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產業「遛人師」:帶人出門散步時薪30美元,比一般全職工作還好賺

美國新產業「遛人師」:帶人出門散步時薪30美元,比一般全職工作還好賺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零工經濟」讓自由工作者越來越多,這些人沒有傳統工作的固定社群連結,所以容易感到孤獨,「遛人師」的工作應運而生。

(中央社)
在這忙碌又被電子產品綁架的時代,洛杉磯出現了「遛人師」(People Walker)這樣的職業,遛人師的工作就是帶顧客出門透透氣、走路運動,一小時收費30美元(約新台幣900元)。

法新社報導,目前住在美國洛杉磯的麥卡錫(Chuck McCarthy)就是「遛人服務」的創辦人,他表示,「我一直都想養狗、遛狗,但我住在市區,從沒養過狗。」「同時,我注意到很多私人教練的廣告,所以就跟我女友說,或許我該直接來遛人。」一開始,麥卡錫只是在開玩笑,但他越想這件事,就越意識到人們對同伴的需求,而他正好能提供這樣的陪伴。

兩年前,「遛人師」以單人企業的模式起家,陪顧客散步,隨著需求量增加,現在麥卡錫的公司有35名專業「遛人師」輪班,他也架設了網站,可以讓顧客自由選擇路線和陪走者。

麥卡錫說,過去兩年來他走了多少路已經數不清,但他每週會「遛」顧客四到五次,通常一次一小時。

《每日郵報》報導,大家想像中的「遛人工作」可能需要傾聽顧客的心事,但麥卡錫說,其實大多數時候比較像是兩人互相對話,「我沒有聽到什麼顧客心內深處的秘密,也不會有人在散步時情緒潰堤哭出來。」麥卡錫表示,「遛人服務有點類似跟神父告解、去酒吧找人聊天、找心理諮商,或是跟你的髮型設計師聊天。」

麥卡錫還說,「我有不少顧客不但已婚、有子女,還有一堆朋友。」之所以願意花錢請人陪走,是因為就近找人比較方便,也不會麻煩別人。

紐約大學社會學教授艾瑞克(Eric Klinenberg)曾於《紐約時報》發布專欄表示,「零工經濟」讓自由工作者越來越多,這些人沒有傳統工作產生的固定社群連結,所以容易感到孤獨。

而智慧手機和社群媒體又加深這種孤獨感,因為真實的人類關係被社群媒體的「追蹤」取代。麥卡錫的顧客不想對著臉書或推特說話,於是選擇和一名不會評斷或說自己八卦的陌生人聊天,享受真實的人類關係。

麥卡錫的顧客之一安妮(Anie Dee)原本住在威斯康辛州,七年前搬到洛杉磯,工作是共乘服務司機,她必須整天坐在駕駛座,去年開始,她決定多去戶外走走,「我的身體不大好,所以長時間走路對我來說有點困難,但有人陪著,能走比較遠。」

麥卡錫的另一名顧客,是自營戲院的票房經理,她說「當你獨自從事辦公室工作,沒辦法有真正的人際交流。所以長時間散步後,總是讓我感到精神煥發,這感覺真的很好。」

根據麥卡錫分別在2016年與2017年接受《衛報》與《時人》訪問時所透露的資料,很顯然他的遛人服務費率在2018年有大幅地成長。在過去兩年接受採訪時,他以每英哩7美元作為計價方式,若以平常人能夠達到出汗的時速——一小時走3英哩來計算,大約是21美元,而根據《法新社》報導,他今年一小時收費30美元。美國勞工資料局最新統計,一名全職員工週薪中位數是881美元,若以一週40小時工時來計算,時薪約在22美元。

2016年他創業之前,是個演員。根據《創業家》報導,他在第一年創業時就有5名「遛人師」,在洛杉磯當地不同地區提供服務,但在他尚未思考出商業模式之前,他並未向這些遛人師抽成。當時,在《衛報》報導出來之後,他收到上百封詢問的電子郵件,甚至有來自紐約、英國與以色列的服務要求與設點建議。

新聞來源:

核稿編輯:楊之瑜