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端人口》:送子女到歐美的上層世界 vs. 活在高風險地底的「鼠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暗無天日的地底,「鼠族」家裡的照明全靠那些嗡嗡作響的日光燈,呼吸著汙濁的熱空氣,空間十分潮溼且蚊子到處飛,走廊的瓷磚表面也滿是髒黏的汙垢。夏天的雨水先是流進廚房、公共盥洗室,接著淹到共同空間,甚至房間裡。
文:派屈克・聖保羅(Patrick Saint-Paul)
穿著俏麗小碎花洋裝的小女孩咬了口蘋果,漫不經心地四處張望。她的母親跟鞏俐有幾分像,正催促小女孩加快腳步;她精心化了妝,身上處處是中國新興資產階級的標誌,諸如LV包、黑長褲、白色真絲襯衫,手機是最新款。這小女孩頂多十歲,眼看鋼琴課就快遲到了。那時是星期五晚上七點,但這孩子的一週尚未結束。每天晚上,遊戲加上晚餐的時間短短不到一小時,接著她得繼續上家教課直到十一點。因為那必要的、薄薄一層共產主義者外衣只在公開場合出現,做做表面工夫,純粹是為了避免麻煩;實際上儒家思想早已強勢回歸,重新成為中產階級依附的主流價值。
根據深植於中國文化的儒家傳統,只要努力,一切都有可能,包括命運亦能扭轉。
父母將成功的渴望灌輸給孩子,一胎化政策使他們把夢想寄託在唯一的繼承者身上,期待他將來光宗耀祖。課堂內老師的地位乃至高無上,舉手發問這種行為簡直無法想像,因為這等於是質疑他的教學不夠完美。放學以後,孩子們的週末要拿來寫功課、參加象棋聯賽、補習(科目由父母選定)、化學體驗營或是物理、書法比賽。相較之下,在我們家,只要稍微提起中國名校學生的求知慾和好勝心,便會激怒我的一雙兒女。
教育在中國是翻身的機會、通往成功之路的鑰匙,可是對被迫遷徙的「鼠族」來說,完全是另一個世界。
「我女兒每星期有三堂數學家教,這對於靈活思考大有幫助,」女孩的母親驕傲地說:「英文家教也是每星期三堂,讓她能與國際交流,還能瀏覽英文網站。接著,她可以出國留學。不必等到大學,等她一滿十四歲,我們準備把她送到倫敦一所高中,讓她先適應適應,之後才能進入英國最好的大學。」
英國聲譽卓著的名校水準並非北京上流社會父母的唯一驅動力。萬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時局不利,替他們的孩子安排一條出路,方是這些中產階級的第一要務。汙染、黑心食品、貪腐的地方官、隻手遮天的共產黨、自由受限、網路監控,現代中國處處陷阱。中國作為未來的經濟第一強國,永遠需要受過國外大學西方教育薰陶的幹部;若是出了問題,這些牛津或劍橋畢業的中國人,想在國外的跨國公司覓職也非難事。
「週末她要上舞蹈課,還要參加幾場數學選拔賽。因為她正在準備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她的母親嚴肅地補充。
每一年,中國所有大城市會籌辦各式各樣的分齡競賽:象棋、羽球、化學、數學等等。待學期結束時公布全國冠軍,他們便有籌碼開展成功的人生。通常,提到中國式學習的過程與大城市教育體制的發展,我那些法國友人便免不了一番揶揄嘲諷。他們深信法國的體制相對優越,七嘴八舌指出填鴨式教育的壞處,說這種方法「必然」會導致中國學生缺乏創造力,而過度學習也會造成不良影響。這其中某些批評並非毫無道理,只是他們都忽略了重點:中國人渴望成功,且對美好未來充滿信心。
剩蘋果的滋味
這位充滿魅力的四十歲女子看了看錶。
