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綠報報#20|歐洲、日本搶著買!駿隆橡膠靠廢輪胎再生製品站上國際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臺灣資源回收技術驚人,時常將豐沛經驗分享、輸出國際,這次透過回收綠報報,帶領民眾一同瞭解廢棄輪胎到底如何蛻變成綠色再生製品,同時分享臺灣有一家擁有32年經驗的小工廠——駿隆橡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透過技術改良、品質精進,讓廢輪胎綠色環保製品擁有國際競爭力。
南投有一間員工數不到50人的小工廠——駿隆橡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透過廢輪胎再製成公園、健身房都可見到的彈性地磚。傑出的產品品質讓日本、歐洲都搶著要訂購,究竟是什麼樣的綠色再生製品,能輸出國際、擁有競爭力?
「早期的PU跑道,大概我們市占率就差不多就占了7~8成」,靦腆又帶點自豪語氣說著這段話的,正是國內少數擁有30多年經驗廢棄輪胎處理後產品之再生利用工廠——駿隆橡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林仁卿。他從國中畢業就開始接觸廢輪胎,出社會後就設立處置廢輪胎再生利用加工的事業,想不到做著做著,就做出外銷國際的好品質。
廢輪胎大變身!公園、健身房地磚藏著「再製技術」玄機
從兒童遊戲場專用的橡膠地磚、健身房專用運動地墊、甚至是到橡膠隔音板,都是駿隆運用廢棄輪胎所製成的再生綠色產品,之所以深受國內外客戶肯定,關鍵就藏在駿隆橡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再製技術」。駿隆橡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林仁卿分享到,他們會向上游購買已處理過的廢輪胎,再針對不同的產品需求,加工粉碎成橡膠「顆粒」或「粉末」。
林仁卿表示像戶外公園地板上的彈性地磚,特別考量到下雨、小朋友跑跳易跌倒的情形,因此彈性地磚需擁有「透水性」、「透氣性」跟「表面粗糙度」特性;而室內健身房則要考量到容不容易清潔、表面會不會太滑的因素,因此如何把「粒徑大小」抓到恰到好處,並運用不同的溫度、壓力配出最佳密度比,就是考驗「真功夫」的所在。

從廢輪胎再製產業,一睹臺灣中小企業強勁發展潛力
「這個行業其實⋯說起來也是很辛苦,(早期)沒有什麼人願意下來做」,林仁卿分享到當初公司設立早期,正好遇到臺灣PU (Polyurethane)跑道的內需市場成長,再加上當初多是進口國外的「SBR (Styrene Butadiene Rubber)回收再利用的廢輪胎橡膠顆粒」來鋪設地板。
「SBR (Styrene Butadiene Rubber)橡膠顆粒其實就是廢輪胎橡膠顆粒,但國外市場沒有人這樣稱呼的」,林仁卿補充說著,也因駿隆著手投入SBR橡膠顆粒的市場,意外打開與一家德商的合作契機,並學習到「染色技術」,成為全臺第一家研發各式染色的SBR橡膠顆粒,再運用至各式產品裡,像是彩色PU (Polyurethane)跑道、彩色彈性地磚,或是彩色橡膠磚。
而20多年前的駿隆橡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也因為有著好品質的名聲,吸引日本客戶特別遠道而來,訂購可大量鋪設至足球場人工草皮的橡膠顆粒,對於當時已擁有染色技術的駿隆來說,最大的挑戰是來自於客戶的特殊需求。「當初日本客戶跟我們提需求,希望在大太陽底下還可以降溫3~5度」,駿隆橡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林仁欽表示,由於戶外的足球場為避免球員跌倒時,接觸到過於高溫的人工草皮而受傷,因此駿隆花了2年的時間,研發出日本客戶滿意的成品;與此同時,有國際貿易商主動找上門,希望能協助製造能擁有歐洲品質水準的「彈性地磚」,也因為「勇於嘗試、研發」的心態,讓駿隆塑膠越做越穩,研發新產品不斷攻下國內外市場。
雖然曾面臨中國、馬來西亞的低價競爭,一度掉了3成訂單,但因為堅守好品質,讓國內外客戶不斷回流,而被問到能站穩國際的關鍵,除了品質以外,駿隆橡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開心地說著:「都要感謝政府設立的回收基管會,補助廢輪胎產業,讓我們在收購廢棄輪胎時,都能用比國際更優惠的價格購買,這也才能讓我們能用高品質、實惠的價格跟國際市場競爭!」未來駿隆橡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也會持續帶著這份自信與驕傲,持續在國際市場深耕。
想看更多環保回收相關資訊,歡迎訂閱【回收綠報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