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兩個月內連提4個「友台法案」,其實是為了「中美貿易戰」

美國兩個月內連提4個「友台法案」,其實是為了「中美貿易戰」
Photo credit: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美國近期一連串動作加強與台灣關係,目的是為了在中美貿易戰中,加值台灣這個「籌碼」。

繼美國總統川普3月簽署《台灣旅行法》,本月24日通過《國防授權法案》後,美國眾議院近兩個月還提出另外三個與台灣相關的法案,包括本月7日提出的《台灣國防評估委員會法》,外交部長吳釗燮今日對此表示感謝。但不少專家都分析,美國近期對台灣的友好,和中國對台灣的打壓,都是為了中美貿易戰。

《蘋果日報》報導,共和黨眾議員貝肯(Don Bacon)本月7日在眾議院提出「台灣國防評估委員會法」(Taiwan Defense Assessment Commission Act of 2018)。

法案中聲明,根據《台灣關係法》與符合「對台六項保證」,美國要加強對台灣的承諾,兩國攜手努力加強台灣的自我防衛能力。

法案規定,在「台灣國防評估委員會法」頒布的90天內,美國國防部長必須成立「台灣國防評估委員會」,全面評估台灣的國防建設狀況,並針對戰略計劃、資源管理、聯合行動計劃、軍力發展等多個領域提供建議,以改善台灣國防機構的能力。美國國防部長須在該委員會成立一年內,向台灣國防部與國會國防委員會提交建議報告。

《中央社》報導,吳釗燮上午列席立法院外交委員會,報告「單月丟失兩邦交國,我外交情勢具體評估及面臨重大外交危機我政府不再忍讓之因應策略」,會前受訪時表示,美國國會再一次推動友台法案,眾議員也提出《台灣國防評估委員會法》,以加強台灣防衛能力,顯示美國會堅強支持台灣的力量,台灣政府與人民高度感謝。

吳釗燮說,接下來如果要具體推動台美之間合作項目,會跟美國政府磋商,確保國防合作能進一步推動,以及區域的和平穩定。

《關鍵評論網》26日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才在今年3月簽署了《台灣旅行法》,鼓勵台、美官員互相拜訪,在此之後的兩個月內,美國國會也接連提出四個與台灣國防相關的法案:

  • 《2019年國防授權法案》:法案內容包括支持加強美台軍事合作、擴大聯合軍事訓練、對台軍售、安全合作及加強台灣自我防衛能力等。4月13日提出,5月24日通過眾議院表決。
  • 《2018年亞洲再保證倡議法案》:法案授權以五年15億美元的資金強化美國在印太地區的部署,同時也支持對台灣軍售常態化,以及增進華府與台灣之間的外交及國防接觸。4月24日提案。
  • 《2018年台灣國防評估委員會法案》:法案建議設立「台灣國防評估委員會」,以全面評估台灣的防禦能力,並針對台灣戰略規劃、軍事準備、技術研發、國防採購等事項提出建議。5月7日提案。
  • 《2018台灣國際參與法案》:要求美國總統及其代表,就台灣參與適當國際組織,向中國提出問題,並指示美國在國際組織利用話語權和投票權,為台發聲。5月24日提出。

《ETtoday》報導,但類似《台灣國防評估委員會法案》這樣「針對性」較高(像是法案名稱就直接以台灣為名的),要在美國國會推動並不容易,假如無法在這次的會期內通過,等到下次會期想再闖關,則必須重新提案。

美國挺台灣、中國頻打壓,都是因為「貿易戰」

但美國之所以在今年不斷提出台灣相關的法案,其實與中美貿易戰有關。《中央社》報導,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昨日召開「美國鷹派抬頭-美陸貿易戰對台美陸三角關係之衝擊」記者會,會中,前外交部長歐鴻鍊表示,中國大陸與美國貿易戰期間,雙方都會拿出有力籌碼談判,美國不一定有真正可以佔優勢的籌碼,但有「台灣牌」可以運用。

他說,美國啟動貿易戰前有一連串動作加強與台灣關係,目的是為加值台灣牌、台灣籌碼。歐鴻鍊表示,目前國際社會雖然接受「一中原則」,但執行面上存在模糊、彈性空間,是過去美國藉著強大影響力刻意讓一中成為一個問題,以便美國操作運用。

面美國大打台灣牌,也會引來中國反制措施,歐鴻鍊指出,中國應對之策顯然是要釜底抽薪,徹底解決一中問題,讓美國失去台灣這個籌碼,台灣今年在世界衛生大會(WHA)、國際民航組織(ICAO)年會等被封殺,可能就是這個原因。

《中央社》本月9日也報導,《印度時報》(Times of India)資深編輯高許日前撰文指出,中國最近發函外國航空公司,要求移除台灣為國家的描述,就是試圖把台灣變成中美貿易戰的談判籌碼,一旦與美國的貿易談判變得艱難,中國可能要求華府緊縮與台灣的關係,以換取北京同意美國的貿易需求。

新聞來源: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