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選票自己救:九合一大選前你一定要知道的事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該領幾張選票?有哪些人可以選?該怎麼做功課?三個願望一次滿足 價碼附送選舉當天,除了投票你其實還可以...
我到底該拿幾張選票?► 領票懶人包
我有哪些人可以選?► 選舉黃頁
進去後只要點選你所在的位置,就能知道該選區要選的層級候選人,點擊候選人的頭像即可看到該候選人的介紹、政見和相關新聞。
► 投票不NG,這七個錯誤第一次投票千萬不要犯(TNL小短片)
我要投給誰?
► 議員指南(g0v製作)
可以看到選區中欲競選連任的議員過去的競選政見、議案提案次數、投票缺席率、政治獻金流等等,整理自議會的開放資料。
► 觀政見
可以看到各縣市首長候選人的政見,還可以分享、關注及對該候選人捐款表示支持。
► 市長給問嗎(沃草製作)
不同於上面的官方政見,市長給問嗎是由公民發問,候選人回答,因此有很多新奇好玩的問題,目前有台北、台中兩個版本。
► 市長,安安,政見給窺嗎?(青年版)、(爸媽版)
看完政見以後,台北市民還可以玩一下這個遊戲,確認一下你內心真正認同的候選人。
► 台灣六都市長影音採訪(BBC中文網)
訪問了6都市長候選人,問題都一樣,時間也一樣(2分鐘),可以看到每個人的談吐跟邏輯思維。
► 線上公報政見(中央選委會)
你可以看到過去印成紙本的線上版公報政見及下載連結。
► 2014年選舉關鍵報告(TNL)
整理六都首長、議員候選人的個人資料、政見、熱門新聞,還提供投開票所查詢,以及選舉當天的即時開票。►
► 最後一天抱佛腳:除了台北市 你不該錯過的5都公辦政見(TNL整理)
► 五都市長連任秀,政見評審圖你來當(新聞e論壇)
互動遊戲,今年除了台北市外,其他直轄市都是挑戰者對上衛冕者的踢館大戰,五位背負期待追求連任的市長們,應該受到更多檢視!
► 你投哪位候選人?(天下雜誌)
如果拿掉候選人的名字和政黨,讓你只看政見進行投票
►未來事件交易所
非常有名且具有公信力的輿情預測中心,多次準確命中選舉結果,因原網站需要註冊會員,所以引用最近的新聞稿。
► 50天50張選舉圖表(g0v製作)
藉由資訊圖表的方式整理選舉資訊,清楚易懂。
► 選舉專區(聯合報)
裡面有各媒體的民調、Google trends搜尋趨勢、圖表分析等。
關於台北市長選舉,如果你想要知道更多:
- 連、柯首場電視辯論,「公民團體」到底問了什麼(含整場影音)?、逐字稿整理
- 北市首場電視辯論 你漏掉了誰:馮光遠隔空回答6大提問
- 北市長公辦政見:聽「連勝文缺席」之外6位候選人說什麼
- 台北市到底有哪些候選人?公報政見讓你一次看清楚
- 「台北市野生版選舉公報」(沃草)
給要返鄉投票的外地學生、上班族:
- 政府交通輸運、陸海空運輸增班一覽表
- 青年返鄉(由公民組合發起募資,各大學返鄉皆有優惠,學生快來看)
11/29當天除了選舉,你其實還可以:
除了記得攜帶身分證件去選舉外,還有很多很重要的事情也在進行著,就是監票跟罷免,為了確保選票不會被有心人士操弄,許多團體都發起了監票行動,同時當天也有罷免的行動:
► 割闌尾V計畫
本計畫主要以北區蔡正元、吳育升、林鴻池為主。目標不是針對特定人士,而是希望拿回我們的公民權(罷免)
► 全面罷免
此為台中朋友發起的罷免行動。
► 高雄割闌尾
此為高雄朋友發起的罷免行動。
► 監票者聯盟
監票者聯盟正密集的招募監票志工和培訓,請大家共襄盛舉。
最後,給首投族的快問快答:
► 我年滿20歲,但是沒有收到選舉通知單,怎麼辦?