「這次肯定會遲到,我們趕不上鋼琴課了。啊,拜拜!」她拉起女兒的手向我們道別。
她蹬著高跟鞋飛快跑了起來,扯著女兒的手臂要她跟上。小女孩一慌,手上沒咬幾口的蘋果不慎掉落。她不能回頭,更別說把它撿起來。在隔開兩排大樓之間的走道上,有兩個女人各自占據一張長椅,面對面坐著,兩人都目睹了這一幕。她們一邊盯著蘋果、一邊觀察對方,同時看了一眼那對母女。灰得發黑的天空,汙染懸浮微粒瀰漫、蚊子成群且閃電不斷,眼看就要爆出雷聲。對於北京地面上的住戶來說,這意味著天空和馬路準備接受豪雨洗禮了。至於窩在城市臟腑裡的地下居民,這是預告他們即將迎戰淹入家中那充滿汙染物質的大水。
兩位女子面色枯槁,過時但還算乾淨的衣服洩漏了她們的來歷。跟那對母女相反,這兩個女人不是任何一間地面公寓的住戶,此處是北京中產階級專屬。她們來自地底世界,是鼠族的一員。現在,上層世界的優雅身影漸遠,端看誰的手腳快。蘇瑩,其中一名地下房客,一個箭步撿起蘋果。另一位則懊惱不已,撇開頭去,假裝沒參與這場略顯丟臉的競賽。至於蘇瑩,絲毫不見半點不自在,在一口咬下前先把蘋果隨手擦了幾下。剩下這四分之三的蘋果,花了她近兩分鐘享用完畢,連果核也不放過。蘋果籽則先在齒間來回吸過一遍,才朝外一呸吐掉,待依依不捨把果核啃得乾乾淨淨後,她才把果柄扔進灌木叢。
不是人住的地方!
西壩河中里,這個資產階級社區位居北京市中心,三環路一帶。社區管委會的宣傳部根據黨中央指示,在社區牆上張貼了一張巨幅的雷鋒肖像。這款「英雄模範」,堪稱毛澤東時期樹立並全面宣傳的共產黨員典型,從一九六○年代起便是全體中國人不分年齡所「追隨的榜樣」,隨著意識形態重塑運動的需要定期出現。而在習近平影響與復興毛澤東思想價值的運動之下,雷鋒精神又再度受到推崇。回歸毛派,目的是對抗日益壯大的普遍價值。在中國第一的前提下,自由、人權、民主以及多元主義都只是西方國家用來削弱中國的武器而已。
雷鋒,這個人是否真實存在還有待商榷。據說他在一九六○年加入人民解放軍,一九六二年八月遭電線桿壓斃,死時年僅二十二歲。政府宣傳部門於是依著他們的想像,將他塑造成一名始終謙卑、「為人民服務」、無懈可擊的邊防勇士,兼打破採煤紀錄的「斯達漢諾夫式」勞動者,和半夜起床為室友洗襪子的好夥伴;最重要的,他還是「小紅書」的忠實讀者,熟記毛語錄且不斷從中得到啟發。
Tags:
向下扎根的永續教育,才能延續到未來:文曄集團透過捐贈《2222--未來選擇地》門票,提供新北市國小學童沈浸式體驗永續環境的學習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文曄集團透過捐贈「2222 未來選擇地」永續概念展之門票,邀請新北巿國小學校班級學童教育觀展的公益活動。藉由永續展的互動式體驗可激發學生更多思考,提供學生多元學習的機會,響應永續教育議題,亦共同倡議永續發展理念。
聯合國在2015年9月宣布的全球發展框架——「2030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共列出17個項目,涵蓋了社會發展、經濟、環境等各個面向,期待全球國家可以一起努力,在15年內實現永續發展的目標。在這17個項目中,與氣候/環境相關的內容就有5項,包括SDG 11永續城鄉、SDG 12責任消費及生產、SDG 13氣候行動、SDG 14保育海洋生態,以及SDG 15保育陸域生態。由此可見,環境的變化是如何牽動了全球的神經、關乎每一種生物的生存可能。在永續發展已經成為全球共識的今天,我們距離永續目標的實現,依然迫切且遙遠,身為居住在地球上的一份子,我們該做些什麼?又該怎麼做?
