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講清楚一個議題要花三小時,但打造錯誤印象只需五分鐘

講清楚一個議題要花三小時,但打造錯誤印象只需五分鐘
Photo Credit: Leonid Mamchenkov @ Flickr CC By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不管是什麼議題,性平也好,能源議題,環保議題也好,如果我們希望大家能夠理性討論,有一個很大的前提,就是資訊要盡量充分流通,這樣才有討論的基礎,如果對於基本概念的定義都各自解讀,各自用各自的想像去定義,那是討論不下去的。

「誒誒,你有看到LINE群組在傳一則反對性平教育跟婚姻平權的公投連署宣傳影片嗎?」A女一邊拿著手機一邊說。

B女嘆了口氣「唉,有啊。老實說我現在沒有能力判斷平常沒有關注這個議題的一般人,看到這影片能不能看出裡面其實很多錯誤,還有會不會因為看了影片就被說服。」

「我覺得好像很難看出錯誤耶,因為裡面用了很多的新聞影片,說得煞有其事。」

「不只是這個原因吧。一般我們在接受資訊的時候,如果這個資訊是平常沒有關注的,那代表我們對這樣的資訊是比較沒有背景知識的,在這樣的狀況下,如果裡面有講到幾個自己認同的價值觀,那人都會比較傾向先相信他的內容。因為你沒有背景知識,就不容易有『這部分好像怪怪的』而產生要去質疑的念頭。」

「而且,如果我們聽到什麼事情都要先質疑,那其實是很耗費到大腦資源的事。所以先相信是預設的反應。」C女一邊說一邊吃著手工餅乾。

「你說的對,所以我看到那個影片,其實心裡很難過。你看這影片短短的不到五分鐘。裡面其實有很多錯誤的觀念跟說法。舉例來說他們對性解放的定義就有問題,他們對性平教育的內容也是扭曲的詮釋,更不要說把結婚率跟人口老化都扯進來等等。但問題是他東拉西扯的內容所包括的議題其實非常的廣,要把這些議題都講清楚,去反駁這些內容,花個三小時都講不完。可是透過影片造成一般人對性平跟婚姻平權的錯誤印象,他們只要五分鐘。」B女說。

C女點點頭。「這其實也是我現在對台灣民主很悲觀的原因。今天不管是什麼議題,性平也好,能源議題,環保議題也好,如果我們希望大家能夠理性討論,有一個很大的前提,就是資訊要盡量充分流通,這樣才有討論的基礎。例如說那個影片裡面提到『性解放』,我就很清楚知道這些人對『性解放』的聯想是『性開放』,這事實上是一個很大的誤解。」

「也就是,在要用性解放來討論性平教育以前,就必須要先理解到底什麼是性解放,然後才能接著往下討論。不然如果兩造對性解放根本是各自解讀,各自用各自的想像去定義的時候,那根本就是討論不下去的。」

首爾女性影展 場外活動
 概念示意圖,非當事人 Photo Credit:SIWFF官方粉絲頁

C喝了一口咖啡後繼續說道「也就是在正式討論前,相關資訊要盡量充分揭露與同步,才有基礎進一步做理性討論。而這樣的理性討論才能孕育公民社會的土壤。但是問題來了,因為人腦有其限制,正因為直接民主要做到『資訊完全同步才進行討論』這件事很困難,才會有代議政治的產生。可是有了代議政治,為了爭奪代表權,那就會想要操作資訊,像是故事只說一半,故意斷章取義,甚至丟假資料。然後只要讓不同立場的人都用各自的情緒互相攻擊就飽了。」

「而這些行為又都會讓能夠建立公民社會的理性討論逐漸消失。說真的,我也不知道這能怎麼辦。」

三個人靜靜的不說話。

「所以你們覺得,人真的會想要民主嗎?如果實踐民主是這麼困難的事。」A女打破沉默。

C女苦笑「我想要呀。可是這幾年投入社會運動給我的感覺是,這真的很難很難,很不容易。你會發現在這中間很多時候我們其實是在跟人性對抗。跟人的直覺對抗。然後當自己看到進步的很緩慢甚至可能進一步退三步的時候,有時候也會自我懷疑,我們到底那麼努力是為了什麼?」

「到頭來,看的還是我們自己到底對自己想努力的議題,有多少的堅持啊…以及對民主的信仰到底多堅定...」B女嘆了口氣。

延伸閱讀

本文獲蒂瑪小姐咖啡館授權轉載,原文於此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