只要你確定年滿20歲,並在目前戶籍地址登記居住滿4個月,你就可以在投票日當天,拿著身分證前往投票,因為可能會有遺漏。若是不清楚您的投票所在哪,可以去電區公所詢問。
► 請問應該穿戴什麼去投票?
投票當天切勿穿戴有關候選人的衣物或是包包,甚至是貼紙也不可以喔!否則會不能投票。
► 投票要怎麼蓋?
只能用圈選處內選委會提供的圈選工具,不可以使用私章或是指紋蓋在選票上,否則一律廢票。(記得選完後要等印泥乾了再對折,不然可能會造成有效票的爭議喔!)
► 投票時間:
11/29 早上8點到下午4點,最晚一定要在下午4點以前抵達投票所登記投票喔。
► 有效票如何認定?什麼是無效票?
請從本影片03:52後觀看。
► 不帶印章可以領選票嗎?
可以,只要有本人+身分證即可,領取東西可以以簽名與指印代替,領票的時候若是以蓋指印方式來領票的,拜託要跟選務人員拿面紙擦乾淨指紋,因為指紋沾到選票的時候也會被認定為無效票喔。
► 選票上面有印政黨嗎?
中選會表示,地方選舉的選票一向沒有印政黨,所以大家一定要記得「投票前牢記欲投人選的選號&姓名」。
最後,千萬不要帶照相機進去投票所拍照,那可是觸法的;也要記得把電話關機,否則若是投票中手機響起,違法會被罰3萬~30萬元台幣罰鍰!
► 鄉親啊~投票時不能自拍打卡喔!投票成功5步驟,請你跟我這樣做
ps. 若是有任何遺漏的地方,歡迎在留言告訴我們。
資料來源:葉俊廷臉書、KP’s Lab 青年實驗室、綠黨、TNL整理
Photo credit: Theresa Thompson CC BY 2.0
責任編輯:羊正鈺
核稿編輯:楊士範
最新發展:
-
【插圖】九合一不只選人,更要選出全新的選舉文化 9年前
-
喔!原來這才是政治:九合一大選教會我的五件事 9年前
-
華爾街日報分析:兩分鐘影片速覽台灣選戰 9年前
-
【漫畫】天龍無間道 第七話(最終回) 9年前
-
選前一天 造勢晚會比一比:6都候選人都在幹什麼 9年前
-
選前一天 國民黨平面廣告:「這一票請聽父母的話!」 9年前
-
總統不見得最能改善人民生活,但市長肯定能 9年前
-
中選會:競選活動今晚10點截止 簡訊、LINE可催到12點 9年前
-
聽連爺爺說起的那些歷史故事──天殺的原來我也是個「皇民後裔」 9年前
-
候選人每出一個奧步,我們就多學一個騙選票的路數-台灣民主就是這樣進步的 9年前
-
你知道誰第一個擁有公民普選的國家、印度是用什麼法寶確保一人一票嗎?七個歷史上關於選舉的關鍵時刻 9年前
-
如果不投藍綠,我在我的家鄉新竹市會怎麼投? 9年前
-
最後一天抱佛腳:除了台北市 你不該錯過的5都公辦政見 9年前
-
【插畫】我們手上的這一張選票,是多少人頭破血流也爭取不到的自由 9年前
-
鄉親啊~投票時不能自拍打卡喔!投票成功5步驟,請你跟我這樣做 9年前
-
投票不NG,這七個錯誤第一次投票千萬不要犯 9年前
-
國民黨競選廣告「是誰讓韓國竊笑?」遭日韓媒體打臉 9年前
-
柯P也推未來版CF:一成不變中的小改變 期待更好的台北 9年前
-
連勝文公辦政見全文:台灣社會的前進要有方向、改變要有做法 9年前
-
馮光遠公辦政見全文:很多市長是喜劇演員 而幽默是民主政治的成年禮 9年前
-
柯文哲公辦政見全文:城市就像家人 有爭吵但不會分離 更會一起解決問題 9年前
-
如果你拿不定主意要投誰,只要想想郭冠英會投誰 9年前
-
年輕人買不起房子?誰叫你不去投票 9年前
-
投票不是分勝負!4分鐘看透台灣選舉六大戰術 9年前
-
《網友版》也推明天過後:「原來改變真的可以成真!」 9年前
-
先要你靜靜的大聲說話,再恐嚇台北變明天過後,是暗指著改變永遠無法成真嗎? 9年前
-
「柯P當選一年後的台北?」連陣營呼籲:理性討論 9年前
-
別傻了,聰明的選民絕不認真看待具體政策,更唾棄那些有「牛肉」的政策 9年前
-
