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生產1900噸垃圾,環保署宣布要把小琉球改造成全台第一座「無塑島」

每年生產1900噸垃圾,環保署宣布要把小琉球改造成全台第一座「無塑島」
Photo Credit:linno chou@FlickrCC BY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目前「無塑島」的推動計畫,先以小琉球為示範區,逐步推動減少一次性盥洗用具、飲料杯的使用,未來也將以離島為優先,將著推行。

小琉球觀光業日漸興盛,但卻因人潮湧進造成環境污染。環保署今(23)日宣布推動為期2年的「小琉球無塑/低碳島示範計畫」,鼓勵到小琉球來玩的民眾自備環保杯跟盥洗用具,希望透過無塑旅行,達到減廢減碳的目標。

(中央社)屏東小琉球環境優美、自然生態保存良好,每年吸引約100萬旅客前往旅遊,但觀光人潮湧進也造成島內垃圾大幅攀升。根據屏東縣鄉公所統計,目前小琉球垃圾產生量已達到每年1900噸,影響周邊海域環境。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今天在台北車站一樓大廳舉行「無塑小琉球 綠蠵龜悠游—小琉球無塑/低碳島示範計畫」啟動記者會,宣布將在小琉球推動為期2年的示範計畫,將小琉球打造成一座無塑低碳之島。

環保署規劃,透過源頭減塑強制分類、資源回收垃圾減量、污水妥處清新空氣、美化環境優質飲水及無塑旅行減碳減廢等5大主軸、19項實施策略逐步落實塑膠減量的工作:

小琉球
Photo Credit:行政院環保署網站

19項實施策略,包含可重複使用環保飲料杯出借每月達6000杯以上、300家次以上民宿垃圾強制分類查核、補助新建2座與修繕老舊公廁5座、輔導民宿或旅館業者加入環保旅店累計達60家等。

環保署長李應元致詞表示,小琉球是台灣唯一的珊瑚礁島,只要站在海邊就可以看到綠蠵龜悠遊海裡、生物多樣性豐富,但如果大家不保護這個島,這個島的特色很快就會被破壞殆盡,若被破壞了留什麼給下一代,「我們會變成很大的罪人」。

《環境資訊中心》報導,李應元表示,將先從勸導開始,現階段先呼籲前往小琉球的旅客,自備環保杯與盥洗用具,並選擇投宿不提供一次性包裝的盥洗用具、連續住宿期間不每天更換床單毛巾的「環保旅店」(小琉球當地110家合法旅店中,環保旅店將在今年從31家倍增為60家)。

李應元指出,以小琉球每年100萬名旅客來計算,若是每個人都買一罐寶特瓶,將會產生100萬個廢寶特瓶,但若島上提供飲水機,讓遊客方面取得優質的飲水,就可以大幅減少廢保特瓶的產生。

另外,小琉球去年4月第一座廢水處理廠成立,李應元也承諾,未來將加設2座污水處理廠,以確保排入海洋的廢水不再污染海洋環境,讓小琉球變成台灣的無塑低碳示範島,揚名世界。

每天消耗將近5000個飲料杯,「共享餐具」不推不行

針對初步的計畫,關心小琉球海洋生態的「海湧工作室」副執行長郭芙表示,「餐具共享系統」在島上有機會可以比台灣做得更好。不過她也指出,環保署訂出每個月出借6000杯「環保飲料杯」的目標,其實數字還算保守。

郭芙解釋,旺季的時候,小琉球平均每天都有1萬多名遊客登島,一天消耗至少4、5000個一次性飲料杯,如果以民間的力量來做,出借6000環保杯也做得到,如果公部門要做,目標還可以再提高。

除此之外,郭芙也表示,小琉球有很多露天燒烤店、排放許多廢煙,希望環保署不只是在塑膠,也能在空氣品質上多加管制。

環管處處長袁紹英則表示,目前「無塑島」的推動計畫,先以小琉球為示範區,看做的狀況如何,未來也將以離島為優先跟進。

至於為什麼挑中小琉球為第一槍?袁紹英說明,小琉球本身有很好的天然資源,除了是台灣唯一的珊瑚島、也有國際聞名的綠蠵龜,不過這幾年來人潮越來越多,環境生態更需要保護。他表示,環保署選在今天「世界烏龜日」公布這項計畫,也是特別有意義。

目前還沒強制性,不過2年之後,除了輔導地方訂定自治條例,小琉球也將配合中央政策,餐廳全面禁用一次性餐具,要將塑膠產品隔絕在離島之外。

新聞來源: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