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非法露營場政府硬起來?調查局搜索約談71人,業者喊冤盼輔導

解決非法露營場政府硬起來?調查局搜索約談71人,業者喊冤盼輔導
Photo Credit: 陳好酸@Flickr CC BY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全台露營場有超過半數不合法,調查局查緝違法開發山坡地、侵佔國有地等情況,約談71名業者,不過也有業者喊冤,希望政府輔導合法。

(中央社)調查局發布新聞稿指出,為查緝全國違法經營露營區等情況,出動17個外勤處站及近200名調查人員,同步於北中南東等對違法經營露營區、非法佔用國有或國家公園土地、濫墾山坡地及破壞水土保持等案件展開調查,並搜索業者營業處所8處,並約談犯罪嫌疑人71人到案。

調查局表示,這次的查緝行動是配合交通部觀光局,日前公布各地大規模開發濫墾山坡地經營露營區或觀光農場等資訊,經深入調查後展開首波查緝行動。

調查局說明其中較矚目的案件,包括花蓮地區全國最大滑草場露營區「東湖生態休閒農場」,違法開發山坡地達6萬5000平方公尺,面積達8個足球場之大;台中和平及后里地區有4家業者竊佔國有地或違法於山坡地開發經營生態農場或親子露營區,合計面積達4萬5074平方公尺。

而在墾丁國家公園範圍內,有12家主題民宿業者長期佔用國有地違規增建,違規經營面積達4萬2100平方公尺。此外,在新北市石碇地區,有業者長期佔用國有地,開挖整地興建道路及建物,用於栽植溫室蔬果及培育落羽松樹苗,經營生產農場對外販售,竊佔國有土地面積達10萬平方公尺。

調查局表示,國人多不知非法露營場或農場位於「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或處於特定水土保持區、土石潛勢溪流範圍,潛藏山崩或地滑危險;為保障國人住與玩的安全,調查局適時介入偵辦,以阻止危害繼續擴大,後續仍將從速從嚴偵辦大規模的竊佔國有地、土地超限利用、環保犯罪等案件,嚇阻不肖業者破壞國土大賺黑心錢。

全台上千露營場,近半不合法

露營活動近幾年來十分盛行,台灣的各地露營區也越來越多,根據台灣露營區資料搜尋網站「露營窩」統計,全台包含離島,一共有1789個露營區,北部地區就有將近100個露營地,南投、苗栗則分別有超過300個露營地。

《自由時報》報導,今年三月,交通部觀光局公布第二波的非法露營區名單,盤點897家露營區,是由行政院農委會、內政部營建署、財政部、經濟部等單位提供資料彙整而來,其中5成1、455家合法,4成9、442家非法。

非法業者中,位於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共230家;特定水保區25家;土石流潛勢區62;涉水土保持且違法29家;另國土保安用地14家;保安林12家;違反國家公園法、森林法、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國有非公用不動產被占用處理要點之露營場計70家。

業者喊冤,盼政府輔導合法

這次調查局的大動作約談業者,也讓業者們感到十分無奈,《自由時報》報導,擁有「全國最長滑草場」的東湖生態休閒農場,前身名為「開心谷」,業者施學勳喊冤表示,一年半前與林姓業者簽約,接下在當地經營超過三十年的「開心谷」,改名為東湖生態休閒農場,也隨即向國有財產署申請國有地租賃,過程會勘多次、公文往返,目前仍在申請中。

施學勳強調,前天到花蓮調查站作筆錄時,提供所有公文資料,也積極配合處理補件,希望盡快合法上線給消費者保障。

《聯合新聞網》報導,墾丁國家公園的非法露營場數量是全台灣國家公園之首,觀光局日前公布墾丁有23家非法露營場後,仍有12家斷斷續續營業;這12家多是農地變更做露營使用,或農場違法供露營,業者認為不是在高危險的地質敏感和特定水保區,又未破壞環境,單純提供露營玩家安全場所,希望政府輔導合法,導入正軌。

墾丁大圓山露營場老闆陳建良說,他十七年前退休返鄉,單純提供露營玩家場所賺點「老人工 」,既然市場有需要,政府應輔導合法,雖被約談但自認問心無愧。

墾管處說,十二家非法露營場均是土地變更使用,其中兩家小部分佔用到公有地,合計不到五十坪,因查無濫墾、破壞水保等事證,尚未達情節重大程度,除持續監控,也輔導業者轉型合法休閒農場。

《環境資訊中心》報導,目前露營場面臨沒有主管機關、管理權責與法令散落各機關,面對適法性的困境,露營業者多次喊冤,表示他們也想要合法,只是「無法可守」、「無主管機關」,更多業者期盼政府能想辦法輔導位於林業用地、農牧用地上的露營場合法,不過觀光局日前在公聽會上坦言,目前法規上並無此可能。

行政院2017年11月要求訂定管理要點,立法院也多次召開公聽會蒐集各界意見,甚至有提出應該訂定露營專法的聲音,觀光局表示,今年一月已經展開「露營場土地使用申請流程圖」及「露營場管理要點草案」的修正,並盤點露營場地需符合都市計畫法、區域計劃法等土地管理法規。

新聞來源: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