短評《國民黨選前廣告》:讓我們靜靜地,慢慢變奴隸。 9年前
-
【漫畫】天龍無間道 第六話 9年前
-
不是只有台北市在選舉:其他五都的公報政見你都看了嗎? 9年前
-
一個深藍689的覺醒:帶著悲壯走向毀滅,真的有比賭一把「改變」的機會來得好嗎? 9年前
-
北市長公辦政見:聽「連勝文缺席」之外6位候選人說什麼 9年前
-
國民黨選前廣告出爐:「讓我們靜靜地,大聲說話。」 9年前
Tags:
能源轉型看數字說話!臺灣成為拚進亞洲第二的淨零優等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為實踐能源轉型,近年來我國再生能源的設置量已大幅成長,不僅光電和風電合計裝置容量已是2016年的7倍,今(2023)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更可望達到一成;綠電增加,能源效率亦逐年提升,能效評分已躍升亞洲第二;透過綠能優先、燃氣搭配,同時大減舊型亞臨界燃煤機組使用,空氣品質更是持續改善。為了更好的未來,臺灣將持續加緊轉型腳步,實現2050淨零願景。
再生能源成長幅度優於全球平均
依據國際再生能源總署IRENA所發布之再生能源裝置容量統計,近5年(2018-2022年,以2017年為基期)全球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年複合成長率為9.1%;同期臺灣的年複合成長率為21.9%,表現優於全球平均。
2023年9月我國風電與光電裝置容量達14.137GW,為2016年之7.33倍;尤其離岸風電更是在政府與民間協力下,從無到有開始建立產業鏈,累積至2023年11月已有281座離岸風機屹立於海上,裝置容量突破2GW。
風光加速布局
2022年風力發電與太陽光電發電量達142.2億度,為2016年的5.5倍,及時提供了產業界最需要的綠電,支持供應鏈的綠色與低碳轉型。

國際能效評分躍升亞洲第二
能源密集度即生產每單位國內生產毛額(GDP)所消耗的能源數量,是反映能源效率的重要指標,根據能源署統計資料,近10年來臺灣能源密集度年均改善2.9%;根據美國能源經濟學會(ACEEE)最新(2022)發表之「國際能源效率評分卡」(International Energy Efficiency Scorecard),臺灣能源效率從13名(2016)進步到世界第8(2022);亞洲僅次於日本。在整體政策(national effort)、建築、工業、運輸等四個面向的評分中,整體政策得分最高,名列全球第5;顯示臺灣能源效率持續提升,是產業與全民共同努力的成果。

空汙減排有感
透過發電結構調整、機組汰舊換新、空污改善措施,台電公司火力電廠整體空污排放量已從2016年約10.7萬公噸,降至2022年約4.2萬公噸,減少61%。近年來台電持續落實增氣減煤,不僅有助於提升發電效率,空氣品質也不斷改善,顯示能源轉型過程兼顧環境永續。

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動能源轉型,不僅有助於減緩氣候變遷影響,再生能源也穩健成長,持續提升我國能源自主與改善環境品質,帶動新興產業蓬勃發展,為整個社會經濟體系注入了新的活力。未來將持續深耕再生能源發展路徑,重點放在極大化發展光電場域、離岸風力及前瞻能源等綠電領域,搭配儲能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回應再生能源的間歇性發電特性,能源供應更穩定。同時,亦積極推動強化電網韌性的措施,透過多方努力,將如期如質達成政策目標,逐步實現能源轉型,為臺灣打造更加永續、綠色的未來。
(經濟部能源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