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海餘生:從馬國理解「羅興亞難民」,出於政治考量的收容與援助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馬來西亞願意伸出援手,本來應該是一件值得讚揚的善舉。問題在於政府的動機不單純,純粹從選舉操作角度考量,沒有任何甄別與安頓他們,讓他們可以安心上學或就業的機制,只怕在未來製造更多問題。
文:唐南發
編按:此篇寫於馬來西亞第14屆選舉前,當時的執政陣線仍為由納吉領導的國民陣線。
2017年八月底,阿拉干羅興亞救世軍襲擊緬甸若開邦北部的數個警崗,招致緬甸軍方反擊,禍延境內無辜的少數族群,無國籍的穆斯林羅興亞人首當其衝,多個村莊在軍警縱容下遭人放火,超過四十萬羅興亞人被迫越境進入孟加拉,再度面對流離失所,任人魚肉的悲慘命運。

正如2015年5月發生的羅興亞船民危機一般,這一波的人道災難再次引發國際社會與緬甸當局關係緊張。不同的是,這次緬甸似乎有備而來,在各主要國際媒體的網頁或臉書展開「反宣傳」,大量網民一再複製轉貼類似的內容,指責羅興亞人歷史上本是孟加拉非法移民,緬甸軍方不過在捍衛國家領土主權。這些試圖以正視聽的留言內容,不少源自一個具軍方背景的臉書專頁,至今有超過250萬跟隨者。
歷史上,為了佔有土地與豐富的資源,緬甸軍方對付少數族群向來不手軟。那些為當下軍政府為了對付幾百名羅興亞極端份子而暴力驅趕羅興亞老弱婦孺鼓掌叫好的人,恐怕不知道除了撣邦、克欽邦和克倫邦有大大小小不同規模的少數族群反抗軍以外,1960年代的緬甸軍政府也曾強制接收當地華人和印度人的生意和產業,迫使他們「回到」中國和印度;也有一些人選擇到香港、泰國、馬來西亞和新加坡。
1982年,緬甸政府通過新的國籍法,許多人一夕之間失去公民權,而華人、印度人和羅興亞人都不在法定的135個族群之內。換言之,以暴力的形式處理公民權是現代緬甸的政治傳統,羅興亞人只不過是最明顯也最殘酷的個案,既無教育權也無就業權,從而衍生眾多問題。
馬國無妥善機制 難民適應困難
遠在緬甸若開邦北部的族群衝突,對馬來西亞也產生衝擊。至今為止,吉隆坡聯合國難民署註冊了超過15萬難民和申請庇護者,其中92%是來自緬甸的不同族群,包括6萬以上的羅興亞人。加上其他有證或無證移工,緬甸人在馬來西亞境內的總人數或在50萬上下。近年也發生了一些族群之間或族群內部的謀殺或格鬥事件,雖無證據顯示這些個案與緬甸國內的局勢相關,執政當局亦不可忽視。
至於政府宣佈收留羅興亞難民的舉措,符合國際人道主義精神。問題在於馬來西亞不是《1951年難民地位公約》和《1967年難民地位協定書》的簽署國,並無一套處理難民的機制。而看回過往的記錄,巫統領導的政府往往只在穆斯林社群權益遭侵害的議題上發言甚至行動,例如1970年代中期開始,沙巴州收容了高達6萬名的菲律賓南部穆斯林難民,絕大部份後來成為公民。
除此之外,馬哈迪在巴勒斯坦和波斯尼亞穆斯林遭塞爾維亞人屠殺的議題上非常積極。我國在1990年代中曾收容了150名左右的波斯尼亞穆斯林;近幾年因為敘利亞的內戰,納吉領導的政府也曾宣佈將收容3000名敘利亞難民。
諷刺的是,無論是波斯尼亞或敘利亞難民,大部份最終選擇移居到澳洲或其他西方國家,甚至寧可自費到黎巴嫩等待被聯合國安置的機會。馬來西亞宗教氛圍日漸保守,加上中東和歐洲截然不同的生活經驗,在在都讓這些穆斯林難以適應。
另外比較不為人知的是源自越南南部和柬埔寨,信奉伊斯蘭教的占族(Chams),因為面對共產政權迫害而於1970年代中末期輾轉來到馬來半島。儘管後來中南半島局勢穩定了下來,當時的馬哈迪政府依然默許高達7000名占族人居留下來,進而成為公民。
(請閱Danny Wong Tze Ken(2008)Research on Cham History in Malaysia. Asian Research Trends No.3, pp. 25-44.)
