他不就水漲船高,這對整個薪資結構、薪資階級都會產生根本性的變化。」

行政院今(14)日舉辦低薪政策記者會,表示國人薪資其實創歷史新高,只是有四項原因讓民眾「無感」,記者會中,行政院也提出搶救低薪的短期政策,包括為派遣勞工、公部門勞工加薪至三萬,提高代課老師鐘點費,將基本時薪提高到150元等。

行政院今天上午舉辦「我國薪資現況、低薪研究及其對策」記者會,行政院長賴清德、副院長施俊吉、勞動部次長施克和等,都出席記者會。

行政院:薪資成長「無感」,是因為外勞拉低薪資、高等教育氾濫

記者會一開始由行政院副院長施俊吉報告我國薪資現況。《自由時報》報導,施俊吉指出,我國去年平均總薪資已達4萬9,989元,創下歷史新高,就算以中位數薪資來看,2016年也達到4萬612元,根據統計顯示2018年第1季實質總薪資達每月5萬9,852元,續創歷年新高。

但為何民眾認為過去薪資沒有成長?施俊吉列出幾點可能因素:

  1. 全球化:透過國際貿易,各國工資水準趨於一致,由於我國與中國雙邊貿易使雙方實質薪資差距縮小,自2001年起台灣薪資與中國薪資逐漸趨同,與其他各國差距拉大。
  2. 學歷貶值:由於高等教育氾濫,當學歷喪失作為求職者能力辨識指標的功能,雇主無法從學歷鑑別求職者能力時,各行各業皆採最低薪資聘用新人。
  3. 外勞拉低統計數字:施俊吉指出,2016年的外勞人數有62.5萬人,由於外勞僅領法定最低工資,計算時拉低全國薪資。
  4. 「非薪資報酬」增加:資方有加薪,但勞方無感,由於就業保險、勞退新制,以及數度調升的勞健保費,使企業付給員工「非薪資報酬」增加,但勞方卻感受不到。

施俊吉強調,若將外勞以及雇主有加薪部分但勞工無感的因素考量,2017年的總薪資報酬本國籍達5萬8,931元,施俊吉強調從本國籍總薪資報酬來看,2017年的薪資已顯著成長。

短期低薪政策:幫派遣勞工、公部門加薪

《中央社》報導,賴清德在會中表示,解決低薪對策分為短期跟中長期措施。中長期五大政策包括增加投資、加速產業升級、降低受薪階級負擔、提升人力素質、縮小學用落差等。台灣當前經濟最重要的問題還是投資不振,總統蔡英文提出前瞻跟五加二產業創新,當公私協力、增加投資機會,自然工作機會增加,低薪問題可望解決。

而解決低薪的短期工作方面,則有五大政策,包括:

  1. 公部門主動加薪
  2. 薪資列入政府採購及頒發獎項加分項目
  3. 鼓勵企業加薪
  4. 薪資透明化
  5. 提高時薪

公部門主動加薪

主動解決低薪方面,行政院先統計了10個工作類別,包括上市櫃公司、公部門、國營事業、外包派遣人員、長照居家服務人員、托育人員、記者等,其中每月總薪資低於3萬元的,共計4.7萬人。

行政院副院長施俊吉指出,若未來將這4.7萬人薪資補足至3萬元,初估總費用約需19億,「但上市櫃公司應是企業去負擔,而不是政府去負擔」,因此,如果只算公務機關、國營事業、政府投資事業、政府捐助法人和派遣人員這五類的加薪,大約需要9.6億元預算。

但施俊吉強調,「這數字不代表馬上要把這些薪資提高到三萬,如果你把簡單工作的薪資提高到三萬,原來工作比較複雜、起薪在三萬的,他不就水漲船高,這對整個薪資結構、薪資階級都會產生根本性的變化。」因此,希望能在政府「可及」的部分「漸進式」的提高到三萬元。

賴清德表示,對於幾萬人工作性質是什麼,要怎麼來調,才不至於連動去影響到其他部分,這部分會來研究規劃。籌編明年預算時會將第一批調薪人員所需的經費列入,因此第一波調薪明年就可實施。

此外,公部門也可以提高兼任教師鐘點費,國小兼任代課鐘點費可由現行260元提高為320元,受惠教師約1.5萬人,初估總經費增加7億元。

薪資列入政府採購及頒發獎項加分項目

行政院表示,政府每年約有18萬件採購案,未來將研議評選廠商的加分機制,如果員工薪資都達3萬元的投標廠商,將給予加分優惠,藉採購案帶動民間加薪。

鼓勵企業加薪

鼓勵企業加薪部分,行政院只呼籲企業,透過適當的激勵方案,改善勞工待遇,也能有效帶動勞動生產力的成長。

薪資透明化

薪資透明化部分,目前也有立委提議,薪資未達4萬,則應該明示金額,不得寫「面議」,消除勞動市場的資訊不對等。此外,金管會也將要求上市櫃公司應將員工平均薪資等資料,納入企業責任報告書(CSR)揭露事項。

提高時薪

由於過往月薪制的基本工資的調整最大受惠者是外勞,為了讓基本工資調整嘉惠到本勞,施俊吉也說,希望「基本時薪」與「基本月薪」脫鉤。

針對本勞,將先從提高時薪著手,施俊吉表示,目前基本時薪是140元,「下一個目標很可能是150元」,若要更高,可能還要一段時間才能逐步達成。勞動部次長施克和表示,調高基本時薪,行政部門中已充分討論,按往例,今年7月將召開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若通過提高時薪,可望在明年1月實施。

此外,目前基本時薪是140元,但最低工資是月薪2萬2,000元,換算成時薪是125元,為了防止雇主挑便宜的方式給薪水,勞動部將在今年第三季開會,未來若勞工工作時數偏低,則規定雇主不可用月薪換成時薪的方式支付,而工作時數若過高,就規定雇主必須使用有勞健保的月薪制。

此外,也有記者問到幾項蔡英文上任前承諾的勞權相關法規,勞動部次長施克和表示,《中高齡就業專法》法制作業相對成熟,短期內可以做出預告,《最低工資法》草案,預計在年底前把勞動部草案送到院會。但《派遣勞工專法》與《部分工時勞工保護》都還在研擬中。

《中國時報》報導,全國產業總工會秘書長戴國榮表示,基本工資的時薪從140元調升至150元,雖然對解決低薪有幫助,但從事臨時工這類非典型就業領取時薪者,人數大約100萬人左右,但大多數的勞工都是領月薪,政府若想真正幫助勞工,應該將基本工資的月薪調至2萬8,000元,才能真正改善低薪問題。

《聯合報》報導,接下來兩天,行政院也將密集舉行記者會,15日舉行移民政策記者會,提出新經濟移民法草案,以引進外國中階技術人力,留用在台求學的僑外生,鬆綁長期在台工作的藍領人力。這項新經濟移民法草案,行政院預計在立法院下會期送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