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說幾句阿語,阿拉伯人瘋狂稱讚到你都覺得尷尬

會說幾句阿語,阿拉伯人瘋狂稱讚到你都覺得尷尬
Photo Credit: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阿拉伯世界,亞洲臉孔還是相對少數,再加上現在阿拉伯世界也是韓流當道,甚至有人會要求跟你拍照,瞬間有種自己是宋慧喬的錯覺。

在阿拉伯世界生存了一段時間,默默地就會發現,哇,明明就是地處世界兩端的地區,但有些阿拉伯人的習性跟台灣人還真是相似,常常讓人覺得又氣又好笑,但同時也親切感十足。

對外國人非常有好奇心

之前在台灣有外國友人來訪,帶他造訪台灣各處著名的景點和小吃,不過所到之處,最常遇到的狀況,就是大家都對我這個明顯是洋人臉孔的朋友非常好奇,紛紛投以關愛的眼神,然後開始展開身家調查,通常是以「你從哪裡來啊?」、「ㄟ~中文講得不錯ㄟ」(如果剛好是會講一點基本中文,如謝謝之類的)、「齁~你們______(某國家)那邊我也有去過捏。」總之,只要是非亞洲面孔,在台灣都會非常受歡迎。

不過來到阿拉伯世界,同樣的場景有如昨日再現,但卻是換成東亞臉孔成為最能引起大家好奇新的長相。畢竟在阿拉伯世界,東亞臉孔還是相對少數,所以當你坐計程車、小攤販買東西、超商買菜的時候,也同樣可以感受到各種關愛眼神投射過來,再加上現在阿拉伯世界也是韓流當道(沒錯,阿拉伯世界也十分哈韓),甚至有人會要求跟你拍照,瞬間有種自己是宋慧喬的錯覺。

不吝於稱讚別人的語言能力

就如前面所說,台灣人通常都很樂於鼓勵會說中文的外國人,因此即使只是一些雞毛蒜皮的生活小對話,例如「多少錢」、「謝謝」、「你好,我來自_____」等課本第一課對話,大家也都會散發出讚嘆的神情,我想原因是我們都希望以鼓勵的方式當作稱讚,而且跟外國人的生活連結過少,所以要趕快在對話中抓住一些值得發揮的話題,不然會尷尬不知道要說什麼。

不過,類似的場景也發生在阿拉伯世界。一般來說,如果在學校不要太混,然後又在阿拉伯世界生存一小段時間(約莫三個月),一般生活基本對話都可以招架得住,例如跟小販討價還價(基礎數字能力)、跟計程車司機爭執(基礎罵人字眼)、水煙店跟店員哈拉(基礎足球知識),不過通常對方就會投以非常佩服的眼神,並且瘋狂的稱讚你的阿語能力,稱讚到你都覺得尷尬。

社群媒體中毒

感覺近十年來生活最大的改變之一,就是社群媒體徹徹底底席捲了現代人的生活,常常起床第一個開的網頁不外乎就是一些F或I或Y開頭的網站。在台灣,很多無聊的時刻,例如搭捷運、公車、排隊,大家的休閒就是滑滑社群媒體,看看小學同學最近在幹嘛,如果多人聚會,一定要拍團照上傳打卡。

在遙遠的阿拉伯世界,年輕人同樣也中了社群軟體的毒,大學生最愛做的事情跟我們沒什麼兩樣,就是坐在學校路邊滑手機,或者兩三個好友約出來喝咖啡,一人點一台水煙各自沉默地滑手機。

記得以前跟阿拉伯朋友出門,有時候甚至是高達十幾二十幾個人一起出門,到最後一定要來一張大合照,而且朋友圈裡總有一個人非常擅長自拍,非常高超的把全部的人都拍進一張照片裡面,然後上傳FB,在心裡不禁讚嘆阿拉伯年輕人的自拍功力不亞於台灣網美。

本文經學阿語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