今天的選擇,決定世界的走向
由李奧納多迪卡皮歐基金會及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共同捐贈,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及綠屋共同主辦籌劃展出的《2222--未來選擇地》展覽,以倒敘法打造出一個假設的、 200年後的地球,帶著參觀者一起從2222年的未來,一步步倒回2022年的今天。在展覽中,參觀者將親身經歷未來生物多樣性消失、無自然的世界,再回到我們的生活現況——極端氣候、冰川融解、雨林消失、海洋污染、塑膠微粒⋯⋯希望藉由展覽,與身處於地球暖化時代的人們,溝通永續議題的重要性;也讓大家更了解地球正在經歷什麼樣的變化,拋出值得思考的議題,呼籲所有地球公民能夠一起展開行動。
每一個孩子,都是形塑未來的關鍵
作為提供全球專業電子零組件通路服務領導品牌的文曄集團,在實踐SDGs、ESG(環境Environment、社會Social、公司治理Governance三個面向的縮寫),以及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等與環境永續相關的課題,向來不遺餘力。而文曄教育基金會,更本著「多元學習,翻轉教育」以及「關懷弱勢,回饋社會」的理念,投入資源與心力,帶動偏鄉的教育的多元性。2019年開始的「遠鄉閃閃——文曄校園攝影深耕計畫」,就立志要提供孩子們另一種觀看的方式,以及更多元的學習角度。

「我們從2019年開始接觸偏鄉的孩子們,教他們攝影,和他們一起觀察生活周遭的細節。透過孩子的眼睛來看,這個世界真的充滿了各種驚喜,他們拍學校角落中的生態、拍同學、拍自己,也拍一片天空充滿神奇色彩的瞬間、拍一個池塘閃閃發光的樣子。孩子們告訴我們:『原來我們生活的地方,有這麼多美麗的東西。』我聽了好感動好感動。」文曄教育基金會執行長林秋寶與我們分享道。這個經驗,讓林執行長更加相信,孩子不僅僅是未來,更是需要我們保護、引導的未來。
在這次展覽發起之際,文曄集團希望藉由展覽中的互動式體驗,激發孩子們思考,讓永續教育向下紮根,共同倡議永續發展的理念。因此特別購入1000張特展門票贈予新北市各小學,邀請孩子們參與這次展出,期望透過企業影響力,為台灣教育探索新的可能。索票小學包含新北巿嘉寶國小/思賢國小/私立育才國民小學/民義國小/後埔國小/海山國中/汐止國小/修德國小/和美國小/大坪國小/瑞濱國小/平溪國小/鼻頭國小/麗山國小等。

對地球好一點,就能帶來改變世界的機會
「永續即日常」,是文曄集團對永續議題的中心思想,因此不管是公司營運的模式、內部的工作環境規劃,或者員工的永續精神教育,文曄集團從未停下滾動式修正、持續從內部向外擴散的腳步。包括在物流上導入先進電子系統,全面無紙化的庫存管理;將包裝減量、注重回收,從上到下貫徹環境責任。而辦公室的環境規劃,則強調低碳、減碳並期許零碳,例如改採節能的電器產品,以及中午休息時間關燈,一方面省電,另一方面也能讓員工好好休息。
林執行長說:「永續、環保的概念並不是遙不可及的big words,而是跟每天的生活息息相關。你從睡醒開始,要用什麼牙膏、穿什麼衣服,早餐要喝茶還是喝咖啡?去上班要搭車、開車還是走路?每一個選擇,都在影響環境。所以我們不只企業的營運強調永續,更在潛移默化中,讓每一位員工對環保更有感。比方我們做食安的教育,幫助大家了解怎麼計算食物的碳足跡;之前辦的減肥比賽,總共有400多人報名參加,最後參與回測的也有將近300人,大家一起減掉了890公斤左右,腰圍總少了692寸。這個活動很受員工歡迎,好玩、有挑戰性,對地球和自己的身體都好。」林執行長熱切地分享著文曄集團對環境永續的努力,在在顯示出對這個議題的重視度,以及為地球付出的熱情。

「到了2050年,你會希望自己成為怎樣的大人?而200年後,你留給未來的孩子們,又是一個什麼樣的地球呢?」這是《2222--未來選擇地》展覽所拋出的問題,也是文曄集團對孩子們、對未來,所感到的責任。這次捐贈票券給新北小學的行動,只是為實踐「將永續觀念向下紮根」的一個起點。文曄集團希望繼續探索新的方式,讓孩子們了解環境永續的重要性,提醒全球所有公民都必須攜手合作,降低破壞,與地球和諧共存。開始行動吧,從今天起,為成為我們所期望的世界改變者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