相比於馬哈迪於1979年擔任副首相兼內政部長時,放話要「見到就開槍掃射」以非穆斯林為主的越南難民,其態度實乃天壤之別,原因不言而喻。
收容出於政治考量 漠視非穆斯林難民
若涉及非穆斯林遭迫害,巫統領導的政府則通常選擇沉默。例如斯里蘭卡經歷了長達二十六年的內戰,淡米爾人長期被主流的僧伽羅人歧視、打壓和迫害,馬哈迪從未聲援;他之後的政府,從阿都拉到納吉,也從未替伊拉克和巴基斯坦境內遭迫害的非穆斯林仗義執言。
因此,納吉在羅興亞難民議題上表現積極,其實是為了鞏固或增加穆斯林選民的支持。鑑於下屆大選攸關巫統下野與否,無論非穆斯林群體如何不認同,他也不會改變這個立場。


但這不意味著政府因此而更善待已經在馬來西亞的羅興亞人。事實上,無論是否持有聯合國發出的難民證,警方和移民局執法人員照舊把他們看作是非法外來移民(PATI,Pendatang asing tanpa izin),被逮捕和拘留而被迫行賄的情況仍時有發生,遭雇主勞力剝削更是家常便飯。
和網上一些危言聳聽的帖文相反,迄今為止,政府並未給羅興亞人提供任何援助經費,與當年的波斯尼亞難民和近年的敘利亞難民的待遇不可同日而語,足以說明巫統政府口惠實不至,仍然停留在外交炒作的層面上,包括同意派人到孟加拉邊境提供援助,而2017年九月下旬外交部長阿尼法公開表達不認同東協在這個議題上的共同聲明等,皆出於同樣的目的,但這一切外交舉動無助於舒緩我國境內羅興亞難民的困境。
南投10大農遊體驗──上篇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近年來,台灣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仿效日本推行「農業六級產業化」,南投許多農業區發展為休閒農業區,將農村景觀、農業文創、食農教育與環境教育概念等元素融入,營造民眾休閒農業旅遊與體驗學習活動的場域。
台灣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仿效日本,結合一級農業生產、二級農產品加工、三級農業體驗和服務,推行「農業六級產業化」,其發展的休閒農業區將在地生產、農村景觀、農業文化創意、食農教育與環境教育概念等元素融入區內,營造農業主題特色,開發商品,同時提升產業服務質量及充實友善旅遊環境,成為民眾休閒農業旅遊與體驗學習活動的場域。
近年來,南投許多農業區推出農業體驗活動,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讓遊客體驗農作的樂趣!
以下精選10大南投農業體驗活動:
1. 埔里鎮──桃米休閒農業區
「桃米休閒農業區」位於埔里鎮桃米里,區內有桃米坑溪及其五條支流貫穿其間,依山傍水、綠意盎然,孕育著豐富美麗的生態資源與純樸農村樣貌。921震後,區內民眾攜手重建,結合地方生態、農業資源與觀光產業,打造國內最具特色魅力的休閒農業區──桃米生態村。
◎ 建議行程:桃米魚蝦體驗→桃米野餐→農事體驗→夜間賞蛙
◎ 體驗活動:農事體驗、夜間賞蛙、桃米魚蝦體驗、桃米野餐、桃米遠足、黃金青蛙粿DIY、紙燈DIY、賞螢
◎ 嚐鮮特選:茭白筍(2-10月)、麻竹筍(6-10月)、百香果(7-2月)、樹葡萄(12-5月)、香菇(全年)
◎ 伴手好禮:樹葡萄產品、百香果產品、茭白筍產品
地址:南投縣埔里鎮桃米巷64之4號
2. 魚池鄉──日月潭日月山莊休閒農場
台灣香日月潭紅茶廠以高品質紅茶聞名,成立新品牌HOHOCHA喝喝茶,將茶葉與文創、觀光結合的園區,還有日月潭日月山莊休閒農場及觀光茶園,成為日月潭熱門景點。
