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走新加坡半世紀的電影記憶 :看老戲院如何重生成「The Projector」?

偷走新加坡半世紀的電影記憶 :看老戲院如何重生成「The Projector」?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雖然官方可能對這裡屬於邊緣人使用的場域不大滿意,但它確實是新加坡由民間自主進行空間活化的案例,希望新加坡的獨立電影院能夠挺住,多播些新加坡商業電影院不願播或不能播的電影。

文:地方賊

電影自從20世紀初期被發明後,已建立起一個龐大的電影產業,並成為大眾娛樂的重要消費項目。當然,電影技術/科技在這百年來進步幅度很快,從默片、無聲電影、有聲電影、彩色電影,甚至現在的3D、4D等。不只電影技術人員日益求精,觀眾對電影的要求也漸多。播放電影的空間在放映設備上要跟上電影技術,在環境上也要滿足一般觀眾所追求的豪奢、舒適、高品質等。一些無資本額能夠投資的老牌電影院,在連鎖電影院品牌的競爭下,多選擇歇業或轉讓。

在台灣,老電影院作為襲產(Heritage)的理念也逐漸浮現,加上台灣地方意識崛起,電影院也是地方的一種記憶,許多老電影院得以保存,甚至再生,例如嘉義大林萬國戲院、花蓮富里瑞舞丹都是由下而上再生的著名案例,而頭份東聲戲院則是在地方極力要求下,獲得鎮公所支持得以繼續營業。然而,最近萬國戲院卻傳出保存重新開張後,又將歇業的新聞。台灣老戲院活化後的經營多以在地為基礎,播放台灣復古老片,不收門票。在政府不介入且在地無經費下,最後可能面臨經營不彰而倒閉的情況。雖然嘉義縣文資局表示會介入,但老電影院一定要在官方的協助下,才能活下去嗎?賊賊在新加坡寫論文時,便偷走了一間老電影院修復的故事,他們不靠官方治理能力極強的新加坡政府,反而是靠群眾募資及創意經營,讓一間老戲院活化。

回頭看看新加坡電影院的歷史脈絡,新加坡在英國殖民時代(1903年)引進電影院,原先都集中於Beach Road附近的殖民區。二戰後的1940~1970年代,是新加坡戲院發展的黃金時期,新加坡兩大戲院集團:國泰與邵氏,除了拍攝許多電影外,也投資於電影院的建設。此外,除了原先電影院已林立的市中心,許多區域都開始有電影院的設置,即使是較偏遠的兀蘭、樟宜等地。然而,在新加坡當代城市高速發展下,許多地方戲院開始被連鎖現代戲院取代。在尚未有保存概念下,老戲院被拆除,原地被組屋或商辦建設取代,戲院的記憶也被組屋生活記憶給抹滅。

33087658_10155564156707371_7410276997579
33063579_10155564156982371_1647123720407

在20年代被稱為「戲院之地」的Beach road,雖然現在多為商辦或百貨,但在其北端的一棟老舊建築內,就有一間老戲院能抵擋開發,保存下來,甚至轉型。這間戲院過去是新加坡著名的黃金戲院(Golden theatre),這間70年代開幕的戲院,可是見證了新加坡後期電影的風華。而它的變遷故事也很精彩,且讓賊賊說一下。

33198777_10155564156747371_8696726522863

1973年開幕的黃金戲院,曾經是新馬地區最大的電影院,擁有一廳一千五百個座位,播放著華語及影美語系電影,叱吒一時。但這間戲院與其他老戲院一樣,於90年代業績開始衰落。

因此,老闆決定將原先的大廳分隔為兩個小廳,並轉為播放印度電影及情色電影。但因播放印度及情色電影,對占人口比例大多數的華人家庭而言,這裡就像是從爸媽會帶小孩去觀看電影的空間,轉變成父母警告小孩不要去的邊緣地帶。

2014年,色情電影也面臨了網路免費情色片的威脅,撐了許久的黃金戲院仍在新時代劃下句點。

33061326_10155564157087371_6666753635348

在黃金戲院即將關門之際,新加坡一間專門提供業主建築物活化設計與經營建議的公司看上了黃金戲院的空間。有趣的是,他們沒有將該空間介紹給任何賣主,反而私心地將它重新活化成自己理想中的模樣。但在無私人業主投資和官方支柱下,龐大的活化資金非一間四人公司能運用,他們便透過群眾募資的方式保留老電影院,並為戲院重新做定位及改造。

團隊將電影院定位為獨立電影電影院,選片則是以國內外獨立電影(通常具有議題性)、懷舊電影或是一些剛下映,卻很合電影院風格的電影。值得思考的是,從播放色情電影院到現在的獨立電影院。對新加坡一般大眾而言,都是邊緣、小眾的。

也因為獨立電影院小眾的地位,光是靠放映電影並不足以打平經營該空間的費用。The Projector的經營團隊將整個空間變成藝術空間,除了播放電影之外,也能夠作為展覽、表演的場地,多功能的運用也能招來更多喜愛藝術的海內外人士。

The Projector 位於Golden Mile Tower(黃金大廈)的五樓,這棟大樓三樓依然是放映印度電影的電影院,繼續提供印度裔人口。其實,印度電影院能夠繼續撐著沒有倒的原因,是因它能夠作為從南亞地區移工假日休閒娛樂的空間。電梯內貼滿了各種電影和活動資訊,讓觀眾們在搭電梯時不會只是乾瞪眼,還能順便吸收電影資訊。

33196283_10155564156902371_8468331432056
33087639_10155564156942371_1801572939099

許多商業電影院雖然佔地很大,但卻缺乏了可以給觀眾休息的空間。The Projector 雖然空間不大,卻提供了相對上足夠的空間,讓觀眾在等待前能夠歇息,在電影結束後也能在這聊天,認識其他喜好電影的朋友,我覺得這就是獨立電影院不同於商業電影院的貼心。尤其,看影展時絕對需要這種空間,畢竟一天可能有幾場要看,中場的交流場域絕對需要(台北可能只有新光比較符合,但多給點椅子吧!)

33072854_10155564156852371_5938158587300

整間戲院僅有兩廳,一廳稱為Redrum,另一廳則為Green。Redrum 出自於史丹利・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的經典作品「鬼店」(The Shining),自於為什麼,賊賊在這裡賣個關子,希望大家能夠看看這部片想一下囉!

33072845_10155564157112371_8043845018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