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資在東南亞:印尼面臨「要資金或勞工潮」兩難,馬哈迪選前表示擬重啟談判

中資在東南亞:印尼面臨「要資金或勞工潮」兩難,馬哈迪選前表示擬重啟談判
Photo Credit:Reuters/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中國一帶一路政策積極佈局東南亞各國的基礎建設,龐大的銀彈實力,初期也讓各國政府樂於接受,但隨著進入選舉,中國帶來的錢到底是不是「好」錢也成為各國執政者傷腦筋的話題。

中國挾帶著龐大金錢資源前進東南亞各國,在各國選舉期間也被搬上檯面,成為當地社會熱烈討論的話題,像是在馬來西亞,甫就任的首相馬哈迪在選前1個月就說若當選要重啟「東海岸銜接鐵道計畫」與「南海主權」談判,而明年要總統大選的印尼,今年也出現「中國錢帶來龐大中國勞工潮、當地勞工沒受惠」的議題,對該國總統佐科威來說,硬生生地面對「需錢孔急振興基礎建設」與「當地勞工沒工作機會」的兩難議題。

中國總理李克強5月初首度出訪印尼,也推動中印高速鐵路(雅萬鐵路)合作案的進度。印尼國營企業部長Rini Soemarno與中國鐵路總公司總經理陸東福會面並了解進度,表達出「要找到提升速度方法」的意願,但目前尚有22處、共35.8%的土地未完成徵收,預計要在5月27日完成,新的完成時間設定在2020年10月。

雅萬高鐵是印尼的第一條高速鐵路,全長150公里,時速可高達300公里,通車後雅加達到萬隆的時間將從3個多小時縮短至40分鐘以內。但民間對於短短150公里就有4個停靠站,是否能夠達到最高時速頗有疑慮。

Java_High-speed_Rail_Indonesia
Photo Credit:Gunawan KartapranataCC BY SA 4.0
印尼爪哇島計劃興建的高速鐵路

中國鐵路總公司表示希望能夠在土地徵收完畢後的三年內完成該項高鐵計劃。該項計畫在2016年1月動工,原本預計2019年完工。今年2月印尼國營企業部長Rini Soemarno一度明確表示,因為土地徵收進度延宕,雅萬高鐵無法在原先預定的2019年完工,而是預計在2020年10月完工,當時進度仍在東雅加達哈利姆整地的階段。工程款項的部分,中國國家開發銀行承諾的1.7億美元預計是在2018年到位。整體建設經費預計是59億美元。

中國湧入的資金也帶來勞工潮

《海峽時報》於5月14日刊出的社論指出,李克強此次印尼行最重要的任務就是雅萬高鐵,主要因為這是習近平一帶一路在印尼的首個計畫,而印尼與中國在一帶一路整體規劃中,已經簽署了5個總值233億美元的合約,包含水力發電廠、冶鋼廠等。

《南華早報》報導,隨著印尼國內愈來愈多的火車、港口與電廠建設計畫,對即將在明年4月面臨總統大選的印尼總統佐科威來說,在引進中國建設奧援與維護本地勞工工作機會的平衡著實是個挑戰。「(佐科威)與中國的關係有可能是帖毒藥,」雅加達當地一家商業風險公司Concord Consulting的資深分析師Keith Lorveard這麼說。

當地媒體報導,印尼蘇拉維希省的Morowali經濟特區的中資鎳冶煉廠與鋼鐵廠充斥著非法中國移工,當地政黨大印尼運動黨的推特帳號甚至轉貼了一段影片,嘲弄置身當地工業區猶如在中國廣州,指稱印尼政府要創造1000萬個工作「是為了誰」。《南華早報》報導,該項說法遭到中國頂新集團與印尼合資對象八星集團(Bintang Delapan)否認。

目前印尼最大外資來源國分別是新加坡、日本與中國,但中國籍勞工在過去十年內已經翻了四番來到2.4萬人,是日本籍勞工的2倍。

李克強在印尼訪問期間表示,將會控制鋼鐵廠、基礎建設甚至在峇里島當導遊的中國工作者人數,但他並未詳細說明人數。

新加坡東南亞研究中心ISEAS於2017年5月從事一項調查發現,62.4%的印尼人認為,該國與中國緊密的經濟關係對印尼並不會帶來多大好處,其中反對者包括了中低收入勞工。

馬哈迪選前表明:不想要把馬來西亞分拆賣給外國公司

不單在印尼,剛舉行過第十四屆大選的馬來西亞,「中國」在當地強大的經濟實力在選舉期間不時成為候選人炒作的話題,像是剛當上首相的馬哈迪,就曾說過「不需要真正攻克這些國家,他們已經成功地提升在東南亞許多國家的影響力」這樣的話語,甚至打算要著手處理一些與1MDB相關的投資案。馬哈迪在4月接受彭博社訪問時曾表示,歡迎中國公司在馬來西亞落地營運、聘用當地人、並且帶入資金與科技,但也說到:「我們(馬來西亞)沒有從投資上得到好處。⋯⋯我們不歡迎那樣的作法。」「很多人不喜歡來自中國的投資,⋯⋯,我們是為了馬來西亞人打算,我們要捍衛馬來西亞人的權益,我們不想要把這個國家分拆賣給外國公司。」

當時馬哈迪提到柔佛新山碧桂園的森林城市建案,一戶要價可以高達100萬令吉,但是2016當年度馬來西亞年收入中位數是62,736令吉。馬哈迪認為此舉只會帶入外國投資客,「但沒有一個國家想要一下子有這麼多外國人湧入。」不過此說法當時遭到納吉否認,納吉指出,馬來西亞過去對中國投資金額是比較大的,而且馬國對外投資金額是超過外資對內投資的。「這是一條雙向道,外國直接投資水位是隨著時間變化,這樣的連動是健康且多元的經濟的一部分,也是關鍵。」

馬哈迪今年4月5日在雪蘭莪參加論壇時提到,希望聯盟政府會與中國重新談判成本估計在550億令吉的東海岸鐵路計畫,希望縮減原本規劃的688公里鐵道建設計畫,除非需求真的存在。同時他當時也說若勝選會在與周邊國家維持友好關係的前提下,與中國重啟南海權利談判。

中國是馬來西亞最大外資,在2017年的外國投資金額547億令吉中貢獻了7%,雙邊貿易達到240億美元。

相關報導:

新聞來源:

核稿編輯:吳象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