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在斷交後批評「在野黨」:對執政黨嚴苛,卻容忍中國打壓

蔡英文在斷交後批評「在野黨」:對執政黨嚴苛,卻容忍中國打壓
Photo Credit: 蔡英文總統臉書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蔡英文說,當中國無所不用其極在打壓台灣時,在野黨的發言之中,對執政黨批評之嚴苛,以及對中國打壓行為之容忍,卻讓全體國人同胞難以理解。

布吉納法索無預警與台灣斷交,國民黨團批評蔡英文的外交政策,認為是兩岸關係拖垮了國際關係,並提案要求蔡英文總統到立法院進行報告,拿出解決外交困境的辦法,蔡英文25日下午罕見地直接批評在野黨,呼籲面對打壓,台灣應該內部要先團結,有共同的立場。

(中央社)總統蔡英文今說「邦交國離開我們,當然是令人遺憾。但更令人感到遺憾的是,台灣的內部沒有辦法團結」;中國打壓台灣,在野黨嚴苛批評執政黨,對中國打壓容忍,讓人難以理解。

中華民國與布吉納法索斷交,在野黨批評執政黨的兩岸與外交政策。

蔡總統今天接見「國際獅子會300-E2區行政服務團隊暨分會會長」,這項行程未公開,總統府會後發布新聞稿;蔡總統罕見以重話回應在野黨批評。

蔡總統提到,昨晚布吉納法索宣布跟中華民國終止外交關係。她昨天也說了,不會再忍讓。

她說,從上任之後,在外交部及所有國人同胞努力之下,台灣跟美國、日本、歐洲這些理念相近國家的實質關係都獲得了大幅進展。台灣在國際社會的實質參與以及積極走向世界的做法,在在都讓中國感到不安。

蔡總統提到,「他們蠻橫粗暴的改變現狀,對台灣的外交打壓,幾乎是到了無所不用其極的地步」。不僅僅是阻止台灣進入國際組織、逼迫邦交國跟台灣斷交,甚至還壓迫外國的民間公司更改台灣的名稱。

「邦交國離開我們,當然是令人遺憾。但更令人感到遺憾的是,台灣的內部沒有辦法團結」。她看到在野黨說,要先處理好兩岸,才能處理好外交。「我們當然要處理好兩岸關係,但是,我一直強調,處理兩岸關係的前提,是要有一個團結的台灣」。

她強調,過去的這段期間,當中國無所不用其極在打壓台灣時,「在野黨的發言之中,對執政黨批評之嚴苛,以及對中國打壓行為之容忍,卻讓全體國人同胞難以理解」。

蔡總統提到,她要利用這個機會,來請教在野黨,這2年政府在處理兩岸關係上,有沒有捍衛台灣的尊嚴?有沒有捍衛台灣人民的安全?有沒有堅持台灣的主權?有沒有堅持不挑釁的原則?「這些我相信我們都做到了」。

她說,這樣的政府,難道不值得在野黨共同來支持、共同團結在一起嗎?「我不會忘記,作為總統,我最重要的使命,就是捍衛台灣人的光榮與尊嚴」。

蔡總統說,她要藉著今天這個機會,呼籲所有在野的政黨跟社會各界,在國家面臨困難的時候,當中國持續加大對台灣的打壓力道的時候,「我們只有團結,團結在台灣人民的意志之下,我們只能有一個立場,就是共同對抗外人的打壓。」

國民黨要蔡英文到立院報告,不要只會怪在野黨

《聯合新聞網》報導,今日稍早國民黨團要求總統蔡英文到立院國情報告,以國家元首高度說明當前外交困境與解決之道。

國民黨團書記長李彥秀表示,邦交國數影響中華民國國際法人地位,蔡政府上任至今親美日、忽略美中台三方平衡的操作模式,再加上行政院長賴清德的台獨工作者爭議,讓我國邦交國2年斷4國,這一個月更一口氣斷2國,雪邦式斷交警訊已現。

「沒有踏實兩岸,如何踏實外交」。國民黨副書記長曾銘宗說,蔡政府外交陷困境,是因為兩岸關係惡化,中國大陸啟動全面性外交攻勢所致,要解決還是要回到兩岸關係,面對外交困境蔡政府不能只有口號,要面對現實拿出解決之道。

《自由時報》報導,國民黨發言人洪孟楷傍晚則回應蔡英文的說法,批評友邦斷交後,民進黨不知檢討自己的意識形態與施政不力,反而完全忘了自己才是掌握權力的執政黨,不但陸委會只會檢討在野黨,就連身為國家元首的蔡英文,也只會把責任推給在野黨。

中國打壓台灣大事記

《中央社》報導,外交領域是近一年來中國打壓台灣的首要目標,其中在邦交國方面,繼2016年12月21日聖多美普林西比與台灣斷交並與中國建交後,中國持續強挖台灣邦交國的名單如下:

  • 2017年6月13日,巴拿馬宣布與台灣斷交,並與中國建交。
  • 2018年5月1日,多明尼加宣布與台灣斷交,並與中國建交。
  • 2018年5月24日,布吉納法索宣布與台灣斷交。

除了邦交國外,中國對台灣在非邦交國的外交打壓,近一年來也不遺餘力,不斷逼迫駐在國要求台灣將外館改名,刪除「中華民國」或「台灣」字樣,其中有(以下為訊息公布日期):

  • 2017年1月12日,駐奈及利亞代表處被要求由「中華民國」改為「台北」,並遷離首都阿布賈。代表處於同年4月6日暫停運作。
  • 2017年6月14日,駐杜拜代表處被要求由「中華民國」改為「台北」。
  • 2017年6月27日,駐厄瓜多代表處被要求由「中華民國」改為「台北」。
  • 2017年7月12日,駐巴林代表處被要求由「台灣」改為「台北」。
  • 2018年2月12日,駐巴布亞紐幾內亞代表處被要求由「中華民國」改為「台北」。
  • 2018年4月27日,駐約旦代表處被要求由「中華民國」改為「台北」。

此外,中國對台灣參與不涉政治國際組織的打壓也未曾間斷:

  • 2016年,台灣無法參加3年一度的國際民航組織(ICAO)大會,之後還包括:
  • 2017年5月,台灣未獲邀請派員參加世界衛生大會(WHA),僅部份衛福部官員、外館及民間團體代表得以進場旁聽。
  • 2018年5月,台灣仍未獲邀請派員參加WHA,僅部份中央級民代及民間團體代表得以進場旁聽。

新聞來源:

核稿編輯:羊正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