◎ 建議行程:揉茶體驗→混茶體驗→封茶體驗→品茶體驗→紅茶披薩DIY
◎ 體驗活動:奉茶體驗、揉茶體驗、混茶體驗、封茶體驗、導覽園區、紅茶披薩DIY
◎ 嚐鮮特選:紅玉紅茶(5-10月)、阿薩姆紅茶(4-10月)
◎ 伴手好禮:日月潭紅茶禮盒、紅茶梅、阿薩姆紅茶禮盒
地址:南投縣魚池鄉魚池村魚池街443之36號
3. 鹿谷鄉──武岫休閒農場
「武岫休閒農場」位於南投縣鹿谷鄉,在鹿谷擁有專屬茶園及10公頃的孟宗竹林。近年來集合國內產、官、學精進製窯燒炭技術,以提供高品質的孟宗竹炭原料及相關製品為最主。農場結合自然景觀、生態環境及竹產業文化,並提供竹炭製程導覽及當地特色美食、幸福手作DIY、竹林茶席、竹林生態步道等,希望能讓來到這裡的遊客,都能對「孟宗竹」以及其豐富的生活應用有更深一層的了解。
◎ 建議行程:竹林生態導覽→茶席體驗→參觀竹炭製程→竹炭DIY→品嘗竹炭鮮筍火鍋和竹炭咖啡
◎ 體驗活動:竹炭包製作、竹炭枕頭體驗、竹炭過濾體驗
◎ 嚐鮮特選:武岫咖啡、武岫竹炭花茶、果汁、點心、鮮筍小火鍋
◎ 伴手好禮:武岫竹炭50公克/盒、孟宗竹醋原液(500ml)、竹醋護膚霜、竹炭粉
地址:南投縣鹿谷鄉竹林村田頭巷35-66號
4. 水里鄉──車埕休閒農業區
車埕是集集支線的終點站,故有「最後的火車站」之稱,經過規劃整建後,以當地特色原木為特色,成立「車埕休閒農業區」其景觀樸素典雅,和山城的景觀搭配相得益彰,漫步其中,可感受鐵道文化的懷舊風情味。車埕火車站每年湧入上百萬人潮,可說是全國知名觀光景點之一,也因為早已轉型成旅遊休閒小鎮和發展林業觀光文創產業,許多遊客要進入日月潭之前,一定會來這裡逛逛,體驗日據時代的鐵道木業史。
◎ 建議行程:逛車埕園區→火車旁拍照留影→木馬道體驗→木工椅DIY→品嘗木製便當
◎ 體驗活動:蘭花組合DIY、咖啡沖泡DIY、木工筆筒DIY、木工椅DIY、木便當盒DIY、手工香蕉麵DIY、製梅李體驗
◎ 嚐鮮特選:梅子(3月-5月)、咖啡(10月-1月)、香蕉(全年)
◎ 伴手好禮:車埕咖啡、蘭花、天然樟腦油、天然檜木精油、木香便當盒
地址:南投縣水里鄉車埕村高山巷9-3號
5. 中寮鄉──龍眼林休閒農業區
龍眼林休閒農業區位於北中寮,範圍包括龍安、內城、清水三村。清朝年間,先民入山開墾,當時因為遍布龍眼樹,因此稱之為「龍眼林」。主要種植龍眼、荔枝、香蕉、油甘、肉桂、薑黃等農特產,除擁有豐富的生態資源,其產業正朝有機及保育石虎友善耕作發展,在地龍眼林社區銀髮族福利也是優等模範為參訪交流的對象,結合休閒農業一步步打造理想的銀綠色村落,現區內有特色民宿且規劃各種體驗活動遊程,可以深入當地文化,來一趟生態且含知性休閒之旅。
◎ 建議行程:參觀肖楠巨木群→參觀龍鳳瀑布→採果體驗→品嘗南瓜料理→龍眼乾烘焙→藍染體驗
◎ 體驗活動:養生植栽、藍染體驗、龍眼乾烘焙(九月)、拼布貓頭鷹、採果體驗(小番茄、樹葡萄、八角櫻桃、珍珠柑)、蜜漬橄欖、槌球競賽、油甘泡菜DIY、輕食手捲、南瓜料理、愛玉搓搓樂
◎ 嚐鮮特選:龍眼(8-9月)、柑橘類(12-2月)、小番茄(12月-1月)、荔枝(5-7月)、美濃瓜(6-9月)、八角櫻桃(全年)
◎ 伴手好禮:烘焙龍眼乾、龍眼蜜、烘焙荔枝乾、洛神蜜餞、肉桂露、炭焙烏梅、龍眼花茶、氧素基精、古味梅、薑黃粉
地址:南投縣中寮鄉龍南路47-8號
以上廣告由南投縣政府農業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